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通则》农业行业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通则》农业行业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通则农业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一)任务来源根据农业部关于下达 2012 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256 号),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承担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一般方法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序号 392。(二)协作单位(二)协作单位根据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一般方法标准项目任务书,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协作单位,参与标准的起草、论证等工作。(三)主要工作过程(三)主要工作过程项目下达后,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我们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研
2、究和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并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要求展开标准制定工作。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启动标准项目标准项目下达后,联合协作单位,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业务,了解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工作组成立后,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内部分工及进度要求,责任落实到人。1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标准初稿为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的基本现状,标准起草工作组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农机产品可靠性考核标准和所有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等相关资料,广泛听取农机行业专家、农机管理部门和有关农机手的意见,在此基础上,
3、起草了标准初稿。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的标准见表1。表 1参考的相关标准序号12345标准代号GB/T 5667-2008标准名称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GB/T 2900.13-2008电工术语可信性与服务质量GB/T 24648.1-2009拖拉机可靠性考核GB/T 24648.2-2009JB/T 6287-2008工程农机产品可靠性考核评定指标体系及故障分类通则谷物联合收割机可靠性评定试验方法3、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2012 年 5 月 29 日至 30 日,组织召开了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标准起草工作组人员进行了讨论,对标准编写原则、体例和内容进行了确定,对标
4、准初稿全文进行了修改。会后,工作组又广泛征求各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2012 年 8 月 14 日至 15 日,组织召开了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一般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研讨会。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及中国农机院、中国农业大学、中机美诺、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进行了讨论,起草组对意见进行了讨论和处理,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2012 年 9 月至 2013 年 7 月,标准起草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2进行了修改完善,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通则,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稿)。2013 年 8 月,将标准
5、征求意见稿(第三稿)挂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中国农业机械化质量网和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站上,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同时,发给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委员征求意见。(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根据标准项目任务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共有9 人:宋英、张继勇、王心颖、武秀芳、陈俊宝、陈志英、祁福长、曲桂宝、廖汉平。根据任务分工,陈志英、武秀芳、张继勇主要做了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标准初稿的起草工作以及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修改工作;宋英、曲桂宝主要负责组织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修改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修改形成标准送审材料等工作;王心颖、陈俊宝
6、、祁福长、廖汉平主要参与标准初稿的修改和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完善以及标准送审稿的修改等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编制原则(一)编制原则1、与有关法律法规一致,并与现行有效标准相协调,同时符合我国国情。2、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标准内容框架标准的内容包括:3a)范围;b)规范性引用文件;c)术语和定义;d)故障分级及记录;e)考核指标;f)考核方法;g)方法选择;h)评价规则。2、范围的确定考虑到目前拖拉机行业比较成熟,与其他农业机械不同,所以将本标
