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8百家争鸣 同步训练(word版 有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8百家争鸣 同步训练(word版 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8百家争鸣 同步训练(word版 有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训练1 .程颍诗云:“闲来无事不沉着,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 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表达 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以德治国,这反映了两大派别()A.顺应了统一必然趋势B.以批判法家思想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我国古代多有家训问世,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从处世到事君,内容多强 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说明我国古代家训A.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B.是为
2、了加强君主专制C.表达了儒家思想价值观D.让孩子在战场上作战勇敢2 .“天下”一次最早出现于尚书,此时的“天下”并不包括蛮夷戎狄所构成的“四海”。 至战国时,孟子提出“以夏变夷”,“天下”亦将“四海”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有所开展B.中央集权逐渐强化C.周天子的权力不断增强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3 .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 事人,焉能事鬼?”这些言论反映了孔子()A.人本的情怀B.迷信的观念C.治国的理念D. “仁政”的思想.战国时期,有人提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 暴,而德厚之缺乏以止乱也:该思
3、想属于()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2022年冬奥会会徽(以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将东方 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 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表达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 性,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它的整体设计理念最能表达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冬BEIJING0()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李泽厚曾说,儒家一贯强调“孝悌”是立国之本,强调作为社会等级的伦常秩序的重 要性,总是非常有用和有效。这突出了儒家()A.对稳定封建社会的作用B.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C.是阶级社会的产生根
4、源D.阻碍了民主科学的传播4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鞅在商君书更法中那么说:“三代 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 焉。”这说明()A.两者都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B.两者都在规劝统治者要积极地创新变革C.商鞅明显比孔子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深D.时代差异使两者对变革社会的主张不同.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 想繁荣,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选项属于孟子观点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5、共之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 民,那么会受至天的惩罚。这说明尚书倡导的是A. “民本”和法治”B. 民本”和德治”C. “仁政”和民主”D. 法治”和德治”5 .春秋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以下选项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那么天下治B.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 .文化是
6、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孔子反 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孳,此率兽而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 家()A.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抨击B.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理想诉求C.分配不公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D.要求统治者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王斌斌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 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 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爸爸、妈妈、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
7、最接近?()A.兵家、儒家、道家B.法家、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道家D.墨家、道家、儒家7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 也这说明诸子百家()A.相互影响,相互辩难B.思想一致,观点不同C.求同存异,影响深远D.不谋而合,殊途同归8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在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会议上。中国代表顾维钧沉 着镇定,不卑不亢,侃侃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 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以文化言之,山东为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 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 地
8、。是以如就本会成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那么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 权利。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根据材料,概括顾维钧从哪些角度论证了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山东是“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的依据。9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论道与成 就,就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场历史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 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它留下了许多 珍贵的思想文化 遗产,留下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受益。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材料二 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与传统科技的缩影与典范。都
9、江堰建成后,不断改 善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扩大灌溉效益,它把各组成局部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用 自然规律巧妙控制和调动起来,为我们所用。它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协调,表达出 一种和谐的美学价值并最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都江堰,架起了连接古今科技文化 智慧和绿色开展理念的桥梁,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可持续 性。摘编自李可可从都江堰看水利如何重拾古代智慧 (1)根据材料一,简述“跨世纪大辩论”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说明这一工程表达的“先 进性”和“可持续性工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弘扬中国
10、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 B【解析】根据题干“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 雄”可知,程颍强调的是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项符合题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属于道家的思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 项;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排除D项。应选B项。2. C【解析】“无为而治是强调顺其自然,统治者不要胡作非为。“仁者爱人”“以德治国”是倡 导和谐社会,善待百姓。上述观点有利于缓和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项正确;法家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的儒家和道家并没 有批判返
11、家思想,排除B项;道教思想和和儒家思想不利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国强兵和建 立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排除D项。应选C项。3. C【解析】根据题干“从处世到事君,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中国古 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表达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内涵,C 项正确;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题干的家训不是受道家影响 较大,排除A项;题干强调内容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而 不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让孩子在战场上作战勇敢,排除BD项。应选C项。4. A【解析】材料表达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观发生了变化,包括了周边的蛮夷戎狄,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8 百家争鸣 同步训练word版 有答案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2.8 同步 训练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