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
《儿科护理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目 录一、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2二、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5三、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7四、输血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处理9五、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1六、吸氧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2七、鼻饲法及鼻饲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3八、气管插管术及其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九、气管切开术及其套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6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的预防及处理17十一、腰椎穿刺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9十二、光照疗法19一、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 1:药液外渗性损伤预防与处理1.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
2、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2.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3. 在针头刺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 0.5cm,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4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5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应停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6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血管收缩药外渗,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 510mg 溶于 20ml 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以扩张血管。高渗药液外渗, 应立
3、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并用 0.25%普鲁卡因 520m1 溶解透明质酸酶 50250u 注射于渗液局部周围,因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药物外渗超过 24 h 多不能恢复,局部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对已产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热敷,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加速坏死。抗肿瘤药物外渗者,应尽早抬高患肢,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缩并减少药物吸收。阳离子溶液外渗可用 0.25%普鲁卡因 5l0ml 作局部浸润注射,可减少药物刺激,减轻疼痛,同时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7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并发症 2:静脉穿刺失败 表现为针头
4、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力,或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局部疼痛及肿胀。预防与处理1. 护士要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术。2. 选择易暴露、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3. 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4. 避免盲目进针。进针前用止血带在注射部位上方绷扎。使血管充盈后再进针,减少血管滑动,提高穿刺成功率。 5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保护血管,延长血管使用寿命。6. 出现血管破损后,立即拔针,局部按压止血。24h 后给予热敷,加速瘀血吸收。7. 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要对症处理:(1) 静脉硬化、失去弹性型静脉穿刺时应压迫静脉上下端
5、,固定后于静脉上方成 30斜角直接进针,回抽见回血后,轻轻松开止血带,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弹力过大针头脱出造成失败。(2) 血管脆性大的病人,可选择直而显、最好是无肌肉附着的血管,必要时选择斜面小的针头进行注射。(3) 对塌陷的血管,应保持镇定,扎止血带后在该血管处拍击数次,或予以热敷使之充盈,采用挑起进针法,针头进入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4) 给水肿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应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的渗液暂时消退,待静脉显示清楚后再行穿刺。(5) 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选择较小的针头采取二次进针法,见回血后不松止血带, 推药少许,使静脉充盈,再稍进0.5cm 后松止血带,要固定得当,并努力
6、使患儿合作, 必要时可由两位护士互相合作完成。8. 对四肢末梢循环不良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可通过局部热敷、饮热饮料等措施促进血管扩张,操作时小心进针,如感觉针头进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折压头皮针近端的输液管,可很快有回血,以防进针过度刺透血管壁。并发症 3:血肿 表现为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胀、疼痛。23 天后皮肤变青紫。12 周后血肿开始吸收。预防与处理1. 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2.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3. 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4. 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因按压面积大,不会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按压时间为 35m
7、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按压时间延长,以不出现青紫为宜。 5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24h 后局部给予 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 2 次,每次30min,以加速血肿的吸收。6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液或切开取血块。并发症 4:静脉炎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严重者全身有畏寒、发热。预防与处理:(同静脉输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低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停止在此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 95%酒精或 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8、3. 仙人掌外敷,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4. 超短波理疗,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5.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二、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 1:发热反应预防与处理:1.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2.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3.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4.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5.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并发症 2:急性肺水肿预防与处理:1.
9、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2. 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1) 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 510 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2) 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 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盛 20%30%的酒精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 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3. 遵医嘱给予镇
