城乡供水调研报告3篇.docx
《城乡供水调研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供水调研报告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乡供水调研报告3篇【篇一】城乡供水调研报告为了助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成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 根据区人大会20_年工作要点,区人大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 在吴继业副主任的带领下,于5月底至6月上旬,对我区城乡 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沿82省道一级 供水管线,头陀镇、北洋镇二级供水管线,北洋镇村民用户三 级管线等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分别听取 了区府办、住建局、自来水公司、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单位 的工作汇报。一、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 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 济
2、社会协调发展。2009年,为有效解决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 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 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 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 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一)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 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城 乡饮用水安全列入本区域的重点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果更好地 体现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 要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开始建设,
3、 20年之前的工程项目,已达到和超出了 15年的设计使用年限。 近年来,国家补助建设的饮水工程项目,主要解决未覆盖人口 的安全饮水问题,城镇和农村牧区的老旧管网改造基本处于停 滞状态,农牧区新一轮的安全饮水困难开始显现。(三)供水价格倒挂,供水企业经营困难20年,城市供水实施了 “厂网分离、制配分离”的体制 改革,申银水务承担着制水(水厂部分)环节的经营业务,市供 水总公司承担着供配(管网到用户)环节的经营业务。体制改革 七年来,居民供水终端水价一直执行每吨2. 65元的水价,截至 20年,据测算供水成本与20_年相比每吨上涨了 0. 97元, 致使供水价格与成本长时间倒挂,供水企业经营困难。
4、截至 20_年,市供水总公司累计亏损1.32亿元。土右、固阳、达茂三个旗县的城镇供水公司和万人以上的 乡村供水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员工工资在800- 1200元之间。小型单村集中供水点,经营的模式多样,普遍只 收取电费和管护人员工资,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新等费用没有积 累。(四)水质监管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较为规范的监测规程和 技术标准,但在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监测过程公开透 明程度不够,检测结果在服务人口中的知晓率不高,政府监管 和社会监督有待进一步强化。乡村供水系统,由于点多面广,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多数 不具备水质检测条件,政府委托给当地卫生部门检测
5、,但监管 工作不到位,普遍存在用户凭视觉、嗅觉、味觉判断水质的问 题,一些地区用户对水质安全反响比较大。(五)二次供水有待依法加强管理和完善配套政策随着我市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与之相配套的二次供水成 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 分供水设施安装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要求,造成供水管网压力 不足,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供水;部分二次供水点供水设施长期不 进行清洗、消毒,卫生条件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经营主体多 元,管理人员多数没有进行上岗培训,有待加大执法力度,进 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六)磴口净水厂升级改造有待加强快进度20年,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未达标的水 厂升级改造给予
6、5年的宽限期,我市申银水务磴口净水厂升级 改造应在20年7月1日前达到新的供水标准,但目前尚未投 入运行,有待加快进度。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加强供水安全系统建设,严格执行水资源保护 的“三条红线”完善黄河水源地应急预案,建立与自治区和上游地区水务、 环保等部门的联席会商制度,及时处置和应对各种水污染事件。 加快健康水工程的普及步伐,在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 目标的同时,把健康水工程提升到应对水危机的战略高度加以 推进。新建楼宇要实现管道分质供水;已建居民小区加快普及进 程;城镇和农牧区要把分质供水提到重要日程,开展调查研究。沿山富水地区,每年农业灌溉采用大量优质地下水,要开 展用黄河水
7、置换灌溉用地下水的可行性研究。山北地区,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水资源保护的“三条红线”, 以控制地下水水位下降和防治水污染为目标,工业逐步实现禁 采地下水,农业控制用水总量,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在保障山 北地区居民安全用水的同时,逐步把山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的 战略储备水源地。各级政府要将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 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将城乡建设与规划工作同水务工作有机 地结合起来,加强对水源的安全与保护。(二)加快老旧管网改造进度开展全市供水管网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老旧管网运行的 现状。按照改造进度服从于保障安全供水需要的原则,制定全 市分年度改造计划。在关注城区、重点地区改造的同时,要更
8、 加关注农牧区和贫困地区等弱势群体的供水安全。管网改造工 作,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合理安排各级财政资金预算。要加 大统筹协调力度,全力做好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道路改 造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尽力减少“拉锁”工程。(三)建立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对供水企业的指导服务根据我市城乡供水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 建立我市供水价格调整机制,适时对供水成本变化作出水价调 整反应。一是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在已做一定准备工作的基础 上,要加快工作进度。健康水、城镇供水和乡村供水点的水价 调整,要提到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的重要日程,积极开展前期 调研准备工作。二是开展对全市供水企业和供水点经营管理情
