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项目推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
《电子信息项目推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项目推进工程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信息项目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推进工程重点发展高导热、电绝缘、低损耗、无铅环保的电子陶瓷元件和 微型化、智能化的电子元器件,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确 保南充三环高性能电子陶瓷粉体生产线、恒耀光电、川晶科技等在建 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南充三环研究院、展源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 目开工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将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构建上 下游供应关系稳定、质量标准统一、多方共赢的供应体系。二、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三五时期,南充抢抓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机遇,将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全市持续引进三环、中科九微、华 讯方舟、驭云航空、新松机器人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
2、项目,产业的规 模结构、创新实力、优质项目、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均实现了大幅优 化提升,完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呈现出高 速发展的向好态势。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 96. 4亿元,居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近8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170余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交结合南充市产业发展现状,以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域链为核 心,全面部署下一代基于智能无损网络数据,面向存储场景的数据中 心高性能网络NVMeoF;大力推动数据存储介质全场景闪存化,积极推 行全IP网络的数据中心建设,在云端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建立安全、 可靠、高效
3、的云边端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建设, 以数据资源物理集中、逻辑集中等多种方式构建数据湖,实现数据中 心网络的统一自动化管理,打造端到端的一体化信息网络;分门别类、 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基础运行、企业产销活动和市民生活服务等各类数 据的感知、采集、传输体系建设;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云 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面广、动态跟踪、信息共享的统一社会 管理平台,逐步形成大数据产生、开发、利用、再沉淀、再利用以及 数据增值的良性循环,提供越级计算、海量存储和人工智能。集聚区 块链开发者和用户资源,推进区块链+在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信 用等重点领域应用,推动骨干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
4、层技术平台和开 源平台,依托骨干企业搭建开放联盟链,支持中小企业上链。6、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省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布局,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国省市级的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 息技术、现代农业、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组建区域经济研 究机构和产业联盟,建设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 药等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5G网络加速推进工程。打造以南充铁塔公司为统筹,各基础电信 运营企业参与的一杆
5、多用5G通信基站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体系,支持 通信基站资源与社会塔(杆)资源的双方开放、融合发展,推进无线 网络升级换代,优先实现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热门景区、 核心商圈等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到2025年底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面覆 盖。5G应用标杆示范工程。加速5G网络商用应用,实施5G+示范工程, 构建无线城市应用体系。在产业骨干企业、西山风景区、闻中古城、 朱德故居、驻地高校、南充机场和高铁站等场所打造一批标杆应用场 景。支持德尔博睿、众马科技、紫牛科技等骨干企业联合下游应用企 业和运营商,以实现规模化应用为目标,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 同和服务化转型等服务模式创新,形成具有示范和
6、推广价值的典型经 验和通用解决方案,打造5G应用标杆示范项目。强化网络应急容灾能 力建设,依托无线城市公众网,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资源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应急容灾技术创新等工作,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 应急容灾能力。六、强化新发展,创新驱动产业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技术攻关共同体,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引导电子元器 件、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突破存储和汽车电子等一批 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先进材料制造模式变革和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高 端化、功能化、绿色化新材料产品开发。鼓励骨干企业整合高校、科 研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核心技术攻关专家咨询 委员会;鼓励企业增加研发
7、投入,开展自主研发创新。2、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高校创新成果发布制度,支 持企业吸纳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重大创新成果在川转移转化和产业 化,加大政学研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建设,完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 易平台建设。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化,积极研发军 民共用特种新材料,促进材料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军民 共用新材料技术双向转移。3、打造创新发展新业态坚持科研引领和创新型企业孵化并行,打造南充高新区产业园、 加快谋划推进南充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创新业态、营造创新生 态。完善产学研用紧
8、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创业苗圃+众创 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创服务体系,建立科教专家 和企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发展。重视车联 网、无人机、机器人的应用创新,推动存储、汽车电子、半导体、高 端装备、基础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特种陶瓷制品、电子工业专用 设备及电子材料、光有源/无源器件、影像学、医学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和创新。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分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链条意识、细化 具体举措,统筹推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联席会议制度、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链长制等制度,加强对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规划
9、指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和 链长制等制度,成立产业发展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产业 联盟等智力机构,研究南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政策 措施。(二)政策保障在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业态模式创新、产业 集聚发展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出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平台、 重大基地等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以奖励、补贴、贴息、金融服务等方 式支持企业取得国际公认的资质及对产品进行检验与检测。建立包含 龙头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链重点培育企 业清单,将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纳入全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范围。 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
10、界的意见和建 议。(三)资金保障完善多层次投资体系,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 投资基金等共同建成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加大对电子信息的相关产业 园建设、产业链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招引 与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等领域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工业发展资金使用绩效,用强有力的政策积极引导电子信息 制造企业、软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关 键技术研发、重大成果转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创新能力建设。第 四章人才保障大力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归雁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 计划,建设融通企业、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服务平 台,构建平台揽
11、才、赴外招才、活动引才、项目聚才的立体引才网络。 打造高层次国际人才的招引窗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与双一流 高校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 产业人才实训基地。资料参考:南充市十四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易额近10亿元;19个电子信息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近 70亿元。2、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南充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初显成效、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 能信息产业园和南充新松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启动建设,蓬安电 子信息产业园区已纳入规划,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初步形成以南充高新区千 亿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营山
12、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等地为 补充的产业布局。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环电子、中科九微、通光光 缆、久盛通讯、和泰光纤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以华 讯方舟、暴风启智、鑫派电子、驭云科技、沃洛佳科技为代表的智能 消费相关设备制造,以德尔博睿、众马软件、鑫盟科技、紫牛科技为 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格局。3、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已出台南充市2020-2022年5G通信基站专项规划南充 市电子信息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19 2025年) 南充市支持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聚集培育办法等系列文件,推动全 市电子信息产业化加快发展。二是全市拥有川东北最大的IDC (互联网 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 项目 推进 工程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