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优秀PPT.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一、文献版本一、文献版本(一)、(一)、“版本版本”的源流及其定的源流及其定义 1.“1.“版版”或或“板板”,本指木板(片),又称,本指木板(片),又称“方方”,同单简相比,方版容纳的字数更多。如,同单简相比,方版容纳的字数更多。如礼记礼记聘礼聘礼说: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名书于方。”雕版印书法通行以后,雕版印书法通行以后,“版、板版、板”的含的含义渐渐演化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义渐渐演化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2.“2.“本本”(、),原义指树根。),原义指树根。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木下曰本,从木,
2、一在其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下。”因卷轴装的书籍轴头在外,书轴又称因卷轴装的书籍轴头在外,书轴又称“书根书根”。随后,印刷术的发达,随后,印刷术的发达,“本本”的含义渐的含义渐渐等同于渐等同于“版版”。3.“3.“版(板)本版(板)本”,北宋以来便被专指,北宋以来便被专指雕版所印之书。广义的版本指同一部书在编雕版所印之书。广义的版本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二)版本类型简介(二)版本类型简介按流通状况区分按流通状况区分 通行本通行本俗本,流布较广,简洁得到的本子。俗本,流布
3、较广,简洁得到的本子。残残本本不不完完整整的的书书。火火灾灾后后幸幸存存的的残残本本称称焦焦尾本。尾本。善本善本学术参考价值较高的本子。学术参考价值较高的本子。珍珍本本具具有有历历史史文文物物性性、学学术术资资料料性性、艺艺术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书。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书。孤本孤本世间仅存的书。世间仅存的书。张之洞认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阙之本也。”他提出具体“善本”的三个条件:一、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旧本(旧刻、旧抄)。2.“2.“善本善本”的含义的含义 程程千千帆帆:从从读读书书治治学学的的角角度度看看,善
4、善本本就就是是接接近原稿的书近原稿的书。善本述要善本述要1.善本的产生及其缘由 张之洞在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书目答问略例略例中说: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盖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篇而卷,而册,而手抄,而刻版,而活字,其经过不知其若干岁,缮(shn抄写)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有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书目学发微版本序跋)余嘉锡余嘉锡xx先生对版本的差异及其缘由分析得极为透彻:先生对版本的差异
5、及其缘由分析得极为透彻:这些差别确定读者从书中获得学问是否正确,所以这些差别确定读者从书中获得学问是否正确,所以古人就提出古籍善本的概念。古人就提出古籍善本的概念。宋刻宋刻金石金石录善本善本 :/opacvod.ahlib /IlaswebInfo_DB5.html :/opacvod.ahlib /IlaswebInfo_DB5.html二、校勘二、校勘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一、校勘的定义、范围、萌芽与形成一、校勘的定义、范围、萌芽与形成 (一)(一)“校勘校勘”定定义(二)校勘的范(二)校勘的范围 (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时间)二、文献讹误的类型二、文献讹误的类型 (一
6、)(一)讹,文字,文字错误(二)脱,脱文(二)脱,脱文(夺文),漏掉文字(三)衍,多余的字文),漏掉文字(三)衍,多余的字(四)倒:文字(四)倒:文字颠倒(五)倒(五)错乱:文字乱了次序乱:文字乱了次序三、校勘的方法三、校勘的方法(陈垣陈垣“校勘四法校勘四法”)对校法:以同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之祖本或别本相校本相校 本校法:以同本校法:以同书前后相校前后相校 他校法:以他他校法:以他书校本校本书 理校法理校法:定其是非:定其是非四、校勘四、校勘记的写法的写法(一)(一)“校勘校勘”释义释义说文说文:“校(校(),木囚也。),木囚也。”指古代拘束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犯人的刑具木枷。一、校勘
7、的释义、范围、萌芽与形成一、校勘的释义、范围、萌芽与形成 木枷的两片需比在一起才便于上木枷的两片需比在一起才便于上锁,因,因此此 “校校”有有“比勘、核比勘、核对”的意思。的意思。国国语鲁语下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十二篇,以那那为首。首。”这里的里的“校校”,就是,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勘勘”亦作亦作“刊刊”。玉篇:。玉篇:“刊,削也、定刊,削也、定也、除也。也、除也。”古人先写在竹古人先写在竹简简上,上,发觉错误时刚发觉错误时刚好削除好削除改正,因此,改正,因此,“勘勘”有改正文字之有改正文字之义义。汉汉 应应劭劭风风俗通俗通义义古制:
8、古制:“刘向刘向为为孝成皇孝成皇帝典校帝典校书书籍二十余年,皆先籍二十余年,皆先书书竹,竹,为为易刊定。可易刊定。可缮缮写者写者,以上素也。,以上素也。”“校校”与与“勘勘”合用,作合用,作“勘校勘校”或或“校勘校勘”。魏书魏书崔光传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xi等勘等勘校校(拾遗补缺)(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1、文字文字正正误、衍脱、倒置、衍脱、倒置、错简,以示版本之真;,以示版本之真;2、与内容有关的史实是否真实,史实之真。、与内容有关的史实是否真实,史
