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学习提示旨在通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该任务的设置,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正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 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这一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 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乡土中国)。 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缘于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
2、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 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素养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学术背景。2 .阅读梳理各个单元的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关系,并理清全书的逻辑思路。3 .讨论并总结,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4 .在实践中,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思路及方法,并撰写学习心得。重难点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课堂环节学习活动一走近作家作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产生的年代,是真正读懂作品,走近作品的提前。特 别是对于整本书阅读,阅读的内容含量更大,理解难度增加,同时,著作类的书籍相对晦涩,所以更需要 我们有个宏观的把控。一、走近费孝通费
3、孝通(1910. 11.2-2005. 4. 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 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 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 此时秋菊陷入了难堪的困惑一一她讨要的是个“说法”,没让抓人,政府却怎么把人抓走了?以上材料呈现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乡土社会出现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礼治秩 序无讼等相关章节所阐述的道理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示例:乡土社会法治与人情
4、的冲突,起源于“礼治”秩序。人们依循的不是法律,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 为规范的“礼”,在礼治要求下,人们觉得一切都可以在乡土长老调解下解决,打官司是可耻的,这就是“无讼”。秋菊想讨要“说法”,依然是“礼”的范畴,但当她超出了 “礼”的行为规范,求诸法律,不 但不符合“礼”的要求,而且让乡土 “蒙羞”,所以连丈夫也要来阻止她;甚至当最后法律惩戒到来,连 她自己也感到困惑了,因为她是思维其实并没有超出乡土社会的范式,法律是她不了解的与“礼”相对的 武器,她想用法律来规范“礼”,却没想到法律直接打破了 “礼”。思考4:由第1章乡土本色可知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那为什么现在“北漂”“南漂”这么多?明确
5、乡土本色中论述了乡土社会最大的两个特点:“士气”和“聚居”。土地是不流动的,因此, 靠土地谋生的人也是粘在土地上的,人们聚村而居,“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在这里,人口的流动必然 是不频繁的,“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联系生活,不仅要了解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还要看到现代 社会与其不同之处:现代社会商业发达,土地对人的束缚力变弱,甚至很多农村人也不再以土地为谋生的 主要手段,选择进城打工,人口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思考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 渐淡化了,“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
6、享 出来。明确 看法:城市的繁华对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的确很有吸引力,因为年轻,视野不够开阔,经历也 不够丰富,为了生活、梦想,为了心中那一份向往来到了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机遇。远离 家乡,逼迫自己实践理想的职业规划,激发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远离家乡与“记住乡愁”并不矛盾,关键 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个矛盾,乡土城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建议: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让人们就地城镇化;珍视历史遗存,转向提升品质、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经济,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课后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收获不足年被选为伦
7、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二、了解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 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 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 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 其本色。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 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 浅显易懂。乡土中
8、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第一篇 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 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士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 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 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 一一士气。第二篇 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 (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
9、)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第三篇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 的乡下人作辩护。第四篇 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 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第五篇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一一 私。第六篇 家族,区别了 “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 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第七篇 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
10、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 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第八篇 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 们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第九篇 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 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第十篇 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 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第十一篇 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 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
11、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 一词。第十二篇 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 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第十三篇 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 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第四种权力一一时势权力。第十四篇 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 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三、创作背景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 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
12、章辑录而成。学习活动二阅读方法、任务及计划整本书阅读中乡土中国的阅读内容,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需要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明 确了方法之后,需要明确整本书阅读时候的核心任务,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阅读方法一、思路指导阅读乡土中国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 法。阅读这类著作,除了关注作者运用的材料、提出的概念,以及作出的理论阐释,还要看它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有什么创造,这种创造经历过怎样的探索,具有怎样的价值。具体策略如下:要有阅读的“预期”。阅读学术著作的目的一般比较明确,如阅读乡土中国,可能是为了 了解中 国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也可能是想
13、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还可能是为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找答案等 等。先“粗”后“细”,逐步推进。所谓“粗二一是阅读“序言”和“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 作目的;二是通过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所谓“细”,即注重概念、材料、论证、 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关系。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这些都是 作者从大量的田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用以归纳某些现象,并从理论高度解释这些现象。关注作者研究的思路。乡土中国是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怎样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的现象,形成概念,又怎样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阐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中国 第五 单元 阅读 乡土 中国 教学 设计 语文 必修 上册 同步 备课 系列 统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