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简版)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简版)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简版)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知识点2022年最新整理*全册精简复习版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用地形图可以表示出地表的这种高低起伏的特征, 所以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模型。2 .提问:猜猜看,这是什么?表现出了哪种地形呢?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 们也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地表模型吗?要求:包含两个地形,可以是模拟南京等真实的地形,也可以自己想象的地形。 材料:纸板、废纸、塑形布、海绵、泡沫板、丙烯材料等(出示两个地形立体模 型视频)这是两种常见的制作立体地形模型的方法堆叠法与覆盖法,同学们 可以参考使用。3 .设计:同学们可以先商定你们想要制作的地形、选用的材料
2、和选定的方法, 完成设计稿后,经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后再进行制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请同学 们课后设计立体地形模型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合作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并在下一 节课中向大家展示,我们会在科学室举办地表模型展,请同学们完成制作后做一 个简单的说明。4 .想一想:地形会对其它自然事物造成影响吗?【设计意图】尝试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能力, 及设计与物化模型的能力。小学科学(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知识归纳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 .(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
3、去看, 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3 .(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 们看到物体。4 .(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 .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 .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2 .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 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3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4
4、 .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 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 .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 续进行传播。2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3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4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第5课认识棱镜.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1 .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2 .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5、等各种颜色组成。3 .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4 .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 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 镜)。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 .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2 .从镜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 传播的。3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4 .湖光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2 .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
6、镜。3 .两面镜子可以让光发生(两)次反射。4 .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娈化第1课地球的表面1 .观察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3 .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第2课地球的结构1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地 核)。2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三大类。3 .地壳的不断运
7、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还会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形变)。 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1 .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2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 .地球内部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2 .岩浆中的大量气体和岩浆,从地壳中薄弱地带喷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发)。3 .火山按照活动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 山)O.火山喷发有害处,也有益处,如地热资源,稀有矿物等。第5课风的作用1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2 .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相比,风的作用是比较
8、(缓慢)、(温和)的。3 .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以保护环境。4 .大范围的空气流动引起洋流运动,平衡海水的热量分布。第6课水的作用1 .降雨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2 .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3 .沙洲是由河道分割成的小岛,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第7课总结我们的认识1 .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侵蚀。2 .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无法参与真实情境的实验时,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实 验的方式。比如需要雨水,我们可以用(把矿泉水瓶口戳几个洞或者使用喷壶等) 来进行。3 .岩石被破坏和侵蚀的现象叫做(风化)。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科学 知识点 精简 2022 改版 教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