9、实之真。汉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官公卿表上元狩元狩shu三年三年“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栏:栏:“三月壬三月壬rn辰,廷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史记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作“元狩二年元狩二年”。汉纪汉纪载:载:“二年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可见,汉书汉书将将“元狩二年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史事错乱为“三年三年”。(二)校勘的范围(二)校勘的范围校勘学在周秦已萌芽,校勘学在周秦已萌芽,吕氏春秋氏春秋慎行慎行论察察传:子夏之晋,子夏之晋,过卫,有,有读
10、史史记者,曰:者,曰:“晋晋师三豕涉河。三豕涉河。”子夏曰: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非也,是己亥也,夫己己与与三三相近,相近,豕豕与与亥亥相像。至于晋而相像。至于晋而问之,之,则曰:曰:晋晋师己亥涉河也己亥涉河也。”(三)校勘学的(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萌芽与形成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行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特讹谬愈甚,驯致不行读,而其书
11、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特地学。地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文献材料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是极是极其普遍的其普遍的现象。象。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抱朴子内篇内篇卷十九卷十九遐览遐览)因此,古人将文字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的现象成象成为“鲁鱼亥豕亥豕”。二、二、文献讹误的类型文献讹误的类型(一)讹,文字错误。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詟zh愿见太后”史记赵世家作“触龙言”。清王念孙认为战国策乃
12、将“龙言”误合为一字。二十世纪七十年头长沙马王堆出土战国纵横家书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足证史记不误及王说的正确。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指卖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指卖出去送给大蛇吃)欲行,父母不听。寄曰:出去送给大蛇吃)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既不能供给,徒费衣食,生无所好处,不如早死。买寄之身,女,既不能供给,徒费衣食,生无所好处,不如早死。买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晋干宝搜神记晋干宝搜神记李寄李寄(二)脱,(二)脱,脱文(夺文),漏掉文字。古代简书因编绳脱文
13、(夺文),漏掉文字。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后世因也称脱文为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后世因也称脱文为“脱脱简简”。“无相无相”注释者多释为注释者多释为“没福气、没有生男没福气、没有生男相相”。检检太平广记太平广记(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1232123页),引页),引作作“父母无相留父母无相留”。(三)衍,(三)衍,多余的字。多余的字。亦称衍文,指古籍因亦称衍文,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抄、刻印等误加的加的文字。文字。墨子墨子备城门备城门:“令吏民皆令吏民皆智知智知之之”,当,当作作“令吏民皆令吏民皆智智之。之。”墨子墨子书中,书中,“知知”字多字多写作写作“智智”。有人便在
14、。有人便在“智智”字旁,记一字旁,记一“知知”字,字,而传抄翻刻者误将而传抄翻刻者误将“知知”字移入正文,造成衍文。字移入正文,造成衍文。古古时钩改改文文字字称称“乙乙”,所所以以倒倒文文又又称称“乙乙文文”或或“倒倒乙乙”。倒文被。倒文被订正称正称为乙正或乙乙正或乙转。现代出版编辑符号仍有相关符号叫现代出版编辑符号仍有相关符号叫“对调对调”(四)倒:(四)倒:文字颠倒。文字颠倒。字倒:字倒:淮南子淮南子人间训人间训:“家富良马家富良马”。王念孙指出:王念孙指出:“良马良马”为为“马良马良”,与,与“家富家富”成对文。成对文。句倒:句倒:老子老子第十四章: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迎之不见其首
15、,随之不见其后。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周祖谟古籍校勘述例古籍校勘述例536536页指出:页指出:“汉代帛书汉代帛书老子老子乙本作:乙本作:随之而不见随之而不见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五)错乱:(五)错乱:文字乱了次序。文字乱了次序。古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乱谓 错简错简。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序错乱.据据据据“四八四八四八四八”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则则则则“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当属当
16、属当属当属“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前言女子前言女子前言女子前言女子“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此其二。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形体皆极形体皆极形体皆极形体皆极”,而八八唯,而八八唯,而八八唯,而八八唯“齿发去齿发去齿发去齿发去”,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故丹波元坚在故丹波
