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标准(试行)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8年11月依据全域旅游的体制机制(120)、产业地位(105)、要素配套(190)、公共服务(170)、营 销推广(115)、资源与环境保护(100)、市场监管与安全保障(120)、共享共建(80)等软硬件 水平,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分按照附录A进行,总分1000分。7 评定办法评定机构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由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组织评定。7.1 评定流程7. 2.1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由镇(街道)根据区域现状,向区市旅游主管部门递交创建申请, 并上报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书。7. 2, 2区市旅游主管部门进
2、行创建指导并初评后上报青岛市旅游主管部门。由青岛市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对创建镇(街道)评审验收。7.3评定要求由评定机构根据附录A对申报地区进行评定,达到850分以上具有参加评审资格。附录A(规范性附录)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细则表A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细则序号评定项口大分次自评项项分评定得得项计委分分得分员汇汇分会总总汇计总分1体制机制1201.1管理机构501.1.1成立有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旅游协调议事机构,召开过全域旅游示 镇(街道)创建工作会议201. 1.2旅游、公安、工商等工作机构建立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101. 1.3有专人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旅游管理
3、制度101. 1.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统计制度,定期上报和公布统计数据101.2政策支持351.2. 1政府财政资金和旅游经济收入中有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旅游资源的 保护5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有相关扶持政策10有鼓励或帮助农民自主参与旅游开发等政策措施5对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和旅游重点片区的旅游设施、环境建设,给予 相补助5有相应的旅游用地和旅游专项资金政策101.3编制完成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351.3. 1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及要求贯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并得到有效实施10编制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且在有效时间内得以实施,并符合规范要求252产业地位105
4、2. 1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在周边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较高,具有一定的市场辐射力,旅游产业布局合理、结构逐年优化, 观赏游憩价值较高252.2全镇年旅游收入1000万元以上202.3全镇年接待人次30万人次以上202.4全镇旅游从业人数1000人以上202.5区域内有旅游经营户80家以上203要素配套190表A (续)序号评定项目大 项 得 分 汇 总分 项 得 分 汇 总次 分 项 得 分 汇 总自 评 计 分评 定 委 员 会 计 分3. 1旅游产品853. 1. 1区域内旅游业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主题特色,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 力和知名度203. 1.2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已有一
5、定基础,有一定数量的旅游景区和乡村 旅游点153. 1.3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合理,组合良好,区域内旅游产品具有一定差 异性,不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103. 1.4新产品新业态丰富,应充分发挥旅游+功能,打造一批慢生活休闲、 工农业、文化、体育、红色、商贸、研学、中医药养生等旅游示范 基地153. 1.5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季节性组合分布均匀,淡旺季游客接待量差异不 明显103. 1.6推出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域旅游线路153.2住宿设施253.2. 1住宿接待设施有多种类型10数量规模和档次结构合理,满足旅游者需求5设置一定比例的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5主要建筑和配套设施与环境相协调53.3餐饮设施25
