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摘要】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 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 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 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对2012版中国1型糖尿 病诊治指南修订更新,形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 本指南共20章,内容涵盖中国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血糖 监测、教育与管理、胰岛素治疗、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胰腺与胰岛 移植、低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特殊时期临床管理、社会心理问题及 对策、预测与预防等。本指南的发布
2、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促进行业水平提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 1 刖百1型糖尿病(T1 DM )是由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B细胞 破坏,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虽然我国T1 DM发病率 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及发病率逐年增加,加之其临床结局不良及疾病 负担严重,中国T1 DM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一、组织结构与注册二、内容与目标人群第3节鉴别诊断一、与T2DM的鉴别二、与单基因糖尿病鉴别三、未定型糖尿病第4节诊断流程第四章血糖监测要点提示:1 .血糖监测是1型糖尿病(T1 DM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 于评估患者的代谢紊
3、乱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评价降糖治疗的效果 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A )2 .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测定、糖化白蛋白(GA )检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3 .T1 DM患者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更可能从CGM中获益,推荐首选其进行CGM ( A)4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同时关注低血糖时间和血糖波动(B )第1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第2节糖基化产物一、HbA1c二、GA三、1 , 5-脱水葡萄糖醇第3节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 )一、CGM的概念与适应证二、CGM的分类及特点三、CGM核心指标及图
4、谱四、无创CGM监测技术第4节酮体监测酮体是反映严重糖代谢紊乱的重要监测指标。酮体的检测推荐采用血酮(B -羟丁酸),若不能检测血酮,尿酮(乙酰乙酸)检测可作为备用。血酮体 3mmoL/L或尿酮体阳性(+以上)为DK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血 酮体20.6mmol/L预示着代谢失代偿状态。第五章血糖控制目标第1节点血糖控制目标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 DM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因此,目前公认 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发生低血糖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应使患者的血糖尽 可能接近正常水平。第2节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要点提示:1 .成人及有能力进行规律血糖监测的儿童或青少年1型糖尿病(T1 DM ) 患者,
5、建议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对于不能准确识别低血糖及 低血糖发作较频繁,既往有严重低血糖或医疗资源落后地区的儿童或青少 年T1DM患者,建议HbA1c7.5% ;对于老年T1DM 患者,建议 HbA1c70% , 3.9mmol/L的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 ) 4%o老年或高风险 T1 DM 患者3.9mmol/L 的 TBR 应 1 % ( B )第3节 持续葡萄糖监测控制目标第六章教育与管理要点提示:1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DSMES )可以提高1型糖尿病(T1 DM ) 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代谢控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A )2 . 一经诊断,所
6、有T1DM患者及其家庭均应接受适应其文化背景的DSMES项目不推荐没有经过系统DSMES的治疗方式(B )3 .T1DM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实施需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团队成员需包 括经过T1 DM教育培训的医师、教育者和营养师等(B )4 .T1DM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实施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不同时期 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给予个体化的教育形式及内容(B )5 .结构化教育(SEP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级别最高、最有效的T1DM自 我管理教育模式(A )6 .对T1 DM患者应提供持续的DSMES,并注重跟踪随访。在T1DM新 诊断、未达到控制目标、出现新的影响DSMES的因素或出现并发症等关 键时
7、间点时,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C )第1节目标与原则第2节团队与资质第3节内容与实施第4节效果评价第七章胰岛素治疗要点提示:1 .推荐1型糖尿病(T1DM )患者优先使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 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 )方案进行治疗(A )2 .推荐T1 DM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以降低低血糖风险(A )3 .T1 DM患者的胰岛素剂量设定及调整应个体化(A )4 .推荐T1 DM患者应学会并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CC )法,灵活调整餐 时胰岛素剂量,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A )5 .推荐T1DM患者在开始注射胰岛素时应接受有关胰岛素正确注射技术 的指导教育,包括定期的部位轮换和皮肤检查。
8、临床医师应至少每年检查 胰岛素注射和输注部位(B )第1节胰岛素的种类和特点一、 餐时胰岛素1 .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2 .短效(常规)胰岛素:二、 基础胰岛素1 .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简称NPH ):2 .长效/超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三、预混胰岛素及双胰岛素类似物第2节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与选择一、MDI方案是T1DM患者最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进 餐前使用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常规)胰岛素,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或NPH (部分患者需要每日注射2次工二、CS方案也称胰岛素泵治疗,即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