17、元坚在故丹波元坚在故丹波元坚在素问绍识素问绍识素问绍识素问绍识“七八七八七八七八”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推上下文推上下文推上下文推上下文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下,恐下,恐下,恐下,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gu竭,精少,肾脏衰,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素问上古天
18、真论上古天真论天癸天癸gu:促促进与与维持男女性机能的物持男女性机能的物质。扦格:格:扦格格(qin),有冲突,或抵触之意。,有冲突,或抵触之意。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gu竭,精少,肾脏衰,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天癸gu竭,精少,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则齿发去。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三、校勘的方法三、校勘的方法 清末叶德辉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藏书十约第七第七校勘校勘,曾,曾提出校勘之
19、法有二:曰死校,曰活校。提出校勘之法有二:曰死校,曰活校。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乙如其其书;一点一画,照;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而不改;虽有有误字,必存原字,必存原文。文。顾千里广圻千里广圻q,黄,黄尧yo圃丕烈所刻之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是也。顾千里广圻:顾千里(17661835)名广圻,以字行,人称“万卷书生”,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黄丕黄丕黄丕pppp烈(烈(烈(烈(17631825176318251763182517631825),清著名藏书家、书目学),清著名藏书家、书目学),清著名藏书家、书目学),清著名藏书家、书目学家、
20、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活校者,以群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所引,改其误字,字,补其其阙文;又或文;又或错举他刻,他刻,择善而从,善而从,别为丛书,板板归一式。一式。卢抱抱经文弨,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是也。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书目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校勘大师:卢文弨(cho)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出。卢文弨即文弨即为清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清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浙
21、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隆十七年(1752)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校勘学,所校校勘工作,最精于校勘学,所校书自自经传子史,子史,下逮下逮说部部诗文,无不丹黄文,无不丹黄1。所校勘、注。所校勘、注释诸子子经书,汇刻刻为抱抱经堂堂汇刻刻书、群、群书拾拾补,皆称善本。,皆称善本。1 1 1 1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
22、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校勘大师:陈垣 近人对校勘享有建树的应首推陈垣。他出于讲授校勘学的须要,从元典章校补(10卷)所录的1.2 万条谬误中择出特别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1931年他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问世,初步建立了校勘学的理论体系。校勘学释例校勘学释例 释例全面总结了校勘一种古籍的理论、方法、原则和通例,初步建立了校勘学体系。该书1931年由北京高校国学探讨所印行,1959年中华书局重印。陈垣(陈垣(1880.19711880.1971),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化家。宗教史学家、教化家。以同书之祖本1或别本相校 以同书前
23、后相校 以他书校本书 定其是非 陈垣陈垣“校勘四法校勘四法”对校法对校法本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理校法 1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原来面貌,因此为人们所重视。陈垣:陈垣:“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是非”。(一)对校法(一)对校法 也称为也称为 版本校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在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
24、版本作为底本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进行校勘的方法。其其优点是点是“最最简便,最便,最稳当当”、“不参己不参己见”,免去妄改之弊。,免去妄改之弊。短短处是是“不校是非不校是非”,“不不负责任任”。如如旧唐旧唐书李白李白传明嘉靖明嘉靖闻人人诠刻本:刻本: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yn隐于剡隐于剡shn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肆。张元元济用南宋用南宋绍兴两浙两浙东路茶路茶盐司刻本校司刻本校闻人人诠本:本: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召筠
