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





《护理学导论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导论各章节知识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南丁格尔: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撒,克里米亚战争伤病员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了 2.2%,坚信护理工作是一项正规的职 业,在英国伦敦的圣多马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1,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2,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4,临床护理分科国际护士会:是世界各国自治的护士协会代表组织的国际护理人员群众团体国际护士会的宗旨:1推动各国的健康服务,提高护理学术标准2改革护理教育的设施,扩大护理服务的范围3通过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及经济条件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4与相关的卫生机构及组织合作5强调护理人员应尽自己的公民职责6发展护理人员间的国际合作及友谊国际护士
2、会的任务:1提高护理教育水平,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2协助各国护理人员发展其全国性的护理组织3充当各国护理人员的 代言人4改善护理人员的福利状况及社会地位近代1888年美国护士麦克奇尼在中国福州成立了第一所护士学较护理概念的三个阶段:1以疾病为中心阶段(是没有疾病就是健康)2以病人为中心阶段(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 变,开始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1948年,健康人也是护理对象的新概念,韩德森)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 段(恩尔教授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是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科学护理专业的特征:1以为人类服务为目的2有完善的
3、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有专业自主性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1根据护理功能划分(1独立性/合作性/依赖性护理功能)2根据工作的专业性质划分(专业性/类专业性 / II专业性)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 究者及著作者,权威名专业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1良好的人生观及职业动机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3精确的记忆力4良好的分析及评判陛思维能力5稳定的情绪状态及积极的情感 感染力6坚强的意志力7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8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第二章健康: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
4、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也要对社会群体的健康承 担社会公德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生物遗传因素)2心理因素(情绪/情感发挥作用)3环境因素(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系统;生活方式)健康的测量指标:1社会经济指标2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3健康状况指标4卫生政策指标5心理健康指标(人格/智力)6个人整体 性的健康指标XWHO的定义:生存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 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
5、面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独立程度/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生存质量的测量量表:1-般量表2特殊量表促进健康的行为:1日常健康行为2保健行为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4戒除不良嗜好5预警行为6求医行为7遵医行为8病人角色行为现代疾病观的特点: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上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2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3疾病不仅是体内 的病理过程(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4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精神/心理)患病:指病人本身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受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疾病:是客观的存在,医学科学知识及理论对疾病状态所作的病理生
6、理学的解释和说明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体,并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病人角色:1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义务2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他们有权利接受帮助3病人有希望康复的义务4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1病人角色行为冲突(由常态下的社会角色转向病人角色时)2病人角色行为强化(病人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现象)3病人角色行为缺如(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病人)4病人角色行为异常(悲观厌倦甚至自杀等心理和行为表现)5病人角色行为消退护理人员在病人角色适应中的指导:常规指导/随时指导/情感性指导身体心像:是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具有的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影
7、像疾病对家庭的影响:1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2家庭成员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3家庭成员情绪变化疾病对社会的影响:1降低社会生产力2浪费或消耗社会的医疗资源3造成传染疾病的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早处理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初级卫生保健: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及康复服务特点:普及性/综合性/整体 性/参与性/持续性 具体工作内容:1预防性服务2保护健康的服务3促进健康的服务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
8、需要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1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2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3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4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5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6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必需,但它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刺激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之间增加了一层新的需要需要学说对护理实践的意义:1识别个体未满足的需要2领悟和理解个体的的行为和情感3预测个体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的需要4识别个体需要的轻重缓急5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社区护理服务对象包括社区中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妇女等所有人群成长: 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
9、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定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成长发展的规律。:1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是一个连续过程3依照一定的模式进行4各种系统及组织器官的发育不平衡5成长发展的个体差异6 (关键期)在每一阶段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必须有执行本阶段的成长及发展任务的能力弗洛伊德关于的性心理发展学说:L意识的层次:意识,潜意识(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是整个心理活动中的原动力) 前意识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3人格发展:口欲期(0-1岁,原欲集中在口部)肛欲期(1-3岁,原欲集中在肛门区)性蕾期(3 6岁,原欲集中在生殖器)潜伏期(6.12岁,
10、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生殖期(12岁以后,原欲重新回到生殖期)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幼儿期(自主对羞愧怀疑)学龄前期(自主对内疚)学龄期(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青年期(亲密对孤独)中年期(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老年期(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感觉运动期(思维的萌芽)前运思期(象征及直觉思维)具体运思期(初步逻辑思维)形式运思期(抽象 逻辑思维)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1 .压力源: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分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2.压力:一般适应综合症:是人体 对压力源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
11、。局部适应综合症:某一器官或区域内的反应适应反应的过程:警告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搏斗或逃跑等警戒反应。抵抗期:副交感神经兴奋及人体对压力源的适应。耗竭期: 身心疾病或严重的功能障碍一全身衰竭一死亡。拉扎勒斯:1.认知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2.应对:压力反应: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自怜)行为反应(无目的的性动 作,行为混乱,无次序,行为方式与当时的时间地点及人物不符。渴望隐退及回避,饮食习惯改变,采取拖延政策,增加饮用刺激饮 品)3压力的适应:1生理层次2.心理层次(否定/合理化/转移/投射/认同/退化/幻想/反向形成/潜抑/抑制
12、/补偿/升华/幽 默/选择性忽视)特点: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如果应用得当,会帮助人减轻压力,如果使用过度,会使心理精力大量消耗,心理弹性 受损,甚则出现病态人格,个人依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的心防御机制来缓解压力。3.社会文化层次4.技术层次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特征,互动性/情感性/明确性/渐进性/复杂性人际关系的功能:1个体功能: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保持身心健康社会性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氛围/增强群体凝聚力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1 .社会认知: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派2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信息的选择性/认知过程的互动性/认知形成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导论 各章 知识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