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探春慢姜夔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 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磕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 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注】清沔:指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此处指汉阳所在地。竹西:指扬州名胜竹西亭一带。苕溪: 在今浙江吴兴南。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愁”“送”二字,下语工妙,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野草的
2、忧愁之情,乌鸦的惜别之态,营造凄迷意 境。B.上片写词人常年漂泊,满腹愁情,如今虽与老友相聚,幽窗共语,但艰难处境无人能识,内心愁绪无人 能解。C.下片中“雁磺”“渔汀”泛指游冶之地,“不堪游冶”既直接写年老不能游历的感喟,又含有离多会少的忧伤。 D.下片结尾两句,诗人设想未来,想象什么时候才能在梅花纷飞的春夜与友人再次相聚,以景结情,余韵 悠长。2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析本词上片的行文思路。【答案】1. B 2. 先实写,着力描写眼前所见的凄迷景象。匚然后转入虚写,回忆曾经意气风发的生活。匚接着抒情,抒发自己满腹飘零的愁绪。匚最后实写,叙述与老友清沔相聚饮酒闲话。【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
3、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B. “但艰难处境无人能识,内心愁绪无人能解理解错误。上片中“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意思是长 期飘零的愁绪正是因为与友人相聚而暂得排遣。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行文思路的分析能力。对于诗歌的上片,诗人开句极写野草的忧愁之情,乌鸦的惜别之态,“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杜甫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熠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醪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注:公孙大娘: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口剑器:古舞曲名,属健舞(武舞)之一。匚;a:闪烁的样子。 修:驾驭。17.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中的“行”指古诗的歌行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属于这种“歌行体”。B.第一二句,诗人以赞叹之情追忆了当年舞蹈家公孙大娘擅长剑器舞、名扬天下的事。C.剑器舞剑光闪烁,从上而下,如后羿射日,倏然而落;舞姿矫健,如天神驾驭龙车飞翔。D.最后一句写舞蹈结束时如江海风平浪静,与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法相同。18.诗的第三四句写观者和天地,对表现公孙氏的剑器舞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7.D 18. 写观者人山人海及色变神骇,渲染了公孙氏舞姿的震撼力。写天地为此震动,是 从观者的幻觉中表现舞蹈时天旋地转的情景和观者目眩神迷的情态,表达诗人对公
5、孙氏舞技高超的赞叹之 情。【分析 1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 “与琵琶行滩见江心秋月白,写法相同”错,唯见江心秋月白”运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方法,运用环境的 寂静,表现了人们都沉浸在琵琶曲中,烘托出琵琶女演奏音乐的动人;本诗“罢如江海凝清光。是说舞蹈结 束就像是江海风平浪静,是直接描写舞蹈结束的动作,是正面描写。故D项错。故选D。1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在诗歌中作用的能力。节选部分的三四句意思是“观看人群多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第三句 用观看舞蹈的人数多如山,侧面描写出舞蹈的动人;“色沮丧”表现了人们看到舞
6、蹈后的神态,表现了舞蹈给 人带来的震撼;第四句“天地为之久低昂”写出了天地也跟随者她的舞姿起伏,极尽夸张,表现了公孙大娘舞 蹈艺术的高超及作者对其舞蹈的高度赞美。这也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2021 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灵州李判官杜甫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将军专策略,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注:口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口将军,指平叛主将郭子仪。口材良,指李判官这样的有才之人。口中兴主, 指唐肃宗。1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四海”茫茫,写叛军占地之广,腥字则流露出作者对叛军的强烈憎恶。B.颔联描写唐
7、王朝军队与叛军交战情形,血战”“氛迷”侧面烘托战事的惨烈。C.诗歌前四句记述时局之乱,交代送别的背景,也为此次送别平添了几分沉重。D.诗人赞美将军长谋略、幕府多良才,诗意陡然一转,洋溢着乐观昂扬的情绪。20 .同为送别诗,本诗与送元二使安西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9. B 20. 送元二使安西抒发了对友人强烈而深沉的惜别之情;本诗借送别友人李判官 写出了战争中的乱象,表达了对国运的担忧和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借对郭子仪、李判官等人的赞美,表 达了平叛必胜的信念。【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B.“侧面烘托战事的惨烈”是错误的。“血战”“氛迷”是直接描写唐王朝军队与叛军交
8、战情形,并非侧面烘托, 而是正面描写。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抒发了对友人强烈而深 沉的惜别之情。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四句写出了当时为叛军所占的整个北方腥风四起,唐王朝军队 与叛军交战的惨烈,从而写出了战争中的乱象,表达了对国运的担忧和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颈联赞美将 军长谋略、幕府多良才,而尾联写出了唐肃宗大举兴复,表达了平叛必胜的信念。(2021 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述怀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9、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20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表达出苏轼对社会中争 名夺利现象的厌弃。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表达出苏轼对人生虚无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退隐的计 划和安排。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炼字传神,如“一溪云”中,以“溪”作为“云”的量词, 别有境界。21 .词中“作个闲人”中的“闲人”
10、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21. C 22. 隐居闲散的人,从“几时归去;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中可看出一个归隐后弹琴 饮酒,坐看云起的闲散之人。因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赋闲的人,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可见,词人心有抱负,却世无知己,无人赏 识,不得已而只能做个“闲人【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几时”意为“什么时候: 表达想要归去却不知几时可以归去的无奈,并不是归隐的计划和安排。故选C。2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闲人”从字面意思来看,指闲散之人。词中诗人“几时归去”可见,诗人有归隐想法;“对一张琴,一壶酒,
11、一溪云”,写出诗人设想的归隐生活,弹琴饮酒,赏景吟诗,可见是指隐居之人。结合诗人的经历来看,他胸怀抱负,有兼济天下的志向,故而“闲”其实并非他一开始的追求,而是在不得已 之后的选择,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中可见,诗人满腔报国之志无人能够理解,不受重用,不得不宽慰自 己,成为一个“闲人工(2021重庆八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注】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2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交待了诗人
12、与苏州的因缘。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 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B.颔联上下句数字相对,句法却不同。如“江”与泊”词性不同,“五湖棹鸣百花洲”结构不同,如此更显 诗歌错落之美。C.颈联巧用移情,本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说是杨柳认得自己,云山依依 挽留,增添了诗歌的情致。D.本诗抒写旅途感受,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但情感沉痛滞重。如尾联用形象的比喻概括自己“无定” 的生涯,极具艺术感染力。24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23. D 24. (1)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
