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试题数:10,总分:1201.(单项选择题,3分)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瘫痪(tan huan)宛转 枇(bi)谷 花枝招展 B.酝酿(ytmlGng)盔甲 贮(chfi)蓄 翻来复去 C.倜傥(titWng)诀别 确凿(zWo)人迹罕至 D.憔悴(qiao cui) 宽敞 分歧(qi) 人声鼎沸 2.(单项选择题,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1)梅德琳用 的目光望着他,那目光就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要软下心来。(2)母亲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当你迷茫时,的指引和呼唤使你迈出矫健的
2、步伐。(3)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事业上的岔道口,个 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也可以影响一生。A.请求坚定时代B.请求坚强口寸期C.恳求坚定时期D.恳求坚强时代3.(单项选择题,3分)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许多相似之处。B.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梦幻般的色彩是人生亮丽的底色。C.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D.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但要体会文章的情感,还要熟悉文章的内容。4.(单项选择题,3分)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为哪一项
3、()A.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假设繁星,通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 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B.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人生,具有长远 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C.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形 式呈现。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 的就是子女的陪伴。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所以, 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人类,在造物主的眼里,也不过是一个物种而已,与其他物种的性质并无两样。但与其他 物种有一点不同,就是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 是人)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动物只对一端负责,即幼子,而人类还对老人负责。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对幼子负责, 属于遗传本能,而对老人负责,就是文化了,与本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你说,这不就是孝道吗?多老的话题。我说,不是孝道,是责任。有时候别人见我们在照顾母亲,便称赞:啊,真是好孝心。我总是笑着摇头,在心里说不 是孝心,是母子感情加上责任。对这种责任的强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有位加拿大的
5、汉学家,十多年前即开始 关注我们的春节晚会,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只有你们中国人敢于把老人这个包袱背在背上,这 是你们的底气,也是你们的心灵最健全之处。这说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华文化这个特点。与中华文化比照鲜明的,是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成型于欧洲,在美国到达极致。孩子 的天堂,青壮的战场,老人的坟场”,对美国社会的此种描绘,已成共识。不错,美国很强大, 但我不欣赏这种秩序。这种秩序其实是仿生-仿动物的,文化含量很稀薄。而且,就人类社会 而言,这秩序差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协调。协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特点也是一种弱点,就是不适于竞争。但是,怎么 说呢?我相信人类最终要走向的,恰
6、恰正是协调,而不是输赢。(有删节,选自语文学习2005年第12期)(1)对于散步,作者说“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最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为哪一项一A.在作者看来,写生命比写尊老爱幼更加高深,更有意义。B.当时,作者母亲的处境让他对“生命”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思考。C.因为文中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D.在作者眼里,动物不是生命,人类才是真正的强壮的生命。(2)文中说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华文化这个特点”,以下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最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热爱生命B.对老人负责C.尊老爱幼D.协调(3)以下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
7、一项为哪一项A.A.中华文化讲究孝道,西方文化没有孝道。B.中华文化尊重老人,西方文化尊重孩子。C.中华文化追求和平,西方文化崇尚战争。D.中华文化讲究协调,西方文化缺少协调。【正确答案】:B; B;D【解析】:这是一篇散文。由莫怀戚回答写散步的目的,引出对生命的的感受和思考。让 我们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明白了中华文化讲究协调,西方文化缺少协调。【解答】:(1)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由“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 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可知,作者说“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原因是:当时, 作者母亲的处境让他对“生命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思考。应选:Bo(2)此题考查理解文章
8、内容筛选信息。由“有位加拿大的汉学家,十多年前即开始关注我们的春节晚会,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只有你们中国人敢于把老人这个包袱背在背上,这是你们的底 气,也是你们的心灵最健全之处”可知,这个特点”是指“中国人敢于把老人这个包袱背在背上”, 也就是“对老人负责”。应选:Bo(3)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由“孩子的天堂,青壮的战场,老人的坟场,对美国社会的此种描绘,已成共识协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等句子,可以判断:中华文 化讲究协调,西方文化缺少协调。应选:Do 答案:(1) B(2) B(3) D【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 组输出
9、。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6.(问答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世说新语二那么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 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1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1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王子猷(y6u)、子敬:即王徽之和王献之,
10、两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惶:同 “遑”,空闲。恬然:平静,安然。扶凭:指搀扶。神字:胸襟气度。都:总, 竟。了:完全。舆:轿子。调:协调。恸(tbng)绝:指因悲哀过度而昏厥。(1)以下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俱:一起*B.子猷遽走避遽:急*C.子敬先亡亡:死亡*D.因恸绝良久良:美好(2)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A.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B.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C.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D.子敬素好琴
11、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3)以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面对突发火灾,王子猷连鞋都来不及拿就跑了。B.王子猷一段时间没有听到子敬的消息,觉得子敬肯定去世了。C.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D.王子猷在得知王子敬去世后不到一个月也去世了。(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正确答案】:D; A;D【解析】:【参考译文】王子猷和子敬曾经同坐在一个房间里,前面忽然起火了。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 及穿;子敬却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
