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成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docx





《陕西省成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成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L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2 .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3 .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4 .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处方:麦味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太子参15g、麦冬30g、五味子6g、生黄葭15g、炒白术10g、 陈皮6g、当归10g、北沙参15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合30g、 炙甘草6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400ml ,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附表: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常用中成药参考附表:陕西省成人新冠病毒感染
2、者治疗常用中成药参考症状常用药物发热咽痛、伴有 恶寒、流涕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 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 风胶囊(片、颗粒)、柴葛解肌颗粒、荆防败毒颗粒、避瘟解毒颗 粒、民防颗粒、虎白祛风化痰膏、热毒平颗粒、复方银花解毒颗 粒等发热、伴 有明显咽 痛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 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四季抗病毒合剂、清瘟护肺颗粒、益 肺解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银翘解毒颗粒、金叶败毒颗 粒、蓝苓口服液、复方冬兰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桑夏菊颗粒、 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柴苓清宁胶囊、抗病毒口服液
3、(颗 粒)、感冒退热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 粒、芙蓉抗流感胶囊、大卫颗粒、麻杏清瘟颗粒、石草抗感颗 粒、蓝花抗病毒颗粒、蓝翘退热合剂、羚羊角粉、紫雪散、柴胡 滴丸等咽干咽痛不伴发热六神丸、清咽滴丸、喉咽清颗粒、金嗓利咽丸、穿心莲内酯 滴丸等咳嗽咳痰连花清咳片、急支糖浆、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痰咳液、肺力 咳合剂、痰咳净滴丸等干咳无痰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 苏黄止咳胶囊、强力枇杷露、黄参清热解毒膏、虎黄用F毒膏等鼻塞流涕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风寒感冒颗粒等恶心/呕吐蕾香正气胶囊(丸、滴丸、水、口服液)等焦虑抑郁、失眠宣肺达郁颗粒、加味逍遥丸、百
4、乐眠、疏肝解郁胶囊、乌灵胶囊等便干便秘双黄益肺通便膏、麻仁软胶囊等1 .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一般35 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 诊。2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 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件4陕西省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病位在肺 卫,也可累及脾、胃等多个脏器。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于 受到疫毒侵袭,出现肺卫受损,甚则心肝受累。疾病过程中有虚、寒、湿、 热、毒等病机变化。中医药治疗原则为早防、早诊
5、、早治。相关中成药的使用 参见附表。一、药物口服(-)无症状感染者治法:益气解毒。处方:异功散加减。方药:太子参6g、白术6g、茯苓5g、生甘草3g、金银花6g、板蓝根6g、桔梗5g、黄苓5g、陈皮6g、炒麦芽5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次-100ml ,连服3-5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 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二)轻型1 .风热证主症: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咽痛,或偶有咳嗽,咽红肿痛。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处方:银翘散加减。
6、方药:金银花6g、桑叶6g、连翘4g、桔梗6g、牛著子6g、芦根8g、 玄参6g、白芍5g、鸡内金5g、荆芥5g、钩藤6g、甘草3g、生石膏8g (先 煎)、知母5g。加减:发热加柴胡6-10g ,鼻塞加辛夷4-6g ,恶心呕吐加陈皮4-6g、竹茹4-6g ;便干结加炒枳实5-10ge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次-100ml ,连服3-5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 .风寒夹湿,兼有里热证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可伴有恶
7、 心呕吐。舌脉: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治法:发汗解表,散寒除湿,兼清里热。处方:九味羌活汤加减。白芷6g、方药:羌活6g、防风6g、苍术6g、细辛1.5g、川苜6g、 生地6g、黄苓6g、金银花6g、枳实5g、厚朴4g、柴胡6g、葛根5g、甘草3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次-100ml ,连服3-5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齐!J,均分3次口服。(三)普通型1 .痰热蕴肺证主症:发热,咳嗽痰多,色黄,憋闷气促,大便秘结,咽红。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8、治法: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方药:生麻黄3g、苦杏仁3g、生石膏10g (先煎)、清半夏6g、黄苓 9g、陈皮6g、桑白皮9g、蜜紫苑6g、浙贝母5g、芦根10g、全瓜篓6g、 枳实6g、鸡内金6g、生甘草3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次-100ml ,连服3-5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 .寒湿阻肺证主症:发热,或未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鼻塞,清涕,倦息乏力,或 呕恶。舌脉: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治法:解表蠲饮,宣
9、肺止咳。处方:小青龙汤加减。方药:生麻黄3g、桂枝4g、炙甘草3g、干姜4g、细辛1.5g、五味子 5g、法半夏4g、白芍6g、苍术5g、陈皮5g、瓜篓6g、浙贝母5g、款冬花 5g、蜜紫苑5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次-100ml ,连服3-5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四)重型、危重型重型、危重型,参照国家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进行中西医结 合救治。(五)恢复期1 .肺脾气虚证主症:气短,倦息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唐不爽。
10、舌脉: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方药:太子参5g、炒白术3g、茯苓5g、炙甘草3g、法半夏3g、陈皮5g、木香3g (后下)、砂仁3g(后下)、黄茜5g、佩兰3g、鸡内金5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50-100ml , 5-7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 .气阴两虚证主症: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 少痰。舌脉: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处方:沙参麦冬汤
11、合生脉散化裁。方药:北沙参5g、麦冬6g、西洋参5g、五味子5g、生石膏6g (先 煎)、淡竹叶5g、桑叶5g、芦根6g、丹参6g、玄参5g、川贝1g、生甘草 3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 次,共取汁50-100ml ,连服5-7天。用法:3月以上服用,3岁以下每日0.5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1.5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二、外治疗法(-)推拿疗法1 .症见咳嗽予清肺经、揉肺俞、揉膻中、点操列缺。2 .症见发热予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风池、清天河水、清肺经。3 .症见头痛、鼻塞、流涕予开天门、推坎宫、点揉迎香、操太阳、点操
12、风池、掐揉耳后高骨。4 .症见肌肉酸痛、恶风予揉肺俞、清肺经、推膀胱经、点揉风池。注意:相关操作需经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或培训。(二)穴位敷贴用于咳嗽症状者。药物:寒性咳嗽用药(延胡索、炒白芥子、甘遂、细辛)以3 : 1 : 1 : 0.5比例,热性咳嗽用药(延胡索、黄苓、桑白皮、甘遂)以3 : 3 : 3 : 1比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制,放于敷料之上,大约直径2 3cm、做成厚度为0.3cm的敷贴。操作:可贴于患儿双侧肺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等穴位, 定。每次敷贴时间为1 4h ,连用3-5天。注意:穴位贴敷请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三)耳穴疗法用于发热、咳嗽症状者。耳穴取肺、咽喉、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成人 儿童 病毒感染 中医药 预防 方案 第三 治疗 试行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