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docx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指导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核心任务为:在理 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 值,思考其现代意义。与同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相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不像“学习之道”那样具体, 也不易直接作为单元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核心任务, 考虑选文的情况,据此设计学习情境。如前所述,本单元包括“诸 子,和,史传,两部分,前者以说理为宗,后者以记事为本,在设 计学习情境时,不妨分而治之,适度具体化,以免过大过空的情 境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笼统与浮泛。教学指导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提示,在怎样的情 境中学
2、习,教参强调要具体化,本单元的五篇文本,不仅时间跨 度大,而且内容的差异性较大,川一个总的情境很难将它们统整 起来,总的情境容易宽泛、虚空,对于经典接触不多的高中来说, 更是难上加难。适合高中生的,那就是将抽象的具体化。本单元 的核心任务就是极其抽象的。要做到化抽象为具体,需要老师非 常熟悉这些诸子著作和史传文,文言上的理解不必说,文学和文 化上的理解也很重要,后两者的理解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广 度(包括思辨),即使有了学习情境,也会造成情境与学生学习 的两张皮。如何实现文学和文化的深度理解?广泛地占用资料。 可以去知网阅读相关主题的论文,这是最快捷的方法(通过相关 度、下载量、引用量识别出
3、重要的论文,还要关注最新发表的论 文)。最笨的办法是读原典(通过他人介绍、豆瓣搜索),也可 以去公开课等视频网站搜索相关课程。注意,我们是作为老师去认识典籍的,教学生的时候,要剪裁,一个标准:深入浅出。这 些需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更需要老师的认知与智慧,不 容易。以第1课为例,其中的三篇文章主要涉及“理想的社会是什么 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这两个问题,因此不妨 围绕着“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来设置学习情境,通过阅读与研讨 来理解古人对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 解具体的观点,也要注意把握观点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的思路;既 要注意理解各篇文章的观点,也要作横向对比
4、,注意不同学派观 点之间的大差异与同一学派观点之间的小区别;既要强调忠实、 扎实地理解文本,也要注意站在当代立场反思古人的思想,并与 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认识水平。【就第1课的三篇文本来说,教参提供了一个“社会理想与生 存姿态”的学习情境,这个学习情境直接指向的是文本内容的学 习(对主题的深度学习),具体的教学过程就是下文所说的理解、 对比和反思。如何理解?需要设置具体问题,比如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是如何主持这场师生对谈的,这场师 生对谈如何得到了深化,这样就可以将文本串起来,将对全文的 理解有机地放到相应的地方,这里面就能将不同弟子的观点澄清 并加以比
5、较。将教学中对文章的内容的先后讲述与文本进行对比, 文本的思路也能得出。如何对比?先将儒家的两篇文本进行对比, 找相同,再找不同点,要思考一些对比角度;再对比儒道两家, 同样要思考一些对比角度。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社会的认 识,再到具体主张,等等都可以作为对比的角度。如何反思?搜 集当今社会哪些现象和言论与两篇文本的内容有关,思考文本对 社会现实的有益启示,还要思考文本的不足之处(无法解决某些 问题或认识缺陷),再思考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社会理想和采取怎 样的生存姿态。】教师也可以从本单元所属任务群的角度,围绕“阅读诸子的多 种方式”来设置学习情境,既关注上文所说的理解、对比和反思, 也可围绕
6、儒道诸子思想的不同特征、论语孟子庄子 的不同说理风格等,展开更具整体性的对比。师生还可以借鉴前 人阅读诸子著作的方法,尝试典籍内部的互相参证,利用前人的 注释作多元化、发散性的思考,或对前人的解读进行辨析。【教参这里提供了第二个学习情境,即“阅读诸子的多种方式”。 更关注文本的写作特点和思想内涵,关注思辨性,与第一个情境 相比,这个学习情境的整合度高,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从某种程 度上说,应该以第一个学习情境为基础。要真正实现对比,文本 之间的对比就是要老师提供对比角度,比如思想的不同特点、不 同的说理风格。还可以借用文本外的资料,这有助于发掘更多的 对比角度,也能深化阅读,同时文本外的资料(前
7、人的解读)也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学习要海绵式学习,还要淘金式学 习,不能一味地接受,思辨更有利于接受。】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现实语境出发,围绕“古典的回声”设置 学习情境,和学生探寻梳理儒、道思想在当代社会思想、语言体 系中的影响,由当代人的认识出发,回溯经典的本意,发掘先秦 诸子思想的深刻性,体会其充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里提供了第三个学习情境,即“古典的回声”,更加注重文 本在当代社会思想、语言体系的影响。比如有哪些熟语(成语、 歇后语等)、哪些处事风格。比较文本与影响的异同,这是理解 文本的有效手段,也是继承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这里就涉 及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
8、用”、“思维提升与发展”、 “文化理解与传承“三个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学思路。】【针对第1课,教参提供的三个学习情境,有目标有方法, 值得学习和实践。】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这两篇史传,教师可以 围绕“历史的,长短,与,表里3设置整体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 立足较长的时段理解“退秦师”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寻找历史的 真相,从楚汉相争全过程的角度思考鸿门宴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思索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动因。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开掘烛之 武精彩辞令背后的精细谋划,思考刘邦、张良应对项羽的策略为 何能获得成功,寻绎历史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这种具有较强思 辨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处着眼、
9、小处入手的读史方法, 初步养成透过现象寻求本质的阅读习惯。【针对两篇史传文,教参提供了“历史的,长短与,表里5这一 学习情境,关注文本的大背景,思考文本事件与历史大背景的关 系,思考历史的偶然或必然,思考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更具体 的思考文本没有明说的细节,比如烛之武的精细谋划,比如刘邦、 张良行为的内在逻辑。这一学习情境是超越文言的,必须在疏通 文言之上进行。】当然,教师也可以将两篇史传文“分而治之”,分别设置情境, 设计学习任务。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在把握历史事件、欣赏 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选取相关资料,或围绕“历史叙事 中的观念”,探究“礼”的观念及其实质,或从烛之武这个人出发, 思
10、考“士人的精神”,感受春秋时期“士”的风范和历史作用。教学 鸿门宴,除了寻找戏剧化的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外,还可以 聚焦“合逻辑地,新,读历史如利用史记的互见法和史记汉书记鸿门宴的异同来反观项羽本纪的记载,对项伯等 基本被定性的人物作新的思考,合理推测史书内容背后的“可能 事实”,质疑史书记载中的一些不合常理甚至矛盾的地方,等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从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出发,感受 阅读史书的深层次乐趣。【也可以“分而治之”,就是分开教学,分别设置情境。烛之 武退秦师的学习情境可以是“历史叙事中的观念”,去探究“礼” 和“士”。鸿门宴的学习情境可以是“合逻辑地,新,读历史”, 丰富材料,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一 单元 教学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