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初四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初四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初四知识点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改变了世界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 叫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产生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2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的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佳皿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 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3 .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
2、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4 .化学及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化学就是在分叁厘壬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及其应用。6.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或解释点燃镁条,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一种白色固体。在有些化学变化中会产 生发光、放热现象。在试管里加少量氢氧 化钠溶液,再加几滴酚酰 试液,观察现象溶液变为红色在有些化学变化中会产 生变色现象。将一颗锌粒放入试管, 加入1ml2ml稀盐酸, 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在有些化学变化中会产 生气体现象。取3ml4ml硫酸铜溶 液
3、试管内,用滴管滴 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在有些化学变化中会产 生沉淀现象。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2) 溶解度曲线NaClkno3(3) 溶解度曲线NaClkno3(4) 溶解度曲线NaCl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例:(2) 回(5)(1) t3时A的溶解度为80s。P点的的含义t2t时,A和C的溶解度相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 加(4)B、A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ic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G 0APCtit2 t3 t(5)(6)从
4、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C会析出晶体的有在比旦 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7)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量霞法2、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X 100%2
5、、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二X 100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 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且产物是固体:选择足量的红磷或铜空气成 分02n2CO2稀有气 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 数21%78%0.03%0.94%0.03%丝b、装置要求:气密
6、性良好 c、如果选用红磷时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装置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如果选用铜丝时现象:铜丝的表面变为黑色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02约占1/5,e、探究: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中燃烧能否用铁、能否用铁、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或铜丝?丕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或铜丝?丕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3.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现象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
7、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在纯氧气中:剧烈燃 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4)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 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一一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 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地运2H2。+ O2 t2KMnO4K2MnO4 + MnO2 + O2 t2KC1O3MnO22KCl+3O2 t(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
8、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双氧水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气密性)一装(先固体后液体)一收一验满一正放在桌面上b、注意点若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入到液面下。导气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 的空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4、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9、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5、常见气体的用途:支持燃烧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如燃料燃烧、气焊)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J剧烈氧化:燃烧I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
10、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都放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量总和。说明:和”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 的“三不变” )O3、化学反应前后r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1)六个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r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2)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11、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3、含义以2H2+O2踵2H2。为例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燃烧与燃料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1)消除可燃物(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
12、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D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 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 NO2 (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 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
13、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CH,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02直蜷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 302AB=2C02+3H20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HQ1,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窜
14、(2)吸热反应:如C+CO2同遑2co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2)需解决问题: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三、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 的钻头等。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 芯、干电池的电极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注: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2、.碳的化学性质:单
15、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常温下的稳定性强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02整。)2不完全燃烧(氧气臂足),生成CO: 2c+O2直跳2co还原性:C+2CuO高温2Cu+C02 t (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型,如用高镒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型,如制02、CO2、Ik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
16、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上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O只能用排水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aCO3+2HCl=CaC12+H2O+CO21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 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 碳气体。(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核: 燃烧石灰石:CaC03fiCa0+C02 t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4、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17、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化学性质:(1)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03 = H2O+ CO21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1 +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曰(4)与灼热的碳反应:C+C02透遢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 剂)5、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f )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
18、冷剂 温室肥料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6、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化学性质:(th、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 1)可燃性:2C0+02点蜷2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地和0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0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0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出、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氏与CO的混合气体 C + H20 st庆+ CO)2)还原性:CO+CuO=Cu+
19、CO2 (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Fe203+3C02Fe+3C0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7、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0+Cu0=Cu+C02CaOICaCOJ只能煨烧(不可加盐酸)CaCO3 SCa0+C021注意:检验 CaO 是否含 CaCCh 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t(av-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酸、碱、盐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
20、合物 如:硫酸(h2so。、盐酸(HCD、 销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 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钱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 阳离子) 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 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
21、量盐酸,助消 化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颜:试 液变色(2)活泼金属+酸一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f盐+水(4)碱+酸f盐+水(5)盐+酸一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C1AgNO3 及 HNO3SO42Ba(NO3)2 及 HNO3HC1 及 BaCl2CO32HC1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 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 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初四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