10、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4. 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并发症 3:静脉炎预防与处理: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低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2. 停止在此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 95%酒精或 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3. 仙人掌外敷,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4. 超短波理疗,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5.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症 4:空气栓塞预防与处理:1. 输液前应将输液导管内空气排尽。2. 输液中加强巡视
11、,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3. 拔除较粗、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4. 发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深吸气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5. 高流量氧气吸入。6. 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7.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发症 5:液体外渗预防与处理:1. 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2. 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3. 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4. 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酌情进行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
12、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三、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1:静脉炎:原因:穿刺失败,反复穿刺;穿刺点选择不当、无菌技术不严格;过粗的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导管固定不良、敷料使用不当;封管手法不当;不间断冲洗法;药物得不到足够血液稀释;输入刺激药物;病人的情况症状体征:疼痛、不适,触疼沿静脉走向发红发炎、发热 可触及条索预防与处理:化学性静脉炎:选用较粗大的静脉,保证药物有足够血液稀释;输入刺激大的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拔针后的静脉炎(拔针后 48-96 小时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选择柔软品质、型号适宜的留置针;避开关节部位穿刺,妥善固定肢体和导管血栓性静脉炎: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穿刺
13、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熟练掌握封管技术,防止导管被血栓堵塞细菌性静脉炎:保护接头:接头尽可能采用单通型,避免一个接口作多用除使用; 三通接口、延长管、输液器、一次性器具,每24 小时更换一次,输注血液制品及脂肪乳剂时器具每次用完立即更换。 局部护理:局部未污染的酌情 2-3 天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严密观察局部情况,注意患儿局部有无触痛,有无分泌物,全身有无不明原因的发热。静脉炎的处理1、拔出留置针,局部热敷,必要时理疗,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儿痛疼与不适。2、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包裹、涂抗生素软膏3、菌性静脉炎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患
14、儿静脉留置针局部及全身有无感染。并发症 2:渗漏: 原因 导管脱出静脉; 操作不当使针尖刺破外套管未能及时发现;穿刺速度过快,损伤静脉后壁 ; 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壁失去正常的血液营养供应; 长期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症状体征: 静脉穿刺处肿胀、压痛,在关节部位则影响关节的活动肢体变冷或“发重”皮肤变得发紧或发亮预防与处理:1、立即拔出留置针,重新静脉穿刺 抬高患肢2、根据药物性质,采用湿热敷或理疗3、必要时局部注射对抗剂(如苏打渗出,注射稀释的维生素 c 或扩血管剂酚妥拉明)4、较严重渗漏有可能引起皮肤坏死时可用 0.25%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并发症 3:堵管:原因:封管操作
15、不当或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 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留置导管打折或打皱。堵管症状:无法冲管、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回抽无血预防与处理:1、熟练掌握正确封管的方法,正确使用封管液 生理盐水和稀释的肝素液,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管;嘱患儿穿刺处避免过度用力,减少活动,2、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的方法是回抽, 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而导致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 4:穿刺处皮肤损害处理预防与处理:出汗多的患者应用高透气贴膜,如用绷带外固定应定时打开观察,局部尔或硼酸外敷四、输血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处理临床表现1. 发热反应:在输血
16、期间或输血后 12h,体温升高 1以上,并有寒战、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体温3840,但血压无明显变化,反应持续15min1h后逐渐好转,数小时后完全消退(在全身麻醉时发热反应常不显著)。其原因为致热原(现逐渐减少)、多次妊妇女或反复接受输血者对粒细胞和血小板逐渐产生同时异体抗体(现为主要原因)、粒细胞与血小板 HLA 同种抗体刺激内热原释放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等原因引起。2. 过敏反应:轻者荨麻疹、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变现为下肢排肠肌疼痛、腹泻,重者可有支气管痉挛、咽部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其原因为过敏体质者如供血者体内恰含有受血者过敏的物质,可引起这类过敏反
17、应,其抗体为 IgE,遇有抗原时促使肥大细胞释放一系列活性物质而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平滑肌痉挛,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或受血者具有正常 IgA 水平或血浆中完全缺乏抗 IgA,在多次输血者后由于血浆蛋白质的同种异型抗原刺激产生相应抗体,可产生同种异型的 IgA 抗体或抗IgA,与输入的 IgA 结合,即可引起过敏反应。其他抗体还有 IgM、IgG 等。3. 溶血反应(1)急性溶血反应:轻者症状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变现明显甚至很快休克,死亡率高。少数患者有皮肤淤血、伤口出血、手术渗血等出血倾向。出现症状的速度取决于抗体效价、输入血量和溶血速度。其典型表现为输入少量血液后,患者突然腰部剧痛、头
18、胀、心前区压迫感、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甚至可有休克等症状;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溶血反应可引起心、肾、血管、肺和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抗原体反应而引起的其他症状。其原因为 ABO 血型不合最常见,首次输血即可发生。另外,部分 O 型人血浆中含有免疫性抗 A 及抗 B 抗体,如效价高, 扔可使 A、B 或 AB 型患者发生反应;其次是 A 亚型不合,A 型红细胞又可分为 A1 型(有A 及 A1 抗原)及 A2 型(只有 A 抗原),将 A1 型血输给 A2 型患者,过 A2 型受血者以往输过 A1 型血或曾怀过 A1 型胎儿,也可发生溶血反应;第三Rh 及其他血型不合,在多次输
19、血或怀有异血型胎儿在再次接受异型血后发生溶血。此外在一次大量输血或短期内相继输入不同血员得血也可因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引起溶血反应。当然如果输注的红细胞本身有损伤或缺陷,如血液保存温度过低或过高,贮存时间过久,血液内加入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等;供血者有 G-6-PD 缺乏,而受者应用氧化剂,也发发生溶血 。受血者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受者,在输注全血后也可发生溶血反应。(2)迟缓型溶血反应:多在输血后 310 天受血者出现黄疸,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并有球形、畸形及聚集的红细胞,少数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其病因为 ABO 外血型抗原系统如 Rh、KeLL、Duffy 及 ki
20、dd 血型系统,多次输血抗体效价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溶血;或因输入的红细胞抗原次集体产生新抗体、或刺激体内残存的免疫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效价时,若此时输入体内异型红细胞还存在的话也可发生溶血反应。以 Rh 血型不合为多见,又以抗 D 及抗 E 较多。4.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反应,其原因为粒细胞输注、反复多次输血小板输注等引起。5. 大量输血可引起循环冲血、出血倾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6. 输血可传播多种疾病:病毒性肝炎(输血后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成人T 淋细胞白血病(HTLV-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梅毒、疟疾、输入细菌污染血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技术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