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13分)(2019衡阳)古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J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2、”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J(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忠之属也属引凄异 C.战那么请从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D.故逐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肉食者谋之 .B.可以一成*C.战于长勺*D.登轼而望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以君之力所患有甚于死者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用现代汉语写出.卜面句子的意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3、而衰,三而竭。(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任人唯贤。答案:(1) D(2) B(3)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 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4) C(5)鲁庄公任人唯贤;曹刿的远见卓识。【点评】古今异义:1 .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2 .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3 .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4 .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今义:诚信)5 .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6 .肉食者
4、V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 .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8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9 .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10 .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1 .忠之属也(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 .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13 .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单独掌握和占有)14 .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5 .齐师伐我古义:讨伐今义:砍)16 .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一词多义:1 .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2 .从:听(民弗
5、从)跟随(战那么请从)3 .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 .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5 .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那么请从)6 .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7 .安:养(衣食所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8 .力口: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 (6分)古诗文默写。(1)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两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那么不谋其政”的观点。(曹刿论战)(2)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提出作战要选择时机,谨防敌人埋伏,还以“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两
6、句说明确定追击敌人的原因。(曹刿论战)(3)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悬赏求谏,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 同情况给予奖赏,其中有关当面进谏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 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到齐王接受邹忌进谏,悬赏征求意见,以“群臣 进谏, 门庭假设市”两句写出命令刚下发时大臣们踊跃提出各种意见和规劝的盛况。(邹忌讽齐王纳谏)(5)十五参军行中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兔从狗窦入,雉 从梁上飞十五参军行(6)十五参军行中抓住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将其悲哀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出门东向
7、望,泪落沾我衣十五参军行【考点】直接型默写.【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 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 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注意“鄙”的书写)(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注意“辙”的书写)(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5)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注意“窦”的书写)(6)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8、。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3分)(2017惠民县模拟)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开展。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 吨,下降了三倍。【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此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9、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 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正确;B.缺少宾语,应在“社会开展”后加上“的需要”;C. “学生非常受欢迎”一句表意不明白,应改为“这些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D.项“下降了三倍”表达不准确,可以改为“减少了三十吨”。应选:A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 要注意病句的发生。4 .(3分)(2017莒南县模拟)以下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20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沂南县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 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
10、着墙壁,话也不说,只身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做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D.近两年,我省经济开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群众, 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就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考点】标点符号.【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局部,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 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解答】A.选择性疑问,两个问句之间用逗号。B. 一句话中,引用的句子,在引号外用逗号。C正确。D.车的;品牌间用顿号。应选:Co【点评】标
11、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二、阅读.(17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 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J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12、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朝晖夕阴又何间焉*孰视之执策而临之朝晖夕阴又何间焉*孰视之执策而临之A.朝服衣冠 *B.时时而间进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D.吾妻之美我者(2)用现代
13、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 多得像集市一样。(3)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 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B.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丰富的内心世界。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 相扣,结构完整。(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5)齐王
14、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 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 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 谁更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己 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
15、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 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 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 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 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 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 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
16、 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 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 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 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 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 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 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
17、用法。 A.相同,均为“早晨”的意思;B.不同,间:间或、偶然/间:参与;C.不同,孰:谁/孰:通“熟。仔细;D.不同,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之:代词,指千里马。应选:Ao(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 法是“增、册k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初,刚刚。假设,像。市,集市。句意: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 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
18、,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 解文章内容。ABD.正确;C.有误,文章不注重形体刻画,而是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应选:Co(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 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邹忌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 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 种做法。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 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 悦诚服。本文通过齐人邹忌劝说齐威王纳谏的故事,说明只有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纳 谏除弊,方能把
19、事情做好。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5)此题考查分析人物说话技巧的能力。邹忌的进谏集中在选文的第一段。邹忌以日常 生活小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设喻,由己 及君(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答案:(1) A(2)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3) C(4)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 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
20、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 服。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 利于自己的成长。(5)邹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委婉含蓄, 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7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6.(8分)(2018日照)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各题。参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
21、,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首联中“照”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试作简要赏析。(2)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考点】边塞征战诗.【分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参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参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 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烽火照西京”句意: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照”意思是传。烽火从边疆传到长安,渲染了军情的紧急与气氛的紧张。(2)此题考查学生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先要通读
22、全诗,句话“宁为 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理解,体会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 背景和个人遭遇。抒发了从戎书生宁愿驰骋沙场保边卫国、建功立业也不愿置身书斋的 壮志豪情。这种直接书法感情的写作方法属于直抒胸臆。答案:(1) “照”本意为照耀,这里是“传”的意思,形象地写出边塞军情传到长安,渲染了 军情的紧急与气氛的紧张。(2)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 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 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23、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此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一 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 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7. (20 分)(2019湖北)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洪振秋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缺乏道。我 却惊讶于这细小卑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 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 美丽。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单元 部编版 九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2020 单元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