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1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 )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 )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 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通 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 共同实
2、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 .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 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 .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
3、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分 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 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7 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 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 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 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
4、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 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 ,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Signal(chopsticki);Signal(chopstick(i+1) mod 5)Ea.t;Think;Until false;.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 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的同步算法。答:a. Var mutex, em
5、pty, full: semaphore:=1,1,0;gather:beginrepeat gather data in nextp;wait(empty);wait(mutex);buffer:=nextp;signal(mutex);signal(full);until false;endcompute:beginrepeatwait(full);wait(mutex);nextc:=buffer;signal(mutex);signal(empty);compute data in nextc;until false;endb. Var empty, full: semaphore:=
6、1,0;gather:beginrepeat gather data in nextp;wait(empty);buffer:=nextp;signal(full);until false;endcompute:beginrepeatwait(full);nextc:=buffer;signal(empty);compute data in nextc;until false;end28 .画图说明管程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要引入条件变量?答:管程由四部分组成:管程的名称;局部于管程内部的共享数据结构说明;对该数 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对局部于管程内部的共享数据设置初始值的语句;当一个进程
7、调用了管程,在管程中时被阻塞或挂起,直到阻塞或挂起的原因解除,而在ft期间, 如果该进程不释放管程,则其它进程无法进入管程,被迫长时间地等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了条件变量condition。29 .如何利用管程来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答:首先建立一个管程命名为ProclucerConsumer,包括两个过程:(1) Put (item)过程。生产者利用该过程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放到缓冲池,用整型变量count表示在缓冲池中已有的产品数目,当countNn时,表示缓冲池已满,生产者须等待。(2) get (item)过程。消费者利用该过程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产品,当counts。时,表示缓冲池
8、中已无可取的产品,消费者应等待。PC管程可描述如下:type producer-consumer =monitorVar in,out,count:integer;buffer:arrayO,.,n-1 of item;notfull,notempty:condition;procedure entry dot(item)beginif count=n then not full.wait;buffer(in):=nextp;in:=(in+1)mod n;count:=count+1;if notempty.queue then notempty.signal;endprocedure en
9、try get(item)beginif count=0 then not full.wait;nextc:=buffer(out);out:=(out+1)mod n;count:=count-1;if notfull.quene then notfull.signal;endbegin in:=out:=0;count:=0end在利用管程解决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时,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描述为:producer: beginpepeatproduce an inem in nestpPC.put(item);until false;endconsumer: beginrepeatPC.ge
10、t(item);consume the item in enxtc;until false;end31 .什么是AND信号量?试利用AND信号量写出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的解法。答:为解决并行带来的死锁问题,在wait操作中引入AND条件一其基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临界资源,一次性地全部分配给进程,用完后一次性释放。解决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可描述如下:var mutex,empty,full: semaphore:=1,n,0;buffer: array0,.,n-1 of item;parbeginproducer: begin repeat produce an item i
11、n nextp; wait(empty);waMs1,s2,s3,.,sn);s1,s2,.,siji生产者进程除empty外其余的条件 wait(mutex);buffer(in):=nextp;in:=(in+1) mod n;signal(mutex);signal(full);signal(s1 ,s2,s3,.,sn);until false;endconsumer: beginrepeatwait(full);wait(k1 ,k2,k3,.,kn); /k1卜2,kn为执行消费者进程除full外其余的条件wait(mutex);nextc:=buffer(out);out:=(o
12、ut+1) mod n;signal(mutex);signal(empty);signal(k1,k2,k3,.,kn);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until false;endparendend.什么是信号量集?试利用信号量集写出读者一写者问题的解法。答:对AND信号量加以扩充,形成的信号量集合的读写机制。解法:Var RN integer;L,mx: semaphore:=RN,1;beginparbeginreader:beginrepeatSwait(L,1,1);Swait(mx,1,1); perform read operation; Ssignal(
13、L,1);until falseendwriter:beginrepeatSwait(mx,1,1 ;L,RN,0);perform write operation;Ssignal(mx,1);until falseendparendend.试比较进程间的低级与高级通信工具。答:用户用低级通信工具实现进程通信很不方便,效率低,通信对用户不透明,所有操作都 必须由程序员来实现,而高级通信工具弥补了这些缺陷,用户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组 通信命令,高效地传送大量的数据。33 .当前有哪几种高级通信机制?答: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以及管道通信系统。34 .消息队列通信机制有哪几方面的功能?答