6、3.3. 1数量规模和档次结构合理,满足旅游者需求10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能提供地方特色风味的菜肴,品种丰富10主要涉旅场所餐饮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有关法规和标准,就餐环境整 洁、价格合理、管理规范。53.4购物设施303.4. 1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相协调,发展与 市场和乡村集市结合、具有当地特色的游购物场所10购物场所管理制度健全,实施到位,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价格 欺诈,围追兜售和强买强卖现象5有鼓励将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相应措施,发展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商品10应至少有一个旅游购物商场,售卖体现当地物产和文化的农副产 品、民间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等53.5娱乐设
7、施25表A (续)序号评定项目大 项 得 分 汇 总分 项 得 分 汇 总次 分 项 得 分 汇 总自 评 计 分评 定 委 员 会 计 分3.5. 1主要旅游活动区域、镇(街道)政府所在地、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 旅游点,娱乐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具有地方特色、数量和档 次满足旅游者需求5开展常设性、系列化民俗旅游活动10设有特色民俗街区、文化广场、乡村集市和夜市等104公共服务1704. 1旅游交通404. 1. 1交通可进入性好,与主要依托城市之间有公交线路或旅游专线54. 1.2区域内部交通组织合理,实现公路村村通,路况良好,进出通畅54. 1.3设有专门交通场站,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
8、点应设专门交通站点54. 1.4主要旅游活动区、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设立与景观环境相 协调、数量和规模满足需求、标识规范和醒目的旅游停车场104. 1.5区域范围内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合理、规范54. 1.6提供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交通工具的租赁服 务34. 1.7设置供自驾游车辆、房车等使用的水电补给点24. 1.8主干道路与景区连接线的最后一公里道路体系建设24. 1.9绿道慢行系统(绿色步行道、自行车休闲观光道)贯穿主要旅游区 域、乡村和景区34.2公共厕所254. 2. 1建设节水型、节能型、生态型、环保型多种旅游厕所,设计建设和 管理应符合GB/T 18973 20
9、16的要求104. 2.2旅游厕所布局与规模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到位,清洁 卫生,内外美化,标识规范清晰美观54. 2.3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和主要旅游景区的人员密集区域,设置第三 卫生间54. 2.4交通沿线、临街、临景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54.3旅游集散咨询服务304. 3. 1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应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或旅游集散服务点, 旅游点设游客服务中心54. 3.2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服务点位置合理,并形成网络化54. 3.3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具备旅游信息咨询、预订、受理投诉、导游服务、 旅游商品销售、医疗急救等基本功能,旅游集散服务点应具备旅游 信息咨询功能5表A (续
10、)序号评定项目大 项 得 分 汇 总分 项 得 分 汇 总次 分 项 得 分 汇 总自 评 计 分评 定 委 员 会 计 分配有专职服务人员,配套厕位充足的卫生间,考虑特殊人群需求34. 3.5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设置游客休息区域,配备相应的休息设施24. 3.6建立健全导游服务体系,提供完善的导游服务,导游人员队伍稳定, 服务规范104.4智慧旅游354. 4. 1米取微信公众号、手机软件、官方网站或与著名门户网站合作等方 式,提供旅游攻略、订票、订餐、订房等网络咨询和预定服务104. 4.2区域宽带网络、移动通讯、无线WIFI等信息化基础良好,游客可 到达区域无线通讯网络顺畅54. 4.3主要
11、景区、旅游街区、游客服务中心、交通站场均覆盖无线宽带网 络54. 4.4主要景点应设有电子客票系统、实现游客流量监控和发布54. 4.5建有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与咨询平台,具备在线旅游信息查询,旅游 产品和旅游线路推荐和线上咨询投诉功能54. 4.6主要涉旅场所视频监控覆盖34. 4.7建有旅游基础数据采集队伍,专人负责采集与运维工作24.5旅游标识系统104. 5. 1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建设游标识系统(括导游全景图、导 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54. 5.2各类标识短规范标准,设置合理,设计有地方特色,与景观环境相 调,符合GB/T 10001的规定54.6公共休闲空间154.6.
