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1-3题每 句1分,4(1)题1分,(2) (3) (4) (5)每小题2分。每个错别字扣0. 5分 1.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兼葭萋萋,。(兼葭)2 .水至柔至刚,不管水呈现怎样的形态,都会触动人的各种情思。柳宗元 的小石潭之水,游鱼清晰可见,似在空中游动:“,。”(柳宗元小石潭记)而孟浩然所见洞庭湖之水波涛 汹涌,气势浩大:“,(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假期,小平的表弟小江从外地来吉林游玩,他们在环古城
2、步道上散 步。小江:四月的吉林可真美,暖风和xi ,气爽风柔。小平:嗯,春色旎生,草长ying飞,繁花似锦。看,这 是古城墙遗址。小江:咦,这儿是“攀跃”,昨天我在车站看到的是“翻越”。到底 哪个“yu6”字正确?小平:两处标语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跨过阻拦物的,我们用“跃”和“越”组词不就能区别了?小江:()我知道了,应该把改为 o小平:瞧,前面全是樱花,走在这条路上,真有点儿像陶渊明漫步 桃花林,欣赏到了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胜境。小江:是啊!看,护城河的春水,像不像孟浩然望洞庭湖时,“八 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水天合一的奇妙景象?小平:在水边一站,让我想到去年秋天来游玩时,兼葭
3、中“兼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优美意境。还有这小水潭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真正地解脱。阅读感悟(一)综合性学习(10分)20.小文的班级正在开展“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任 务。(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文组准备的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 诗,请你为诗集命名。(2分)诗集名:春夜洛城闻笛一李白天净沙秋思一马致远江雪一柳宗元约客一赵师秀(2)小文组准备把以上几首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假如你是小文,你会 怎样排列?并说明理由。(3分)我会按照(只填写序号)的顺序排列,因为(3)在“声情并茂诵古诗”活动中,为了烘托气氛,小文组想齐诵一句 口号。请你从下列词语
4、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帮小文组造势。(2分)传承培养精神诗词历史彰显触摸华彩尘埃美德(4)下面是小文组对上述诗歌的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春夜洛城闻笛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 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 具体时间。B. “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意境凄苦苍凉, 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了一层荒凉感。(天净沙秋思)C.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个“寒” 字,既点明了气候,又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渔翁的精神世界。D.约客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梅雨季节,阴雨 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
5、新恬静。(二)写作(50分)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开在心中的花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以意外的收获为题,写一篇 作文。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探险家为了彰显勇气 攀上了悬崖峭壁,却意外地收获了险峰的无限风光;桃花源记中的 武陵人迷失了路途,却意外地发现了 “桃花源”;还有人在生活中遭遇 重大挫折,却意外地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与新的机遇你一定也有过 “意外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阡陌交通(1分)2.白露未晞(1
6、分)3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分)4 .煦 莺(每空0. 5分,共1分)(2)跃 越 与予(每空0. 5分,共2分)(3)C (2分)提示: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先弄清楚几个词语的意思。(A.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B.豁然开朗:形容由狭 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C.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D.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 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然后分析语境,文中想要表达 的意思是:在小江感到困惑时,小平给了他一个建议,令小江一下子 就明白过来了。故选C。(4)的温柔(2分)(5)B (2分)提示:
7、B项和处的叹号都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A项用于感叹句末尾,C项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D项用于拟声 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5 .虞初新志 魏学海(每空1分,共2分)6. C (2分).蓬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2分)提示: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该句的意思是“在船窗短舷之间,有一个 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蓬窗短舷间”表方位处 所,其后断开;“有客凭几假寐”是客人的状态,在“寐”后需要停顿。7 . B (2分)提示: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回答这类题,首先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与题干问题
8、相关的信息,然后 按照题干要求写出切题的答案。提取信息时,抓住关键语句是很重要的, 另外还要注意对关键信息做整体的分析。B. “依次写了船头、船舱、船 尾和船顶”的分析错误,结合文本可知作者的介绍顺序是船舱、船头、 船尾和船顶。故选B。8 . (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 情姿态。(2分)(2)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2分)9 .两文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两文都有观 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象。(3分)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结合重点语句分析文章写作方法的能力。无论是魏 学部的核舟记
9、还是宋起凤的核工记,都以小见大,彰显了中国 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从描摹的语言来看,都非常精微细致,如【甲1 文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左右各四,共八扇”,【乙】文中“全核 向背皆山距滩半黍”等语句,都说明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在观 察中还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同时,两篇文章在观察顺序方面都采用 了空间顺序,【甲】文主体部分依次写了 “舱”“船头” “舟尾”“船背”, 【乙】文依次写了 “全核”“核侧” “舟尾”“山顶”“下”,都是先整体 再局部地介绍该工艺品,介绍起来显得有条不紊。【乙文参考译文】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坠子,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 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都是山。山坳中
10、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 出来。城墙顶上有座楼,楼门大敞着。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 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船窗短舷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 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拥着炉子在吹火,大 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停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山 上有一座钟楼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 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山下面 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 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二)现代文阅读(25分).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并