25、赴京师,筠荐之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地者,远近、险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广狭、死生也。”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对校,发觉在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对校,发觉在“远近远近”前,有前,有“高下高下”二字。各本二字。各本均无。均无。孙子论兵,特殊重视地形,竹简本有孙子论兵,特殊重视地形,竹简本有“高下高下”二字,可以信从,当据补。二字,可以信从,当据补。(二)本校法(二)本校法荀子荀子成相成相篇云:篇云:
26、“上能尊主爱下民上能尊主爱下民”。王念孙云:王念孙云:“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上能尊主对文。对文。不苟不苟,臣道臣道二篇并云: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下则能爱民是其证。是其证。”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1)古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古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运用本校法,必需留意两点:运用本校法,必需留意两点:先秦古籍,有些非一时一人所作,书中文字风格就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不能据以相先秦古籍,有些非一时一人所作,书中文字风格就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不能据以相校。秦以后的总集、类书,汇合多人作品,文词驳杂,就更不宜
27、运用本校法。校。秦以后的总集、类书,汇合多人作品,文词驳杂,就更不宜运用本校法。(2)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因因为一部史一部史书中史料的来源往往不同,而古中史料的来源往往不同,而古人修史又常承用旧文,不事改作,人修史又常承用旧文,不事改作,虽然署上修史然署上修史者的姓名,事者的姓名,事实上并非出于一手。如司上并非出于一手。如司马迁撰迁撰史史记就多用旧文,而班固撰就多用旧文,而班固撰汉书,又多,又多用史用史记旧文。旧文。陈垣先生认为,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校之。有为后
28、人所引用者,可以。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后人之书校之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时之书校之。”(三)他校法(三)他校法 北宋曾纮北宋曾纮hng读陶渊明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读山海经诗有有“形夭無形夭無千歲千歲,猛志固常在,猛志固常在”。干戚舞干戚舞干戚舞干戚舞: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一种。操干戚的武舞。一种。操干戚的武舞。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礼记礼记礼记乐记乐记乐记乐记:“干戚之舞,干戚之
29、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非备乐也。非备乐也。非备乐也。非备乐也。”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崔寔崔寔崔寔崔寔shshshsh传传传传:“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足以解足以解足以解足以解 平城平城平城平城 之围。之围。之围。之围。”周必大考证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戚而舞。”认为认为“形夭無千歲形夭無千歲”应为应为“刑天舞干戚刑天舞干戚”,因字形相近而误。,因字形相近而误。(四)理校法(四)理校法 学学者者当当发发觉觉文文献献中中的的确确存存在在着着错错误误,没没有有足足够够的的旁旁证证资资料料可可供供比比勘勘时时,就就不不得得不不接接
30、受受推推理理的的方方法法来来加加以以改改正正。理理校校法法,主主要要是是从从语语言言、体体例例、史史实实三三个个方方面面着着手手的的。理理校校法法是是“最最高高妙妙”之法,也是之法,也是“最危急最危急”之法。之法。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荀子荀子君道篇君道篇:“古有万国,今有数古有万国,今有数十焉。十焉。”荀子生活于战国后期,由于长期斗争,诸侯兼并,小国多数已被大国吞食,所剩无荀子生活于战国后期,由于长期斗争,诸侯兼并,小国多数已被大国吞食,所剩无几。王念孙用理校法,依据这一史实,并参考荀子几。王念孙用理校法,依据这一史实,并参考荀子富国:富国:“古有万国,
31、今有十数焉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的说法,认为的说法,认为“数十数十”不确,应作不确,应作“十数十数”。“此此法法须须通通识识1 1为为之之,否否则则卤卤莽莽灭灭裂裂2 2,以以不不误误为为误误,而而纠纠纷纷愈愈甚甚矣矣。故故最最高高妙妙者者此此法法,最最危危急急者者亦亦此此法法。”(陈陈垣垣yun yun 元元典典章章校校补补释释例例第四十三)第四十三)理校法利弊兼有:理校法利弊兼有:1 1通识:学识渊博的人。通识:学识渊博的人。2灭裂:灭裂:谓言行粗疏草率。谓言行粗疏草率。所以梁启超对理校法持有保留的指责所以梁启超对理校法持有保留的指责 “这这种种方方法法好好是是好好极极了了,但但滥滥用用他他,可可以以生生出出武武断断臆臆改改的的绝绝大大毛毛病病,所所以以非非其其人人不不行行轻轻信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四)。(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四)。对校可曰:校可曰:“某字某本作某。某字某本作某。”本校可曰:本校可曰:“据某篇某某,此当作某。据某篇某某,此当作某。”他校可曰:他校可曰:“某字某某字某书作某。作某。”理校可曰:理校可曰:“某字当作某。某字当作某。”“某字疑当作某。某字疑当作某。四、校勘记的写法四、校勘记的写法陈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