12、1建设主客共享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自然休闲活动空 间,以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54. 6.2建设主题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民俗文化体验等文体活动公共 空间54. 6.3经营性休闲空间应分布合理、氛围浓厚、配套便利,包括传统民俗 休闲、美食/酒吧休闲、主题度假休闲、文化创意休闲等54.7医疗卫生154. 7. 1镇(街道)政府所在地设镇(街道)中心医院,主要旅游景区和乡 村旅游点应设医疗服务点,人员和设施配备合理54. 7.2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以镇(街道)中心医院以上级别的医疗 机构为依,建立紧急救援机制,签订专门运送协议,明示救援电话3表A (续)序号评定项目大 项 得 分
13、 汇 总分 项 得 分 汇 总次 分 项 得 分 汇 总自 评 计 分评 定 委 员 会 计 分镇(街道)政府所在地,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卫生管理制 度健全,且有效实施2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垃圾站(箱、筒)的数量适当、设 施完好、分布合理、标识清楚55营销推广1155. 1有体现本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形象标志、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205.2积极参加各级政府或旅游部门、权威旅游机构组织的旅游推介活 动,或与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05.3定期举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205.4通过传统媒体或采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进行旅游宣 传推广155.5建立自媒体发布平台,拥有旅游官方网
14、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旅游 微博等旅游资讯自媒体发布平台205.6码头、高铁站、汽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有旅游宣传牌155.7有旅游宣传推广专项资金156资源与环境保护1006. 1生态环境保护406. 1. 1成立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责任,制订保护措施156. 1.2村容镇貌整洁,城乡地面保洁到位,干净整洁,垃圾日产日清106. 1.3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地表水、大气、噪声指标符合GB 3838、 GB 3095、GB 3096国家标要求56. 1.4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工业废水实现处理达标后排放, 区域内的湖泊、河流、海岸水面清洁,水质达标,没有污染56. 1
15、.5没破有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违章建设、乱砍树木、破坏草地, 乱挖中药材、捕猎珍稀动物等行为发生56.2旅游文化遗产保护406. 2. 1乡村风貌建设规范有序,建筑形式、材料和色彩有地方特色106. 2.2有明确、完整、有效的文化保护制度和经费106. 2.3有收集和展示民俗文化的展览区域,展品丰富,展示形式多样,能 提供讲解服务106. 2.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对文化传承人实施有效保护,采取一 定的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106.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与控制206. 3. 1测定3A以上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并向游客公布10表A (续)序号评定项目大分次自评项项分评
16、定得得项计委分分得分员汇汇分会总总汇计总分6. 3.2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制定游客容量控制预案107市场监管与安全保障1207. 1旅游安全管理507. 1. 1建立专门的全域旅游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到位107. 1.2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完整,措施得当,保障有力,能及时处 理突发事件和各种灾情事件,无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和邪教、聚众赌 博等非法活动57. 1.3游客较为集中的区域配有必要的保安人员,以保证秩序和游客安全57. 1.4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明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隐 患排查整治台帐57. 1.5山地、水域等危险地段和道路事故多发地段有明显警示标志57. 1.6有防火
17、、消防、救护等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且维护良好57. 1.7有应急救援机构及设施,并定期检查,保运转正常,公布紧急救援 电话号码,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能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57. 1.8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安全育活动和应急演练57. 1.9建立全域旅游安全风险提不制度,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渠道发 布旅游安全提示信息57.2旅游市场秩序457.2. 1建立健全旅游、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物价、文化等多部门联 动的联合执法机制和综合监管机制15成立全域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设立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监督电话号 码,投诉处理及时,做到投诉必复,投诉处理档案记录完整15旅游投诉处理流程规范化,服务标准化10
18、设立旅游工商部门,对全域旅游诚信经营进行监管,杜绝强买强卖、 旅游欺诈情况发生57.3文明旅游257.3. 1通过标识牌、广播、电视、微信、短信等方式,大力宣传文明旅游10建立不文明现象劝导和处罚并举的措施5建立健全旅游从业者文明服务、游客文明旅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不文明游客档案5设立旅游企业诚信榜和曝光台,定期对社会公布58共享共建808. 1全域共建35表A (续)序号评定项目大分次自评项项分评定得得项计委分分得分员汇汇分会总总汇计总分8. 1. 1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域共建机制,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 进全域旅游发展108. 1.2建立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机制10
19、8. 1.3以各种形式,引导当地居民、企事业单位参与全域旅游发展,提供 优质服务108. 1.4有旅游志愿者队伍,常态化服务58.2全域共享208.2. 1制订政府、企业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旅游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如 提供就业岗位、门票收入分配等10游客满意度和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108.3惠民政策258.3. 1全面落实对未成年人、学生、教师、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 群体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10有公共资源型景区免费开放日、开放周或开放月的举措,并实施10主要涉旅场所配备为孕婴、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5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11月29日印发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
2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青岛金石旅游规划景区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德志、胡乐常、闫毅、邢春兵、丁健。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旅游全域化战略,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 建设,为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创建提供技术指导和评价依据,特制定本标准。青岛市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评定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域旅游示范镇(街道)的术语与定文、基本要求、评定标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制镇(街道)依托各种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旅游业,开展全域旅游示范 镇(街道)的建设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市 全域 旅游 示范 街道 评定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