11、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4分)提示: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人物:作者。地点:河西 走廊戈壁滩。事件:结合第段”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第段“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第段 “在这空旷里,还曾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第段“自然, 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还鄙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 等,可概括为“欣赏月亮,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 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二可据此作答。1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2分), 体现了月亮的圆润柔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1分)。 提示:本题考
12、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由“灿然一笑”等词语可以看 出,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当作人来写,使月亮的形象 更加生动,体现了月亮的圆润柔美,也便于表达作者的感情。12 .示例一:赞同。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 月亮的皎洁明亮做铺垫。(4分)示例二:不赞同。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 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4分)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设置的 分析。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从 时间顺序来看,第段写日落之后戈壁滩的黑暗,然后月亮升了起来, 第段写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因此应是第段在前,第段在后。而 从写作手法来看,先写月亮
13、升起,再写月亮升起之前的黑暗,前后对 比,更能凸显月亮升起后的巨大变化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两种说 法均有道理。13 .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 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4分)提示:本题考查 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第段“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 地演出”,第段”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第段“在这 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第段”在这空旷里,还曾经过 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第段“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 惶的羸马还那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等内容可知,在河西走廊 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包含了中华民族无数英雄的
14、热血、奋斗 和希望。结合第段中的“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都在这里频繁 地发生和发展”可知,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古往今来的无数优秀的华夏 儿女在此艰辛地跋涉过,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坚韧与执着在此演绎得如 此深刻,这条重要的东西交流通道造就了无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综 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4 . C (3分)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段的“正合式 一线直下,从琴首到琴腰没有任何变化,造型朴素大方,颇受琴人喜爱” 可知,C项中的“从琴首到琴腰均呈波浪曲线形”的说法错误。故选C。15 . “一般”指通常情况下(1分)。这里是说古琴的有效弦长通常情况下 要超过110厘米,但也不排除有特殊情
15、况(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提示: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古琴的有效弦长一般超过110厘 米”,“一般”指通常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一般”在本句中指的 是古琴的有效弦长大部分都能超过110厘米,但还有特殊的情况一一 不超过110厘米。“一般”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 性。16 .运用了举例子、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举了伯牙子期、陶潜弹琴的 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文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增强了文 章的说服力(1分);引用“高山流水遇知音”“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1分)提示: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 断及其作用分
16、析。第段列举了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和陶潜 抱着无弦琴弹奏的事例,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文 人的深度参与提升了古琴艺术的境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与琴有关的 诗篇和优美传说”,更进一步说明了古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引用“高 山流水遇知音”“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 (三)名著阅读(5分).示例: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 家庭琐事、人生选择、艺术修养、教子之道、爱情婚姻等内容中选择一 个进行阅读。(1分)同时,傅雷家书也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 名著,饱含着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深切关怀和人生指导,非常 适合采用圈点批注
17、和摘记的方法阅读。(1分)17 .示例:这句话饱含哲理,形象地告诉人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 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3分)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 (1)示例一: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示例二:古诗中的闲情别绪(2分) (2)示例: 这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排序的。(3分) (3)示例:触摸历史尘埃,彰显诗词华彩。(2分)(4)C (3分)提示:江雪是一首五言绝句,不是五言律诗。故选C。 (二)写作(50分).作文(1)【思路提示】这是命题作文,是比喻象征类作文。文题“开在 心中的花”是一个意象,
18、但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意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 于明确“花”的含义。“花”象征着真善美的东西,可用平实、简洁的 语言写出“花”的含义。要化笼统为具体,化大为小。“花”可以设定 为一个特定的事物,可以是道德(孝顺、诚信),可以是品质(善良、 宽容),可以是性格(坚强、勇敢),可以是心态(淡定、乐 观),可以是情感(亲情、友情);花”的数量任意:可以让一 个生命里只开一种花,亦可写一个生命里盛开多种花(缤纷多彩),或多 个生命里各自盛开的花。“开花”即为该事物最终实现的最好的一种结 果,“开在心中”中的“心中”应该理解为“花开之时对自己的影响”。 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等。写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
19、人等。【例文】开在心中的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_题记于我而言,开在心中的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世界。菊之悠然巍峨的南山下,清澈的溪水边,几间茅屋安静地立在小院里,院子中间有 五棵大柳树,这就是他的家。他本立于庙堂之上,却看穿了政治的黑暗,毅然辞官,远离了那黑暗官场, 来到了青山绿水间。他本是书生一名,却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荒凉景象也没有 令他放弃。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路两旁草木狭长叶子上的露珠打 湿了他的衣服,他也只想着“但使愿无违”。他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偶然抬头,便看见了那苍翠的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真意,他在山水间细细感知。他
20、悠然行走于山石草木之间,他便是开在我心中的一朵悠然的菊。莲之傲然他喝醉了,便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失意了,也说“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人说他是天上仙人下凡,便称他为“谪仙人”;有人说他是诗中仙,便称 他为“诗仙”;他绣口 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一篇诗赋,不知羞煞多少文人墨客;他敢在金殿上让力士脱靴,贵妃磨 墨;他带着满腔抱负而来,又携着无尽失意而去。可他仍站立在那天地间,留下了无数动人诗篇。他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他便是开在我心中的一朵傲然的莲。兰之毅然她是女子,也是词人。她有过“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随意悠闲;有过“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的天真烂漫;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综合素质 评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