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日(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秦武王谓甘茂日:“寡人欲车逼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 日:“请之魏,约伐韩J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日“子归告王日:“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 尽以为子功J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日:“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 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 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 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日:此非臣之 功,主君之力也今
2、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 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 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日:曾 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日: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 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 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 杼也J王日:“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J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 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日:“息壤在彼J王日:“有之J因悉起兵,复使甘茂 攻之
3、。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向寿对日:“公不论兵,必大困。” 甘茂日:“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 疾挫我于内,而公仲侈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 因以宜阳之郭为墓J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B.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C.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
4、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D.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问其故”与“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 “故”字含义相同。B. “则慈母不能信也”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一章)两 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C.“疑臣者不适三人”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 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D. “息壤在彼”与“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彼” 字含义相同。1
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武王想使车直通三川,觊觎周王室,甘茂提出联魏攻韩的计策,秦武王 派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B.张仪帮助秦国攻取巴、蜀、上庸等地之后,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 做得更多,反而称颂先王的贤明。C.甘茂想通过“曾参杀人”的事例,向武王说明“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 道理,为下文实现君主定盟奠定基础。D.甘茂认为,现在攻不下宜阳,公孙衍和樗里疾在国内挫败他,公仲侈在国 外逼迫他,这时就是他的殒命之日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4分)译文:(2)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策-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 文言文 阅读 战国策 秦策 秦武王谓甘茂曰 答案 解析 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