9、 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帮助存在亏损的企业化 解债务,合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三是总结乡村先进供 水点的管理经验,加大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加强对乡村供 水工作的指导服务。(四)提高居民水龙头水质检测的覆盖面和居民对水质检测 结果的知情权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水质监测制度和强化执行力的基础上, 按照供水单元、供水小区,扩大对终端水龙头水质监测的覆盖 面,合理增加监测频次,对水质检测结果,约请专家评估分析, 并将评估分析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告。通过终端水质监测结果的 公示,推动各级政府解决供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倒逼供水企 业提高服务质量。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视察供水企业, 进一步提升
10、社会对供水企业和政府监管的信任度。要全面加强 对乡村居民供水水质的监管,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 水质监测要实现全覆盖。(五)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二次供水管理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规范二次供水工作。借鉴先进 地区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六)加快磴口净水厂升级改造步伐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加快磴口净水厂的升级改造进度。【篇三】城乡供水调研报告本月中旬,根据县人大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会 成立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县水务局、县环保局、柏梓镇、塘坝 镇、上和镇、县疾控中心、自来水厂等单位,采取实地查看、 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城镇供水工作情况进行了
11、调研。现 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城镇供水现状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城镇供水工作, 精心组织,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镇供水基础设施,增强保供能 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保障我县城镇饮用水需求,为促进城 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县城区供水以三块石人工运河为自来水取水源,供水 能力达到6万m3/日,服务人口约20万人,用水户总数6. 8万 户,供水覆盖率98%。其中,梓潼水厂供水能力2万m3/日,负 责老城区供水;江北水厂供水能力4万m3/日,负责新城和凉风 城片区供水,年供水总量1000万m3,供水质量达到国家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一)城区供
12、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先后投入8500 万元,建成了江北水厂一、二期工程,新建供水主管道86km, 改造老城供水主管道5.5km,对取水泵站、加压站、净水设施 和变配电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确保了正常供水。于今年6月 建成日加压供水2万m3的供水加压站,有效缓解了凉风埋片区 水压水量不足的问题,已完成城区供水专项规划编制。(二)场镇供水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自2008年以来,全县争 取项目资金9800余万元,新建成米心、玉溪、花岩、新胜、柏 梓、塘坝、卧佛、五桂、宝龙、崇龛等10座镇级自来水厂并投 入使用,同时完成双江水厂升级改造项目,安装供水管道 13. 5km,新增净化设施和消毒设备24台
13、,新增供水能力2.8万 m3/日。古溪、上和、寿桥、别口、龙形、群力、小渡等7座镇 级水厂正在加紧建设,别口水厂年内实现投运,其它水厂计划 2015年内投运。目前,全县有20座镇级水厂,属国有企业镇 级代管水厂6座(米心、玉溪、花岩、新胜、田家、群力);民营 股份制水厂4座(柏梓、上和、双江、小渡);个人私营水厂10 座(塘坝、崇龛、卧佛、五桂、古溪、太安、寿桥、宝龙、别口、 龙形)。(三)水质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为确保城镇饮用水质量,建 立了疾控中心、环保部门、自来水厂三位一体水质监测机构, 目前能够完成42项指标检测。供水主管部门正在扩建水质检测 中心实验室,更新配套相关检测设备,充实专职检
14、测人员,不 断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提高水质检测能力。(四)服务质量不断优化。一是成立了客服中心,专门处理 用户来电来访、投诉咨询等相关事宜,对用户反映的问题实行 一对一的专人服务,对处理结果进行回访登记;二是升级收费系 统,正在调试银行代收水费系统,年内将投入运行,届时将为 用户缴费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三是严格执行停水管理规定,做 到计划停水实行申报,并提前采取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告之用 户做好蓄水准备,尽可能减少了停水对用户生活的影响。二、存在的问题(一)供水能力与需求矛盾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区和场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和企业不断增加,用水量 日益增大,尤其在夏季高峰供水时段,现有
15、供水设施超负荷运 行,现有的供水能力与城镇发展用水供需矛盾凸显,是制约城 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二)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一是琼江枯水期,上游来水较 少,河水流动缓慢,温氏、荣达等生猪养殖企业的污染,加之 上游的安岳县城以及场镇无污水处理厂而直接排放,导致琼江 河流污染,水质下降;二是库塘、溪沟由于源水不能循环,水质 难以保证;三是城区航电枢纽工程,拦河大坝建成后,将提升县 城涪江水位7.5米,导致人工运河水流减缓,也可能造成江水 回流,自净能力降低,源水质量将难以保证。(三)水质监测能力有待提高。一是监测设备严重不足,特 别是现场监测仪器。据调查,500m3/日以上的场镇自来水厂没 有
16、按照要求,每天对出厂水进行检测,以保证出厂水水质,更 没有配备水质化验室,达到水质常规9项指标检测能力。水质 监测按照新的要求106项指标,作为担负监测责任的县疾控中 心因财政投入不足,设备设施不全,制约了监测能力,目前仅 能检测出35项指标。二是监测覆盖面、监测频率不够。水质监 测属行政事业有偿服务工作,场镇自来水厂普遍效益不佳,收 费难度大,上级下达的监测任务补助经费少,要求地方财政配 套补贴未落实,负责全县饮用水水质监测的县疾控中心无力承 担监测费用,导致监测覆盖面、监测频率不够;三是场镇水厂技 术力量薄弱。多数场镇水厂从业人员制水技术不强,卫生、法 律意识淡薄,部分水厂制水人员基本制水
17、常识都不清楚。(四)人为损坏供水设施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一些施工 单位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程序,不听告诫,忽 视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损坏供水管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安装在人 行道上的公共消防栓也经常被车辆撞断。供水管道及设施损坏 后停水抢修期间,给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同进也容易造成二次 污染。(五)场镇供水体制不顺。因国有企业改制,我县14座场镇 自来水厂产权变卖给民营企业和个人经营,自来水厂产权不明 晰,现有民营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与新建自来水厂的 营运产生矛盾,致使有的场镇新建自来水厂多年无法投入运营, 原老水厂因设施设备老化,水质处理工艺滞后,供水能力无法 满足场镇饮用水需求
18、,没有建立完善的场镇供水体制。(六)供水企业负债严重。一是水价与成本倒挂导致经营亏 损。目前,自来水成本为2. 82元/m3,供水均价为2. 29元/ni3, 民丰化工生产供水,用水价格仅为0. 7922元/m3(目前月用水量 5万m3左右),因涉水材料、药料、原料、电力等涨价,供水 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大幅提高,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大;二是供 水设施建设投入致使企业负债。因建设江北水厂一、二期工程, 实施旧城管网改造和江北新城、工业园区以及城市拓展区供水 管网安装工程,县自来水公司累计负债近7000万元。三、建议(一)加强水源保护,注重取水点的科学选址。一是强化宣 传,增强社会各界水源保护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供水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