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每小题3分,共27分)1. (3分)下列各项中,每对加点词语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福分/分内 菲薄/瓦菲 吆喝/说和 采撷/孑然一身 B.登载/记载 涤荡/条件 诧异/叱骂 煞尾/凶神恶煞 C.鄙薄/簿子推掇/贯串转辗/碾米譬如/铜墙铁壁 D.着落/着慌露骨/泄露靛青/沉淀裂谷/揪心裂肺 2 .(3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藉贯和蔼B.谱系梳装C.贵麋汲取D.包涵麦秸A.藉贯和蔼B.谱系梳装C.贵麋汲取D.包涵麦秸气慨一窝蜂 熨贴侦察兵 茶坐甩闲话 界限雄赳赳3 .(3分)对下面句子所使用成语的说法,恰当
2、的一项是()A.三个民兵回到刘家蛟,一说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真是人人拍手称快。(意为“拍着手喊痛快“,由此不难推想出“兴旺”兄弟作恶多端。) B.每到夜间,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锣鼓喧天,热闹得很。可是,现在呢,鸦雀无声, 连个火亮也没有。(形容非常安静,表现了敌人晚上不再骚扰根据地人民的安宁。)C.阿Q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意为“说话放肆,没有礼貌”,表现阿Q在王胡面前的自尊自重。) D.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在总结当时天文学界的状况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宣夜说的处境:“宣 夜之学,绝无师法。”(意为“
3、说话简短,切中要害“,写出蔡邕批驳谬误一马当先。)4 . (3分)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逮奉圣朝(等到)其制稍异于前(制度)生生所资(凭借)此世所以不传也(记录)逮奉圣朝(等到)其制稍异于前(制度)生生所资(凭借)此世所以不传也(记录)因自度此曲(创作)感慨系之矣(关系)其置也若弃(放下) *善万物之得时(美好)A.A.B.C.D.臣少多疾病(形容词作动词)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或棹孤舟(名词作状语).(3分)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名词) *齐彭殛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 24 .
4、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又生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古时候,有一只巨大的海鸟飞落在鲁国养城附近。这只海鸟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 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成了神鸟。鲁国君听说了这只大海鸟,命人捉住,以盛大的礼节在宗庙里设宴招待,置“三牲”延 席,还命宫廷乐师为它演奏九韶乐曲。鲁侯的行为吓坏了这只海鸟,它脸色惊恐,目光呆滞。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滴水。 三天之后,它便在极度的惊吓忧郁中死去了。鲁侯十分沮丧,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何处。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都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5、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 1. K解析A. fOn, fei/fei, he/he, xie/jieoB.zai, di/tiao, cha/chi, sha/sha.C. bo/bu, cuan/chuan, zhuan/nian, pi/bi ozhuo/zhao, lii/lou, dian, lieoK答案H CoK解析A. “藉贯”的“藉”应改为“籍”,“气慨”的“慨”应改为“概二B. “梳装”的“装”应改为“妆”,“熨贴”的“贴”应改为“帖”。C. “贵廉”的“康”应改为“庚”,“茶坐”的“坐”应改为“座,D.正确。K答案U D
6、oK解 析XB,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表现了敌人晚上不再骚扰根据地人民的安宁”错 误,这里是说开会的安静。C.出言无状:说话傲慢无礼。文中“表现阿Q在王胡面前的自尊自重”错误,表现阿Q的傲 慢无礼。D. “写出蔡邕批驳谬误一马当先”错误,这里是切中要害。K答案AoK解析了其制稍异于前”中的“制。应译为“规模。句意为:它的规模稍微不同 于从前。“感慨系之矣”中的“系。应译为“联结”,句意为:感慨随之产生。“此世所以不传也”中的“传”,应译为“流传”,句意为: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 山得名由来的原因。“善万物之得时”中的“善。应译为“欢喜,羡慕”,句意为:(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 滋长的季节
7、。解释正确。K答案1 AoK解析I名词作动词,划船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其他都正确。K答案X CoK解 析XA.介词,因为/介词,依、随着/连词,因而。B.介词,因为/介词,根据/介词,将,把。C.三个“于”都是介词,可译为“在二D.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却/代词,你们的。K答案CoK解 析A.“余方心动欲还”中的“心动”,应译为“心中惊恐”,句意为:我正心惊 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B.“便可白公姥”中的“公姥”,应译为“偏义复词,偏在姥上,公无意,只起到 陪衬作用”,句意为:你这就禀告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C.”亦将有感于斯文”中的“斯文”,应译为“这次集会的
8、诗文”,句意为:后世的读者,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尝从人事”中的“人事”,应译为“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句意为:过去为官做 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D.正确。K答案U DoK解 析X判断句,否定判断句。译文:(这种恩德)不是我以死就能报答的。被动句,“不许”是“不被允许二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报告申诉不 被允许。判断句,无标志判断句。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宾语前置句,“无吾与”应是“不与吾”。译文:只怕年岁不等待我。状语后置句,“连于中闺”应是“于中闺连二译文:内室的西边与中闺相连。状语后置句,“喻之于怀”应是“于怀喻之。译文:不能在心里清楚地说
