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docx
《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鸡兔同笼刘群英【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 .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 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呈现教科书第103页情境图。2 .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3 .呈现问题: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 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4 .尝
2、试解决,交流想法。问题:大家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二、新知探究(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谈话交流:同学们刚才在解决这道古代数学问题的时候,大家猜了好几组数 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猜不对呢?什么情况下你们觉得能 猜对呢?数太大了不容易猜对,数小一些是不是就能猜对了?呈现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二)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要求:先算一算,再想一想:我算的对吗?(三)交流体会,寻找策略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1)按照预设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第一层次:问题引领:经过同学们的研
3、究,现在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怎么知道这个结果是对的?自己研究得出正确结论的有哪些同学?第二层次:问题引领:说一说是怎样找到正确结果的?(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及过程。)预设学生的思路:第一种情况:直接想到鸡有3只,兔有5只。第二种情况: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第三种情况:从鸡有1只,兔有7只开始推算。交流重点:体会逐步调整的过程,感悟“增加1只鸡,同时减少1只兔,脚 的总数减少2只”第四种情况:从鸡有7只,兔有1只开始推算。交流重点:能不能从“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一次就调整到正确结果? 小结收获。(2)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2、探究假设法。(1)预设问题:通过刚才的实践,大家找到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办 法,讨论中还发现了特别简单的方法,如果继续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样做可以 更简单呢?(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把鸡或兔的只数假设成“0”只,计算起来会更简 单。小结收获。(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三、谈话式小结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看书梳理研究思路。)有了今天的研究经验,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哪些帮助和启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