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编中国古代史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开展先秦、秦汉时期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一一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II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7000-5000年距今约5000年 神话传说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前771年元谋人北京人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江西万年 仙人洞一吊 桶环遗址 (水稻栽培)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三皇五帝禅让制友朝建立I世凌制商朝 西周建立 建立分封制西周灭亡宗法制I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列国纷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I东周建立 商鞅
2、变法秦灭周王室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西汉建立王莽政权建立杰区“用梦”在学建立 屉乂 XL 原始民主传统封建政治制度产生封建国家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编制户籍 改革币制、平抑物价、提花机、尊崇焚书坑儒 儒术、丝绸之路、造纸术、佛教传入 -中华文明的开展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中 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 成,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八方雄起: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前770年前356年前256年前221年前209年前207年前202年公元9
3、年会奉 篇聚220铁农具逐步推男耕女织、货币广、百家争鸣诗经、“楚辞”中华文明的奠基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II1I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华山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线为中轴的南方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 为中心的西南部以环太湖为中心 的东南部一以山东为中心 的东方图例山峦文化遗址斗以关中(陕西)、晋南、像西为中心的中原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空间分布多地并存,以中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凸显中华文明起源由多元走向一体的特征。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角度内容多元 性的 表达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 山文化
4、和良渚文化等从文明起源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从遗址分布看,有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山东 泰安大汶口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等多元 性的 特征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山西、陕西、辽宁、山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 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呈现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之势,但中原地区是中华 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核心结论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是近年来学术界比拟关注的问题。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打破了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开始用考古学的方法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近百年来,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获得较大进展。以上示意图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分布普及全国大江南北,突破了“黄
5、河一元中心论”的说法,印证了 “满天星斗说”的观点。这充分表达出中 国早期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史料实证一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史料一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水井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邦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史料二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共发现139座大浅口文化时期墓葬,根据随 葬品的数量差异,可分为三个等级。在前人的分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 期墓葬的等级分布、墓主性别和墓均随葬品数量进行比照分析可知,梁王城遗 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出现了具有分层社会特征的社会分化现象,但明确的 社会阶级尚未形成;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已经出现。梁王城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相关
6、问题探讨解读(D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水井(定居)、生产工具(开始农耕)、陶器 (早期的手工业)(2)梁王城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随葬品的数量”有差异,出现“等级分 布”。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特征,并 分析成因。提示:特征:处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们开始 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阶级即将形成。成因:生产力(生 产工具)的开展,农耕经济的产生等。史论形成原始农业诞生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历史解释原生性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其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 形成的过程,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可信性我国考古学家取得
7、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 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整体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元文明的融合,各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 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共研主题2“家国同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时空观念一一西周分封分布,核心结论(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姬姓(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唯物史观一一多角度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1)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
8、家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对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2)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3)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 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史料实证一一早期国家政治治理史料一 礼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 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史料二 青铜器克囊Q6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史料三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 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9、。”史料U!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 周之士,不显亦世。”史料五 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 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解读史料一反映的是西周贵族等级森严;史料二为考古开掘,反映了 西周的分封制;史料三中,“从纵剖面看几级的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从 横切面看宗族组织”指的是宗法制,表达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史料四中“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表达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与宗法制有关;史料五中,从夏朝到西周,统治者由 “
10、盟主”变为“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表达了政治统治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探究:(1)史料一、二说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2)史料三、四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3)史料五反映出从夏朝到西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提示:(1)西周地方上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并通过礼制来维持。(2)史料三表达了西周政治家国一体的特征;史料四表达了西周王权与神权 相结合,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特点。(3)史料五反映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宗法伦理化的变化。史论归纳评价早期国家政治治理1 .不断开展:建立了世袭王朝,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基本架构,具备了职 官、军队等国家机器。2 .不完善之处(1)部族组织残留
11、严重,国家内部结构往往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 理形式,比拟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2)职官选拔采取世卿世禄制度,固化了社会等级。(3)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历史解释一一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思想血缘亲族关系尚未被地 域关系取代,最高统治集 团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 较松散;维持着世官世禄 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 贵族世代承袭;国家权力 与家族权力相结合;通过 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国 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工 具仍以木石为主;青铜铸 造处于繁荣时期,实行奴 隶主土地国有制,奴隶在 贵族封地上集体劳作呈现出浓厚的鬼神迷信 与原始宗教色彩;强调敬 天保民(民本思想);
12、形成 礼乐文化 家国情怀一一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LIANSHENME真题研析支真题研析创新模拟强化应用性立足于方法、规律、例(2021 广东选择性考试)今河南平顶山应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民族。命题溯源有章可循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
13、青铜器。这说明西周 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通法悟咤情境创设:以北方地区出土了带有南方风格的青铜器为生活情境,考查西 周时期我国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核心价值:从西周时期南北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交融,认识中华文明多元 一体,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必备知识:商周时期的一些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题干材料的必备知识的外延是北方出土了具有南方风格的西周青铜器。关键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青铜器是周代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表现 形式。由于当时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存在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辐射 的现象,所以说西周时期南
14、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相互交流,D项正确。解题指津:材料表达的是南方文化向北方中原地区传播,而不是北方中原 文化向周边传播,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等级的制度,但材料没有表达这些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表达宗法制度分崩离析,排 除C项。.正确答案D4触类旁通立竿见影创新应用L(2021 湖北选择性考试)“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下列图),也是饮酒 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 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C.等级制度的开展爵B.铸造工艺的完善D.宗法体系的崩溃C “爵”从饮酒器具及象征尊卑关系到用来代表品位序列,且“五等爵
15、(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不断成熟,说明“爵”从饮酒礼器开展成 为身份等级制度,应选C项;冶炼技术的提高与“尊卑关系的象征代表品 位序列”无关,排除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涉及铸造工艺, 排除B项;“五等爵”强调等级,与宗法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2.(2021 福建选择性考试)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屡次言及“夏”“有夏”;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开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D 根据材料“先秦文献屡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 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
16、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应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 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 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但并未强调考古发 掘的重要性,排除C项。3.(2021 辽宁选择性考试)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 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表达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确实立C 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表达了劳动过程中的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 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 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3 版高三 一轮 复习 历史 通史 模式 阶段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