9、明白。省略句,应是“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译文: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 水。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文:被焦仲卿的母亲遣送回家。宾语前置句,“焉求”应是“求焉”。译文: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宾语前置句,“不我若”应是“不若我”。译文:所以他么不如我。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铿然的发出声响的石头,所在地方都是这种 石头。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应是“不欺余二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K答案AoK解析U A.正确。B.正确。C.正确。D.易卜生是“现代戏剧之父二R答案DoK解 析X 10.A.“当时绝大多数人不再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错,材料一原文说“布鲁诺等 人进一步提出
10、,天上的恒星其实也是类似于太阳的巨大火球,从而将恒星提升到与太阳同等 的地位。尽管如此,当时绝大多数人依然认为太阳具有特殊性,是宇宙的中心”,可见当时 绝大多数人依然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哈勃测量了星系运动速度、星系与地球的距离”错,材料一原文说“哈勃测量了一些星 系与地球的距离,结合此前美国天文学家斯里弗测量出的这些星系的运动速度二由此 可知,星系运动速度不是哈勃测量的。C. “亚马逊纪地层是火星地质年代的几个主要阶段的末期”错,材料二原文说“已有的撞击 坑定年工作显示,祝融号着陆区位于经历了后期重塑事件的年轻亚马逊纪地层,是火星 地质年代几个主要阶段(前诺亚纪、诺亚纪、西方纪和亚马
11、逊纪)的末期”,由此可知,应 是“祝融号着陆区”是火星地质年代的几个主要阶段的末期,而非“亚马逊纪地层”,选 项属于张冠李戴。1LC. “大量”“可利用水”错。材料二原文只说“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在火星着 陆区探测到含水矿物,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这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 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文中并未涉及“大量”,更 未提及“可利用水”,选项属于无中生有。12.“第一个与宇宙中心有关的理论是地心说。地心说认为,我们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 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围绕地球公转,其他星辰点缀在固定的天球上, 也围绕地球运转”“当然
12、,地心说无法解释火星逆行等观测现象。后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 说,解决了这些问题。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由此可知,因为地心说无法解 释火星逆行等观测现象,所以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观测证实,太阳系并不在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在银河系边缘。要 知道,当时以沙普利为代表的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沙普利得到的结 果自然就意味着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而显然太阳系不在宇宙的中心”,由此可知, 沙普利通过观测证实太阳系在银河系边缘,并且哈勃证实了银河系并不是整个宇宙,所以太 阳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个奇点发生了 大爆炸,膨胀至今。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被观测所证实,
13、这就产生了 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宇宙源自奇点的爆炸,那么那个奇点所在的位置岂不是宇宙的中心? K答 案X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奇点自身并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点;更重要的是,奇点爆炸后, 其膨胀的方式并不是某个点不动、其他点远离这个点,而是所有点平等地彼此远离”“因为 宇宙的每个点都在平等地彼此远离,所以宇宙处处是中心”,由此可知,因为宇宙大爆炸理 论被观测证实,奇点爆炸后,宇宙的每个点都在平等地彼此远离,所以宇宙处处是中心。“也正由于处处是中心,因此宇宙不存在真正的中心”,由此可知,因为处处是中心,所以 宇宙可能不存在真正的中心。K答案I. D10 .C.无法解释火星逆行等观测现象;沙普利通过观测证
14、实太阳系在银河系边缘;宇宙 可能不存在真正的中心;宇宙处处是中心。R解 析I 13.B.帅:遵循。句意: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故选Bo14. A. “且,副词,将近。句意:即使是最近的(城市)也距离这里将近有这个距离的一半。 “且”,连词,又。句意:既困苦又疲乏。B. “乃”,于是,连词。句意:于是在官山的北面选地。“乃。于是,连词。句意:(于是)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C.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之。代词,代表官位。句意:可是求官缺少门路。D. “为”,动词,作为。句意: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 业。“为”,介词,
15、为了。句意: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故选Bo.句意:章君就列出了这些条款,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来的官员不能够坚持执行 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条教”即为条款,名词,做“列”的宾语,且“序。应为动词,作序。“序而刻诸石”的 意思是我作序并将其刻在石头上。句意完整,不可断开,故应在“序”前断句。排除AC。“来者不能保其终也”应为“惧”的具体内容,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Bo. A.“自家子弟无处读书而苦恼”说法成为。从文中“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可知,章家 两代人努力建造书院,是因为家乡的子弟无处读书。故选Ao.“月旦”,月初;“集”,召集,聚集;“申饬”,告诫。译文:每月月初、十五
16、日就鸣鼓, 聚集众多贤士,来告诫五伦的教义。“俟。等到;“长、长大;“赴。至IJ; “受业”,接受老师的教育。译文:用来教育陈氏 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从师学习。K答案XB13. BB14. A每月月初、十五日就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告诫五伦的教义。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从师学习。参考译文: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 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 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 章君的祖辈曾