12、样,世人从这件事 上判定二王神情气度的高下.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 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子猷)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乘轿子去看望丧事,一 路上没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 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王子猷)哭了 很长时间,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月后(子猷)也死了。【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 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句意:
13、于是(王子猷)哭了很长时间。良,很,甚。应选:D。(2)此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 为: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 调了。故停顿为: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应选:A(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 章内容。ABC.正确;D.有误,王子猷在得知王子敬去世后,一个月后也去世了。应选:D。(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h 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
14、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遽,急。徐,慢慢。句意: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子敬却神色安洋, 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样。答案:(1) D(2) A(3) D(4)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子敬却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样.【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拟高。7.(填空题,6分)填空。(1) 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论语十二章)(3)回乐烽前沙似雪,_o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正确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2思而不学那么殆;3受降城外月如霜【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 合语境填充。【解答】:(1)我寄愁心与明月(2)思而不学那么殆(重点字:殆)(3)受降城外月如霜【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 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
16、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8.(问答题,8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俄而雪骤 (2)陈太丘与友期行(3)人不知而不愠(4)切问而近思*【正确答案】:一会儿;约定;生气,发怒;恳切【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1)句意: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很密。俄而:一会儿;(2)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3)句意: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愠:生气,发怒;(4)句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17、切:恳切;【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特殊情况。9 .(问答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文.曹文轩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方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 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 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 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 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那些老
18、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 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 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 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 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
19、雨 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黄昏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 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 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 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 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 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 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
20、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 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 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 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 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 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 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 经张扬到什
21、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 非常老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 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 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 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 语文老师。(1)本文回忆的主角是语文老师,第段写数学老师是否离题?说说你的理由。(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
22、”的语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3)老师在她的宿舍里指出了“我”作文上的哪两个问题?请简要概括。(4)结合语境,说说文章划线的两处“这就是我的老师”,这两句话的潜台词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无【解析】:本文回忆了“我”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她的直言不讳让“我”认识到自己写作上的 最大错误,从此自我反省走上了文学之路。全文可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介绍的 数学老师学养深厚;第二局部(),回忆语文老师刚开始上课时给“我”的深刻印象, 她的上课方式与众不同,引领“我”们观察留意生活;第三局部(),具体表达语文 老师批评“我”的作文,惹怒“我后依旧真诚地为“我”指出原因,让“我”认识到写作需
23、要的不仅是 “才气”。【解答】:(1)此题考查段落的分析。文章开头以数学老师为例,写这些老师“学养深厚”, 是为了引出下文,引出对“我的语文老师”的回忆。(2)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我对语 文老师评价的语句,即可归纳出答案。从文中描述的内容来看,语文老师给“我”的印象有:虽 然相貌平平,但是“我心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她学识渊博,空手上课却能将“语文”阐释两 节课;教学有法,能利用天气来即兴上课;严格要求,我的作文在历任老师眼中都是最好的, 她却能指出“我”的失误。这些也都表现出语文老师的与众不同。(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老师在她的宿舍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湖北省 武汉 二中七 年级 期中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