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pdf
《最新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pdf(1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I1B P 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Code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2013-09-06 发布2014-05-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Code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GB 50911-201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2、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4 年5 月l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911-2013,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9.1.1、9.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9月6日3 前占一一口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
3、知)(建标2010J4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监测项目及要求;5.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6.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7.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8.监测频率;9.监测项目控制值和预警;10.线路结构变形监测;11.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4、请寄送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六号;邮编:100101)。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技术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金淮张建全徐祯祥张成满贺少辉刘军吕培印张晓沪鲁卫东林志元刘观标孙河川罗富荣焦
5、莹张晋勋马雪梅黄伏莲马海志彭友君李治国任干禧伟洪胡波吴锋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贺长俊沈小克刘俊岩徐张建杨秀仁曹伍富刘永中潘国荣万姜林5 目次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53.1 基本要求.5 3.2 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范围.7 3.3 工程监测等级划分.8 4 监测项目及要求.11 4.1 般规定.11 4.2 仪器监测.11 4.3 现场巡查.16 4.4 远程视频监控.18 5 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19 5.1 一般规定.19 5.2 明挖法和盖挖法.19 5.3 盾构法.23 5.4 矿山法.25 6 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2
6、8 6.1 一般规定.28 6.2 建(构)筑物.28 6.3 桥梁.29 6.4 地F管线.30 6.5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30 6.6 既有轨道交通.3 6 7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32 7.1 一般规定.32 7.2 水平位移监测.33 7.3 竖向位移监测.35 7.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6 7.;士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37 7.6 倾斜监测.38 7.7 裂缝监测.39 7.8 净空收敛监测.39 7.9 爆破振动监测.41 7.10 孔隙水压力监测.41 7.11 地下水位监测.42 7.12 岩土压力监测.43 7.13 锚杆和土钉拉力监测.44 7.14 结构应力监测.44
7、 7.15 现场巡查.44 7.16 远程视频监控.45 8 监测频率.46 8.1 一般规定.46 8.2 监测频率要求.479 监测项目控制值和预警.50 9.1 一般规定.50 9.2 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51 9.3 周边环境.55 10 线路结构变形监测.5910.1 一般规定.59 10.2 线路结构监测要求.59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61 附录A监测项H代号和图例.64附录B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68 7 附录C现场巡查报表.76 附录D监测日报表.80 本规范用词说明.84 引用标准名录.85 附:条文说明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8、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chnical Te口口5 2 2.2 S归口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5 3.1 General Requirements5 3.2 Influenced Zone due to Construction and岛1onitoringMeasurement Range7 3.3 Monitoring Measurement Grade8 4 Monitonng Items and Requirements.11 4.1 General Requirements11 4.2 Instrument Monito
9、ring11 4.3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Contents16 4.4 Remote Video Contents18 5 Monitoring Point Arrangement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19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9 5.2 Cut and Cover Method 19 5.3 Shield Method 23 5.4 Mining Method25 6岛1onitoringPoint Arrangement of Around En
10、vironment.28 6.1 General Requirements.28 6.2 Building and Structure 28 6.3 Bridge.29 9 6.4 Underground Pipeline30 6.5 Expressway and City Road 30 6.6 Existing Railway31 7 Monitoring 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32 7.1 General Requirements32 7.2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33 7.3 Vertical Displacem
11、ent 35 7.4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n Deep Stratum 36 7.5 Vertical Displacement in Different Stratum 37 7.6 lnclination38 7.7 Crack 39 7.8 Section Convergence39 7.9 Blasting飞1ibration417.10 Pore Water Pressure4 7.11 Water Table 42 7.12 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Pressure43 7.13 Tensile Force in Ancho
12、r Rod,Anchor Cable and 位JilNail 44 7.14 Stress in Supporting44 7.15 Inspectio口andExamination44 7.16 Remote Video 45 8 Monitoring Frequency46 8.1 General Requiremcnts46 8.2 Monitoring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of Frequcncy47 9 Controlled Value in Monitoring.50 9.1 General R叫ulrements509.2 Supporting S
13、tructure.Surrounding Rock and Soi51 9:3 Around Environment55 10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ine Structure.59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59 10 10.2 Monitoring Mea,叽lrementRequirements of Line Structure 59 11 Monitoring Achievement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61 Appendix A Monitoring Items Number and Graphi
14、c Example.64 Appendix B Rcference Points and Observation Point Diagram.68 Appendix C Inspection and Examination Report 76 Appendix D Monitoring Daily Report.8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8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8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87 11 1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做到技术先进、
15、经济合理、成果可靠,保证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O.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工程运行维护的监测工作。1.O.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应编制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和安全运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成果。1.O.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监测monitoring measurement 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或远程视频监控等于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映工程施工、运营线路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
