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问答题总结.docx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问答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问答题总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苏教版五上科学问答题总结2022年最新整理全 nn 册课本问答题总结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3.体验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P23)答:光脚站在瓷砖上感觉最凉,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脚的热量通过瓷砖迅速 散发,造成脚底温度降低,感觉很凉。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是 热的不良导体,脚底温度不容易散发,不觉得凉。4、这些厨具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P23)答:铲子头和铲子杆是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坚固、耐用;手 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
2、导热性能好,手柄是塑料制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以免烫 伤。5、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要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 (P24)答: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6、利用下列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P24)提示:制作前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保温盒有什么用?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作? 做好后如何检测?即保温盒要在什么情境下怎样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制 作、检测。制作时可以任意选择材料。7、比比谁做的保温盒效果好,井分析保温效果好的原因。(P24)答:锡纸表面像镜子一样光亮,可以反射电磁波,
3、阻止热辐射,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泡沫板内存在很多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减少热量传导,收到良好的保 温效果。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教材中问题解答第9课地球的表面1、摸两种地球仪,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P26)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答: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 国家的颜色不同。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度。 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 注释也不同。2、观察下面图片,说说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P
4、27)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答:山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曲深。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视野开阔。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 势低,与澡盆相似。第10课火山和地震1、火山喷发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喷发后又是什么样的?(P28)答:火山喷发的场景: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弥漫空中; 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稠,有的稀薄, 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下流动,会覆盖 周边的物体;喷发后的场景: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 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飞机停航
5、、庄家死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 供了有益资源。第”课地球的内部1.你能从下面这些现象中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吗?(P31)火山地震地热答: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炙 热的岩浆。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 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2、如果把水换成黏稠的液体,泡沫块会怎样运动呢? (P32)答:运动的速度会更加缓慢。前期能量慢慢积累,释放时现象也会更明显。3、根据发现的化石,你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P33)喜马拉雅山是世 界最雄伟、高大的山 系
6、20世忆60年代.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 采集到鱼龙、有石夷. 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 化石鱼龙及原田答:早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4、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有什么不同。(P33)笞:两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现在则是相互分离开来的。第12课地表雕刻师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 的? (P35)破碎的岩石岩石女王头像海边沙丘亚马孙河海蚀拱桥溶洞答:六幅图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均暗含了不同的改变地表形态的主要因素。依次 为:图一,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图二,风携带沙砾磨蚀
7、岩石形 成典型的风蚀石;图三,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图四,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 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图五,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图 六,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材中问题解答第13课云和雾答: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 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2、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 (P39)答: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 成雾。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 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8、。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 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3、根据实验和下图,说说云是怎么形成的。(P39)答: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 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第14课霜和霜1、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P40)答: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冷。2、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P41)答:加盐后杯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 液态的小水珠。3、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
9、什么现象?(P41)答: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这 说明霜也是水的种固体形式。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指哪24个节气? (P41)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第15课雨和雪1、雨和需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P42)答:不同之处雨是夜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 峰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 所以股是
10、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2、为什么培养血底部会形成小水珠?在培养血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 (P43)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碰到冷的培养血,会在培养血底部赶结成小水珠。放入 冰块会使培养血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快。3、你能根据下面的示意图,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么形成的吗?(P43)(图例:冰晶;*雪花;小水滴;。水蒸气;,雨滴;)答: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形成小水滴、小冰晶云 中的小水滴、小冰晶聚集变成了雨滴、雪花雨滴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 了降雨。雪花降落过程中没有融化
11、便形成降雪。4、观察霍花的形状,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P44)答: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雪花之所以 多星六边形,是因为水分子形成冰的过程中是按六方晶系排列的。5、这些降水形式有什么特点? (P44)答:冰雹是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 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 季或春夏之交。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材中问题解答第1课光源1、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P2)篝火 萤火虫礼花雷电答:萤火虫、雷电是自然光源;篝火、礼花是人造光源。2、这些物体是光源吗
12、?为什么?玻璃幕墙 月亮发光答: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 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 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季 或春夏之交。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oc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 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第16课水滴的“旅行”1、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 (P45)答: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
13、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 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 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2、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P45)答: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 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 到空中。空气中的水蒸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入大 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3、根据下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你知道红色箭头表示什么看思吗?蓝色箭头呢? (P46)答: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
14、、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 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 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太阳, 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 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基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 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海洋。大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人体”司令部”教材中问题解箸第1
15、7课刺激与反应1、你认为下图中的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P48)答:左上图:这是人被闹钟叫醒时的情景。闹钟发出声响。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 作是反应。右上图:这是人因便急赶往洗手间排便的情景。感受到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而 又憋不住。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是刺激,赶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左下图:这是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的情景。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 应。右下图:这是老师宣布明天大家秋游时的情景。教室宣布了 “明天大家秋游”的 消息。教师的话语是刺激,学生欢呼的行为是反应。2、如果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有什么反应?(P50)答:反应:捂耳朵;瞬间抬脚;立刻缩回手。在第一个情景中,人受到的刺
16、激来自于耳朵感受到的声音;在第二二个与第三个 情景中,人受到的刺激来自于皮肤的触觉。第18课从刺激到反应1、下图中,官兵们是怎么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的?(P51)答: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并报告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思考, 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2、参考左下图中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画出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 流程图。(P52)答:(供参考)3、观察下面两幅图,每幅图中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P53)答:看起来每组线段的长度不一样,而实际上他们的长度相同。第20课 大脑的开发与利用记忆 情绪思考运动书写1、下图是怎样表现大脑功能的? (P57)大脑功能困答:用气泡
17、图的形式,将大脑与其各功能连线,表示各功能之间的并列关系。2、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P58)答:人工智能未来可运用在生产、生活、军事、航空航天等各领域。3、下面的做法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为什么? (P58)开窗通气戴头盔不吃早饭答:开窗通-正确。因为大脑的工作耗氧量大。戴头盔-正确。因为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不吃早一-错误。因为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4.神奇的纸【教材分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学生将利用 “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自己的尝试中把纸折
18、叠成瓦楞状, 发现普通的纸经过改造后承载力发生不同。然后再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 冲和隔热能力上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其性能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可以进 一步拓展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纸上刷食用油以增加纸的防水性。甚至可以将学生 视角迁移到其他材料的改造上。【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纸的特点和作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得很清楚,如:纸很 软、遇水会湿、容易破,可以用来画画、写字、折纸等,但对纸的厚薄描述会有 点困难,有时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学生对于加工和改造一张纸,使它能
19、够承受 更重重量的活动也会有些困难,不是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但是他们勇于尝试,这 时教师要告诉他们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 .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 .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价值观:1 .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改版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科学 知识点 问答题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