13、悉的 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2)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 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 “沉痛凝重”错,全诗轻快清新,抒发情感轻松自如,毫不凝重。尾联意思是“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 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 直抒人生感慨,虽有孤寂的感慨,但语调轻 松,毫不凝重。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 感,但调子并不沉重,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
14、味。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 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 套。表现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尾联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 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示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 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2021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15、,由来不羡瓦松高。野人饷菊有感明张煌言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注】瓦松:寄生在高屋瓦檐上的植物,“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张煌言:明末抗 清英雄,他率众坚持抗清达十九年。金心:菊的花朵。2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谷诗题为“菊”,虽通篇不着一个“菊”字,却每一句均不离菊花。B.郑诗第三句的“满”字,形象表现出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绵绵不绝。C.张诗第二句写居于乡野的百姓出于对诗人品格的敬佩,而赠予他菊花。D.张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托物言志,全诗既是写菊,又是写人。25 .同样是写菊,但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
16、句简要分析。【答案】25.D 26. 郑诗把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写川菊花的高洁、清幽,表现了自己 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张诗写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像铁骨那样坚硬,支撑花朵不受风 雨侵袭而偏斜,表达了自己抗清爱国的坚贞志气。【解析】2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 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 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17、项”。D项,“张诗的前两句直抒 胸臆解读有误,结合诗歌“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张诗的前两句是叙事,不是直抒胸臆。故 选D。2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 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 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 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同样是写 菊,但两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这是一道典型的比较鉴赏题,认真阅读诗歌,仔细把握分条陈述
18、即可。 两首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郑谷的诗歌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 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菊花被人格化,作者赋予它以不求 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张煌言的诗歌前二句写作诗缘起,乡居野处的百姓出于对隐居的英雄的敬佩, 相赠菊花;后两句则以怜惜的笔调写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 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表现的是自己的抗清志向。【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口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口分析景语。注意按照
19、“意象一意境一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 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 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2021 重庆高一期末)听段处士弹琴方干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2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
20、项是()A.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 长,难以释怀。B.诗人起笔似平,开门见山,从演奏古琴的角度切入,语言也比较通俗,实则隐含清音幽曲就在丝丝琴弦 与妙指间之意。C.颈联正面写段处士演奏技艺高超,听者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不觉时间流逝,已是圆月爬上窗根、竹上 寒蝉寂寂无声之时。D.尾联通过对音乐的评价只有这时候心更静,每一声每一韵都可以作为后人的示范,突出了段处士演 奏技艺的高超。28 .诗的颔联“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相比,在描写乐声方面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答案】27.C 28.同:两句诗都
2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乐声,喻体都用到了泉水,化抽象为形象,写琴声 之动人,有形神兼备之妙。异:从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使用迸字,凸显力度;后者使用“难”字,凸显缓慢。从乐声的角度来说, 前者是“幽音”,突出幽远清亮的特点:后者是“幽咽”,突出低沉微弱的特点。【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正面”错,颈联是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段处士演奏技艺高超。故选C。2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泉迸幽音离石底”这一句是对音乐声的正面描写,首先运用比喻,将琴声比作清泉从石底迸发出的清远 的声音;“迸”“幽”表达精妙,迸”突出力度,“幽”突出幽远。运用比
22、喻,形象生动地描写琴声的悠远动人。琵琶行中“幽咽泉流冰下难”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幽咽”突出乐声凝 滞不畅,“难”突出乐声缓慢。用了生动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根据以上分析,从同与异的角度分别概括即可。此处都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营造凄迷意境。是对临别时汉阳冬天风景的描写。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恙 草与乌鸦的忧愁和惜别之情,一下子把人带入孤独忧伤的情绪之中。接着,作者写到“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这是对过去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生活的回忆,诗人在 这个时候结识了很多有识之士,作为权门清客,他有过游冶流连的生活,游荡过繁华的娱乐场所。作者遥
23、想当年的勃勃生气,不仅感慨万千,此处是虚写。词中追忆了这段冶游生活之后,他认为最值得珍惜的还是昔日的友情:“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这 里有对自己羁旅漂泊的孤独和忧愁,此处作者直抒胸臆。最后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则是实写与老友清沔相聚饮酒闲话的场景。所以,词的上片的行文思路为:先实写,后虚写,接着抒情,最后写与老友相聚的情景,是实写。(2022重庆九龙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醉中出西门偶书【注】陆游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阅读 解析 2021 2022 上学 语文期末 考试 分类 汇编 重庆 专用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5415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