16、,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2.1.2 周边环境around environment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桥梁、高速公路、道路、河流、湖泊等环境对象的统称。2.1.3 支护结构supportmg structure 基坑支护结构和隧道支护结构的统称。基坑支护结构是指为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进行临时支挡、加固使基坑侧噎岩土体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支护桩(墙)和支撑(或锚杆)等结构;隧道支护结构是指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的能够使围岩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超前支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结构。2.1.4 周围岩土
17、体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城市轨道交通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影响范罔内的岩体、土体、地下水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统称。2.1.5 工程影响分区infLuenced zone due to construction 根据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受I二程施下半影响程度的大小而进行的区域划分。2.1.6 风险risk 不利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2 2.1.7 工程监测等级monitoring measurement grade 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的风险大小,对工程监测进行的等级划分。2.1.8 变形监测deformation m
18、onitoring 对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等监测对象的竖向、水平、倾斜等变化所进行的量测工作。2.1.9 力学监测mechanical monitoring 对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等监测对象所承受的拉力、压力及变化等所进行的量测工作。2.1.10 明挖法cut and cover method 由地面开挖岩士修筑基坑的施工方法。2.1.11 盖挖法cover and cut method 由地面开挖岩土修筑结构顶板及其竖向支撑结构,然后在顶板下面开挖岩土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盖挖顺筑法和盖挖逆筑法。2.1.12 盾构法shield 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盾构开挖岩土
19、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21.13 矿山法mining 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人工、机械或钻眼爆破等开挖岩土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2.1.14 监测点observation point 直接或间接设置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反映监测对象力学或变形特征的观测点。2.1.15 监测项目控制值controlled value for monitoring 为满足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控制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针对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变化最所设定的受力或变形的设计允许值的限值。2.2符口可B 矿山法隧道或导洞开挖宽度;4 D一二盾构法隧道开挖直径;D一一-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控制值;f一构件的承载能力
20、设计值;fy一一支撑、锚杆的预应力设计值;H 基坑设计深度;i一一隧道地表沉降曲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1一一-相邻基础的中心距离;L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Lg 地下管线管节长度;Ls一一-沿隧道轴向两监测点间距;Lt一一-沿铁路走向两监测点间距;S 竖向位移累计变化量控制值;?一内摩擦角;四一二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控制值;Vs一一竖向位移变化速率控制值。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在施工阶段对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3.1.2 地下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监测应为验证设计、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方案的安全
21、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和施工参数,分析和预测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实施信息化施工等提供资料。3.1.3 工程监测应遵循下列工作流程:1 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踏勘;2 编制和审查监测方案;3 埋设、验收与保护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4 校验仪器设备,标定元器件,测定监测点初始值;5 采集监测信息;6 处理和分析监测信息;7 提交监测日报、警情快报、阶段性监测报告等;8 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监测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应的成果资料。3.1.4 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前应收集并分析水文气象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3
22、.1.5 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分析研究工程风险及影响工程安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F列内容:1 工程概况;2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点;5 3 监测目的和依据;4 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5 监测对象及项目;6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7 监测方法和精度;8 监测频率;9 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10 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11 监测信息反馈制度;12 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的配备;13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度。3.1.6 监测点的布设位
23、置和数量应满足反映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状态的要求。3.1.7 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应便于观测,不应影响和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受力和使用。监测点应埋设稳固,标识清晰,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1.8 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信息采集。对穿越既有轨道交通、重要建(构)筑物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周边环境.宜采用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3.1.9 监测信息采集的频率和监测期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监测对象特点、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综合确定,并应满足反映监测对象变化过程的要求。3.1.10 监测信息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发现影响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的
24、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报告。3.1.11 当工程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编制专项监测方案:6 1 穿越或邻近既有轨道交通设施:2 穿越重要的建(构)筑物、高边公路、桥梁、机场跑道等;3 穿越河流、湖泊等地表7(体;4 穿越岩榕、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条件;5 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或有其他特殊要求。3.1.12 突发风险事件时的应急抢险监测应在原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密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或增加监测项目,并宜进行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3.1.13 城市轨道交通应在运营期间对线路中的隧道、高架桥梁和路基结构及重要附属结构等的变形进行监测。3.2 工程影晌分区及监测范围3.2.1 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基
25、坑、隧道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扰动和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划分,可分为主要、次要和可能等三个工程影响分区。3.2.2 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宜按表3.2.2的规定进行划分。表3.2.2基坑工程影晌分区基坑工科影响区范围主要影响区(1)基坑周边O.7H或H tan(45 伊/2)范围内次要影响区(1I)基坑周边O.7H(2.O3.O)H或H tan(45。伊/2)(2.O3.O)H范围内可能影响区(山)主主坑周边(2.O3.0)H范围外注1H 基坑设计深度(m).cp-一一岩土体内摩擦角n;2 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基岩时.H可为覆盖土层和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之和;3 工程影响分区的划分界线取表中0.7H或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 最新 GB 50911 2013 城市轨道 交通 工程 监测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