14、:(1 )构成消息(2)发送消息(3)接收梢息(4)互斥与同步。35 .为什么要在OS中引入线程?答: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则是为了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 更好的并发性,提高CPU的利用率。进程是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线程则是系统调度的基 本单位。36 .试说明线程具有哪些属性?答:(1)轻型实体(2)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3)可并发执行(4)共享进程资源。37 .试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答:(1)调度性。线程在OS中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进程只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2)并发性。进程可以并发执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也
15、可并发执行。(3)拥有资源。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线程只拥有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本身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可以访问隶属进程的资源。(4)系统开销。操作系统在创建、撤消和切换进程时付出的开销显著大于线程。38 .为了在多线程OS中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通信,通常提供了哪几种同步机制?答:同步功能可以控制程序流并访问共享数据,从而并发执行多个线程。共有四种同步模型:互斥锁、读写锁、条件变量和信号。39 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的私用信号量和公用信号量之间有何差别?答:(1)私用信号量。当某线程需利用信号量实现同一进程中各线程之间的同步时,可调用创建信号量的命令来创建一个私用信号量,其数据结构存放在
16、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中。(2)公用信号量。公用信号量是为实现不同进程间或不同进程中各线程之间的同步而设置的。其数据结构是存放在受保护的系统存储区中,由OS为它分配空间并进行管理。40 何谓用户级线程和内核支持线程?答:(1)用户级线程:仅存在于用户空间中的线程,无须内核支持。这种线程的创建、撤销、线程间的同步与通信等功能,都无需利用系统调用实现。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通常发生在一个应用进程的诸多线程之间,同样无需内核支持。(2)内核支持线程:在内核支持下运行的线程。无论是用户进程中的线程,还是系统线程中的线程,其创建、撤销和切换等都是依靠内核,在内核空间中实现的。在内核空间里还为每个内核支持线程设置了
17、线程控制块,内核根据该控制块感知某线程的存在并实施控制。41 试说明用户级线程的实现方法。答:用户级线程是在用户空间中的实现的,运行在“运行时系统”与“内核控制线程”的中间系统上。运行时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线程的函数的集合。内核控制线程或轻型进程LWP可通过系统调用获得内核提供服务,利用LWP进程作为中间系统。43试说明内核支持线程的实现方法。答:系统在创建新进程时,分配一个任务数据区PTDA,其中包括若干个线程控制块TCB空间。创建一个线程分配一个TCB,有关信息写入TCB,为之分配必要的资源。当PTDA中的TCB用完,而进程又有新线程时,只要所创建的线程数目未超过系统允许值,系统可在为之分配
18、新的TCB ;在撤销一个线程时,也应回收线程的所有资源和TCB。第三章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 .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答: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低级调度是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先取进程,再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内存资源,将它们调至外存等待,把进 程状态改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2 .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答: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批处理系统中
19、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 调入内存。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 流。3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 ?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答: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JCB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 (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
20、时间9)开始处理时间10)作业完成时间11)作业退出时间12)资源使用情况等.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答: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应将哪些作业从外存调入内存,取决于采用的调度算法。最简单的是先来服务 调度算法,较常用的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基于作业优先级的调度算法。4 .试说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答:(1 )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3)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5 .在抢占调度方式中,抢占的原则是什么?答:抢占的原则有:时间片原则、优先权原则、短作业优先权原则等。6 .在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答:(
21、1)面向用户的准则:周转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截止时间的保证、优先权准则。(2)面向系统的准则: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利用率好、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7 .在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各采用哪几种进程(作业)调度算法?答:批处理系统的调度算法:短作业优先、优先权、高响应比优先、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法。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最早截止时间优先即EDF、最低松弛度优先即LLF算法。8 .何谓静态和动态优先级?确定静态优先级的依据是什么?答:静态优先级是指在创建进程时确定且在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保持不变的优先级。动态优先级是指在创建进程时赋予的优先权,可以随进程推进或随其
22、等待时间增加而改变的优先级,可以获得更好的调度性能。确定进程优先级的依据:进程类型、进程对资源的需求和用户要求。9 .试比较FCFS和SPF两种进程调度算法。答:相同点:两种调度算法都可以用于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不同点:FCFS调度算法每次都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最先进入该队列的作业,将它们调入内存、分配资源、创建进程、插入到就绪队 列。该算法有利于长作业/进程,不利于短作业/进程。SPF算法每次调度都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调 入内存中运行。该算法有利于短作业/进程,不利于长作业/进程。10 .在时间片轮转法中,应如何确定时间片的大小?答:时间片应略大于一次典
23、型的交互需要的时间。一般应考虑三个因素:系统对相应时间的要求、就绪队列中进程的数目和系统的处理能力。11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通常的优先级调度算法不能适用于实时系统?答: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很多,主要是基于任务的开始截止时间和任务紧急/松弛程度的任务优先级调度算法,通常的优先级调度算法不能满 足实时系统的调度实时性要求而不适用。12 .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方面用户的需求?答:(1 )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 会感到满足。(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操作系统 第四 课后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