17、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 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章君深深忧虑这件事,和儿子们商议说:“没有田产 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 ”于是节约日常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 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所遗留下的二百三十多亩地为他提 供支助。章君说:“我的事情成功了! ”于是在官山的北面选地,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 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行舍菜礼。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 众多贤士,来告诫五伦的教义。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俳铺筑道路,使 东西畅通。书院四周灌木丛生,
18、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 贫寒,不能缴纳粮食的,则资助他完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田赋的出 入收支,由主管书院的人来掌管。每天的用度都有账本,每月检查盈亏,每年核算两次数字, 有剩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增添置办田产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 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义塾去从师学习。这就是大致 的情况。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用檄文告知郡内免除他法律规 定的徭役,使他们不用再缴付什么。章君就列出了这些条款,依序刻写
19、在石碑上,乂担心后 来的官员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建立的学校规模有大小的差异,但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 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章君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见地,不效仿当时聚集钱财吝惜家产来作为自 家殷实的策略的风气,却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 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假如不是适斋先生的恩泽滋润,哪里又能做 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 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不去做蛀虫,蛀蚀枝节开启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 见高低,或许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
20、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 人受用无穷了。K解 析18.A. “可见词人虽被罢官依然对仕途充满信心”错,从词中“倦游也,便橘云舵 月,浩歌归去”可知,“倦”字写出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橘云舵月”指以云为橘,以月为 舵,写出了词人归去的急切心情;“浩歌归去”指高歌归去。写出了词人因为能回家隐居的 愉悦心情。故选A。19.“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一句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此句的上 一句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是作者叙述自己十 年漂泊在外,为国家出谋划策,在边塞为国家书写文件。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间阔”和 “冷落”了猿鹤鸥鹭,作
21、者本有归隐之心,但因为国效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此处的 “间阔”和“冷落”两词表现出作者的抱歉之意,正是承接上文为国效力而来,所以此句是 上承上文。其次,这一句也引出了下文。下一句“倦游也,便橘云舵月,浩歌归去”则是说作者早已经 对这羁旅漂泊的生活感到万分厌倦了,就让我以云为橘、以月为舵,放声歌唱,隐居而去吧! 这正是作者在表达对“猿鹤”“鸥鹭”的歉意之后,要重拾归隐故里之念,在古诗词中,“猿 鹤” “鸥鹭”都有隐逸之意,往往用作隐逸的象征。作者写久违的“猿鹤”“鸥鹭,正好引 出了自己想要隐逸的想法。K答案. A18 .本句上承“十载征尘”,正因投身仕途,十年征尘,所以久违了 “故山猿鹤”
22、“同盟鸥 鹭”,写出了对其的抱歉之意(或者“对投身仕途的悔意”)。 下启结句“倦游” 一层, “猿鹤”“鸥鹭”都有隐逸之意,正因重拾归隐故里之念,才有了 “倦游”一层的归隐行动。译文:洲中陆地上凉气渐生,水面上绿色的菱角支撑着厚厚的一层白霜,岸边飘摇的黄菊,引 来了绵绵的秋雨。几行大雁从天边匆匆飞过,水面上摇曳着几盏渔灯,蟋蟀在水边不停地哀 鸣,岸上隐现着一间间狭小的房舍,秋叶绛红,昭示着深秋已然来临。世事变化无常,无法 预料,却都在斑白的双鬓上显露出来;梦境渺远,仿佛也在欺侮我这孤独的旅人。我收回远 眺的目光,倚着船舷微微笑着,用手在虚空中写字,却说不出半句话来。懒得再看这秋景。看着镜中的自
23、己,十年羁旅征尘,早已将容颜改变。我也曾在军帐中 为皇上出谋划策,也曾挥毫于边塞,但岁月飘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啊!久别了故 山的猿鹤,冷落了共盟隐居的鸥鹭。我早已经对这羁旅漂泊的生活感到万分厌倦了,就让我 以云为橘、以月为舵,放声歌唱,隐居而去吧! 赏析:这是一篇羁旅词。上片采用触景生情的手法,写舟辑漂泊眼前所见景物,来表现词人迁 谪之恨;下片采用夸张手法,写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进而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这首词 表达了词人对功名未成的愤恨以及远离名利官场而隐居的决心。上片描写的是舟行所见、写眼前景。“凉生遥渚”,说明冷风是从水面上的小洲吹起正 绿美擎霜,黄花招雨水中菱角,岸上的菊花,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山东省 济南市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