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pdf
《新《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pdf(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隱P GB/T 50378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 t stan dard for g reen b u ildin g2014-04-15 发布 2015-01-0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 s s e s s m e nt s ta nd a r d f or g r e e n b ui l d i ng GB/T 50378-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
2、行日期:2 0 1 5年1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 t stan dard for g reen b u ildin g G B/T 5 0 3 7 8 -2 0 1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 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X 1168毫 米 1/3 2 印张:4%字数:122千字 2014年 10月第一版 2014年 10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23.00元 统 一 书 号:15112 2394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 有 印 装 质 量
3、问 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www.c ab p.c om.c n 网上书店:http:/www.c hin a-b u ildin g,c om.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40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 批 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 号 为 G B/T 50378-2014,自2015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原 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G B/T 50378-2006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 4 月 1 5 日
4、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 于 印 发 2011年工程 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 标 2011 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 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 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 50378-2006的实施 情况和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 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
5、基本规 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 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 与创新。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 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 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4.调整评价方法。对各类评价指标评分,并在每类评价指 标评分项满足最低得分要求的前提下,以总得分确定绿色建筑等 级。相应地,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6、B/T 50378-2006中的 一般项和优选项合并改为评分项。45.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6.明确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对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赋以 评价分值。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0号;邮政编码:100013)。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 专业委员会中国
7、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设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同济大学 本 标 准 参 加 单 位: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长沙大家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方兴 地 产(中国)有限公司 圣 戈 班(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 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林 海 燕 韩 继 红 程 志 军 曾 捷王有为王清勤鹿 勤林波荣程大章杨建荣于震平蒋 荃陈 立叶 青徐海云宋 凌叶 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吴德绳刘加平杨 榕李 迅窦以德郎四维赵 锂娄 宇汪 维徐永模
8、毛志兵方天培6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33.1 一般规定.33.2评价与等级划分.34 节地与室外环境.54.1 控制项.54.2评分项.55 节能与能源利用.115.1控 制 项.115.2评 分 项.11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66.1控 制 项.166.2评 分 项.16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17.1控 制 项.217.2评 分 项.218室内环境质量.258.1 控制项.258.2评 分 项.259 施工管理.309.1控 制 项.309.2评 分 项.301 0运营管理.3410.1 控制项.34710.2评分项.3411 提高与创新.3811.1 一般规定.38
9、11.2加分项.38本标准用词说明.41引用标准名录.42附:条文 说 明.438Contents1 G e ne r a l Pr ov i s i ons .12 T e r m s .23 B a s i c R e q ui r e m e nts .33.1 Gen eral Requ irem en ts.33.2 A s s e s s m e nt a nd R a ti ng .34 L a nd S a v i ng a nd O utd oor E nv i r onm e nt,.54.1 P rerequ isite Items.54.2 S c orin g Ite
10、m s.55 Energy Savi ng and Energy Uti li zati on.115.1 P rerequ isite Item s.115.2 S c orin g Item s.116 Water Savi ng and Water Resource Uti li zati on.166.1 P rerequ isite Item s.166.2 S c orin g Item s.167 Ma te r i a l S a v i ng a nd Ma te r i a l R e s our c e U ti l i z a ti on.217.1 P rerequ
11、isite Item s.217.2 S c orin g Item s.218 Indoor Envi ronment Quali ty.258.1 P rerequ isite Item s.258.2 S c orin g Item s.259 Constructi on Management.309.1 P rerequ isite Item s.309.2 S c orin g Item s.3010 Operati on Management.3410.1 P rerequ isite Item s.3410.2 S c orin g Item s.3411 Promoti on
12、and Innovati on.3811.1 Gen eral Requ irem en ts.3811.2 Bon u s Item s.38Explanati on of Wordi ng i n Thi s Standard.41L i st of Quoted Standards.42Addi ti on:Explanati on of Provi si ons.4310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 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 域的气候、
13、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 绿色建筑 green b ui ldi 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 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 热岛强度 heat i sland i ntensi 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 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annual run
14、off volume capture rati o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人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0.4可再生能源 renewab 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 能源的统称。2.0.5 再生水 reclai 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 饮用水。2.0.6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 ti 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7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 le materi a
15、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 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2.0.8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 le materi 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3基 本 规 定3.1 一 般 规 定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 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 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 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 确定建筑规
16、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 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 告和相关文件。3.1.4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 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 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3.2 评价与等级划分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 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 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 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3.2.2 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 类指标进行评 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
17、价应包括7 类指标。3.2.3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 评定结果为分值。3.2.4 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3.2.5评价指标体系1 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7 类指标各 自的评分项得分Q!、q 2,q 3.q“a、Q 6、。按参评建筑该类 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 以 100分计算。3.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3.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 体 系 7 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训切7按 表3.2.7 取值。E Q=w Qi+w2Q2+W3Q3 十 W4Q4+w5Q5+t
18、x;6Q e W7Q 7 +Q s(3.2.7)表3.2.7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节地与 室外环境节能与 能源利用W 2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W 3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X V 室内环境质量W S施工管理运营管理U U 7设计评价居住建筑0.2 10.240.200.170.18公共建筑0.160.280.180.190.19运行评价居住建筑0.170.190.160.140.140.100.10公共建筑0.130.230.140.150.150.100.10注:1表 中“一”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 筑和公
19、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3.2.8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 星级 3 个等级。3 个 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 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 0 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 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 星级。3.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 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4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 制 项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 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
20、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 日照标准。4.2 评 分 项工 土 地 利 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表4.2.1-1的规则评分;对公共建 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4.2.1-2的规则评分。表4.2.1-1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 (m 2)得分3 层及以下4 6层7 12层13 18层19层及以上35A 4123A 2622A 2420A 2211A 1315A 35A 23A 22A 20A 111
21、9表4.2.1-2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容积率尺得 分0.5 尺 0.850.8i?l.5101.5R 3.519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 分,并按下 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住区绿地 率:新 区 建 设 达 到 30%,旧区改建达到 2 5%,得 2 分;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 表 4.2.2-1 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 分。表4.2.2-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得 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0m 2 Ag l.3m 20.7m 2Ag 0.9m 231.3m 2 Ag l.5m 20.-9m 2 Ag l.0m
22、 25A g l.5m 2A g l.O m 27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地率:按表4.2.2-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 分;表4.2.2-2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绿地率R g得 分30%i?g 3 5%235%i?g 4 0%5R g A O%7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 2 分。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 价 总 分 值 为 6 分,按表4.2.3 的规则评分。表4.2.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建筑类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得分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 面积的比率5%R r 1 5%21 5%R r 2 5%6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i?p l 地
23、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 面积的比率i?p2i?pi 0.53i?pl 0.7 且 i?p2 7 0%6n 室 外 环 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 2 分;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夜 景照明设计规范J G J/T 163的规定,得 2 分。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 B 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分值为4 分。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 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
24、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 累计: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 数小于2,得 2 分;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 差不大于5Pa,得 1 分;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 2 分;2)5 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 1 分。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4 分,并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 面积达到10%,得 1 分;达 到 20%,得 2 分;2超过7 0%的道路路面、
25、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 小 于 0.4,得 2 分。D I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人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 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 3 分;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 范围内设有2 条及以上线路 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 3 分;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 3 分。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 分。4.2.1 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6 分,并按下列规则 分别评分并累计:1自行车停车设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能保温规范大全 新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50378-20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 节能 保温 规范 大全 GBT50378 2023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