9、皮 下输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一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可最大程 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达到更好控制血糖的目的。与 MDI相比,CS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 血糖发生的风险,改善血糖波动。使用胰岛素泵的适应证包括:(1 ) MDI方案血糖控制不理想者;(2) 频发低血糖和(或)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者;(3)合并妊娠;(4 )对胰岛素 极度敏感者;(5)既往发生过黎明现象者;(6)因神经病变、肾脏病、视 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或根据病情需要加强血糖管理者;(7 )实施MDI 方案的患者有意愿且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者,包括频繁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碳水
10、化合物计数(CC 胰岛素剂量调整。对于老年T1 DM患者,CS同样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儿童和青少年T1 DM患者,CS治疗除了在降糖方面具有优势外,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第3节 胰岛素的剂量设定与调整T1 DM患者日胰岛素总量(TDD )需求范围为每日0.4 1.0 U/kg ,基础 和餐时剂量各占约50% ,青春期、妊娠以及疾病状态下胰岛素需求量会相 应增加。一、MDI方案1 .初始剂量设定:TDD一般为每日0.40.5U/kg ,其中基础胰岛素占TDD的40% 50%(表12 1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一般每日注射1次, NPH可每日注射1或2次。
1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胰岛素分配在早、 中、晚三餐前给药,初始时可以按照每餐1/3、1/3、1/3或40%、30%、 30%分配。2 .剂量调整:胰岛素调整顺序是先调空腹血糖,再调餐后血糖。如果发 生低血糖,先纠正低血糖。二、CS方案1 .初始剂量设定: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1 DM患者,初始CS方案推荐 TDD 一般为每日0.4 0.5U/kg起始,如已接受胰岛素治疗,可根据患者 血糖控制情况进行TDD设定(表13 I按照TDD的40% 50%设定胰 岛素基础量,基础输注率时间段应根据T1 DM患者胰岛功能状态、血糖波 动情况及生活状态来设置。全天餐前胰岛素剂量按照三餐1/3、1/3、1/3
12、分配或根据饮食成分(CC法)和血糖情况精准计算。2 .剂量调整:原则是先调整基础率,再调整餐前大剂量,具体见表13。三、CCCC是一种膳食管理工具,用于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替代治疗(包括MDI和CS )0勺T1 DM患者。证据表明,CC有助于代谢控制降低HbA1c ,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止矽卜,在CC的帮助下,T1 DM患者膳食的灵活 性增加,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更有效地管理血糖。推荐T1DM患者应学 会并使用CC,灵活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四、特殊情况下胰岛素剂量设定与调整1 .儿童和青少年:2 .妊娠:第4节胰岛素的注射装置优良的注射装置可以保证一定的注射深度和剂量
13、以及药效的稳定发挥,目 前常用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注射笔和胰岛素泵等,详见表15。一、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二、胰岛素注射笔三、胰岛素泵第5节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新版指南适合全国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分泌科、儿科、营养 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参与T1DM诊疗管理的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指 南推荐意见的目标人群为T1DM患者,既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T1DM 患者,亦包括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患者。三、证据检索与系统评价四、利益冲突声明与管理五、指南发布形式与推广第一章流行病学第1节患病情况要点提示:1.1型糖尿病(T1 DM )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2017年全球T1DM
14、 患病人数达900万,占全球糖尿病总数的2%(B)2. 2010至2013年 我国全年龄组人群T1 DM发病率为1.01/10万人年,发病率高峰为1014岁,但存在发病低年龄化的倾向(B)胰岛素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屈光不正 和过敏反应。低血糖是最常见的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胰 岛素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太少,活动量过大或时 间过长等。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下脂肪增生、脂肪萎缩以及注射部位 疼痛。第6节胰岛素的贮存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藏在2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 复震荡。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
15、效价 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尽量减少药液开启后的存放时间,一般建议初次胰 岛素使用后在室温下贮存不超过28 30d ,德谷胰岛素在低于30环境下 贮存不超过56d ,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300不超过42d。第7节胰岛素治疗的进展第八章医学营养治疗第1节治疗原则与目标要点提示:1 .每个1型糖尿病(T1DM)患者均应接受由专科营养(医)师提供的个体化营养治疗(A )2 .尚无最理想的膳食模式以及最佳的宏量营养素摄入推荐,应充分考虑患 者的营养状态、饮食习惯以及代谢目标等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C)3 .成人T1DM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不少于2530g/d或14g/1 OOOkcaK C)建议达
16、到35g/cK A1儿童青少年的推荐量为14g/1000 kcal(1岁)或(年龄+5)g/d(2 岁)(C)4 .依赖胰岛素治疗的T1 DM患者应学会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CC )法, 学会灵活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A ),并考虑蛋白质和脂肪的胰岛素需求量(B)5 .无充足证据证明常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膳食补充剂能改善代谢 指标,通常不推荐将其用于血糖控制(C)6 .儿童青少年和妊娠期妇女不宜饮酒(C1成人T1DM患者若饮酒, 需控制酒精摄入量,女性每日W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日W2个酒精单位(B )7 .不建议T1 DM患者长期食用非营养性甜味剂,鼓励饮水代替饮用含糖饮料和甜味剂饮料(B)一
17、、概述型糖尿病(T1 DM )的医学营养治疗(MNT )是针对T1 DM患者的循证 营养原则与建议,包括全病程营养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等,以满足营养 需求,并达到最理想的代谢目标。二、T1 DM的营养治疗目标1 .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达到血糖、血压及血脂目标,保证患者的正常生 活和生长发育,维持健康体重,延缓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 .注重个体化营养需求,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增加食物种类,维持健康 饮食模式并提高生活质量。3 .为T1DM患者提供有效的胰岛素剂量调整及血糖管理工具,减少血糖 波动,达到控糖目标。第2节治疗内容一、饮食模式与膳食计划三、碳水化合物四、蛋白质五、脂肪六、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糖尿病 诊治 指南 2021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