7、准的适用范围界定在除拖拉机外的其他农业机械。3、术语和定义的确定为便于标准技术内容的理解,列出了 4 个与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相关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a)故障参考了 GB/T 5667-2008中 2.3 条、GB/T 2900.13-2008中 2.5 条、GB/T24648.1-2009 中 3.4 条、GB/T 24648.2-2009 中 2.2 条和 JB/T 6287-2008中 3.1 条的定义,将故障定义为:农机产品丧失其规定功能或作业性能下降超出规定范围的现象。b)当量故障单位考虑到不同的故障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有时可能发生了不同的故障,但却可以得出相同的可靠性评价结论,而其实
8、际的可靠性性能差别却很大,4因此,本标准引入了当量故障的概念,并规定:将1 个一般故障作为 1 个当量故障单位。c)当量故障数按照一定折算系数将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折算成当量故障单位的故障数量。d)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直接引用了 NY/T 20822011 中定义 4.9 关于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的定义:规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内容、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等内容,经省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依据的文件。4、故障分级及记录的确定故障分级原则参考了 GB/T 5667-2008 中 5.3.2 条、JB/T 6287-2008 中第 8 章、GB/T
9、24648.1-2009 中 4.1 条和 GB/T 24648.2-2009 中 3.2 条,将故障按其危害程度分为四级: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并分别给出了不同级别故障的代号、名称和基本特征,以便于判断和记录不同的故障。在具体某一产品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中,应根据此分级原则分别给出不同级别故障的具体表现形式。故障记录参考了 GB/T 24648.1-2009 中 4.2 条、GB/T 24648.2-2009中第 4 章和 GB/T 5667-2008 中 5.3.1 条的相关内容,规定对某种农机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价时,应给出具体的故障分级表,以明确不同级别故障的名称和表现形式;
10、应如实记录所发生的故障情形,包括故障名称、发生时间、故障修复时间、故障级别等内容;必要时,对故障进行适当描述;发生关联故5障时,按一次故障计,按危害程度最严重的故障确定故障级别;多个故障同时发生但无关联关系时,应分别记录故障名称,按危害程度最严重的故障确定故障级别,按一次故障计;误用故障不记入故障次数,但应如实记录;故障排除以后重复出现的同样故障,应分别统计故障次数;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的定期保养和更换易损件,不作为故障,但应记录具体内容和维护保养时间。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标准,以注的形式分别给出了何为故障修复时间、关联故障、误用故障和维护保养时间。故障修复时间是指故障诊断、修理及调试时间之和,但不
11、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所耽误的时间;关联故障是指由于本质故障发生引起与之相关的单元出现的故障;误用故障是指操作者未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和操作引起的故障;维护保养时间是指为完成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维护保养所需要的时间。5、考核指标的确定参考了其他相关农机产品的可靠性考核指标体系,经起草工作组讨论并征求行业专家意见,确定了 5 个农业机械可靠性考核指标,分别为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时间(MTTF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当量故障间隔时间(MTBFd)、有效度(K)和用户满意度(S),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其中:平均当量故障间隔时间(MTBFd)中,给出了将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折
12、算成当量故障的公式及折算系数;用户满意度采取百分制,但用户打分采取 5 分制,便于操作。6、考核方法的确定参考目前对农业机械进行可靠性考核的方法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了5种可靠性考核方法,分别为生产试验法、跟踪考核法、模拟试验法、生产查6定法和用户调查法。相应的给出了各种方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生产试验法按相关产品可靠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考核,试验样机数量不少于 2 台,需计算的考核指标为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有效度。跟踪考核法按农机试验鉴定机构针对某种农机产品制定的可靠性评价方案或适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由用户在生产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考核,用户
13、应事前经过组织机构的培训,有代表性的用户数量不少于3 户。由用户负责原始数据的记录并保证真实性,由组织机构在考核工作开始、中间、结束之前,至少各进行一次跟踪。需计算的考核指标为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时间、平均当量故障间隔时间和有效度。模拟试验法按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制定的可靠性评价方案或适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在实验室中进行考核,试验样机数量不少于 2 台,需计算的考核指标为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时间、平均当量故障间隔时间和有效度。生产查定法是对农机产品进行 3 个班次的生产考核,每班次作业时间不少于 6h。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56672008 中第 4 章的规定,生产率应不低于使用说明书明示值上限
14、的 80%,样机数量一般不少于 2 台。需计算的考核指标为有效度 K18。参考 GB/T 56672008 的规定给出了考核时间分类(附录 A)。用户调查法通过收集用户对农机产品可靠性的意见进行评价。调查方式可采用实地、电话和信函等方式进行,但实地调查的用户数应不少于调查用户总数的 50%。采用信函调查时,应提供填表说明。被调查用户使用该农机产品的时间应满一个作业季节。对于无作业季节限制的农机产品,使用时间7应不少于 200h。调查用户数量一般不少于 10 户。对于专用或大型成套设备,调查用户数量不少于 5 户。调查内容至少应包括是否发生过致命故障和用户满意度分值。用户满意度分为5 级,分别为
15、好、较好、中、较差和差,满意度分值分别为 5、4、3、2、1。需计算的考核指标为用户满意度。同时,规定可靠性评价的用户调查法可与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用户调查”结合起来进行,使用 TZ 52006 中附录 A 的表 A.1 时,应增加本标准 6.5.5 的内容,并给出了用户调查记录表供参考。7、方法选择给出了不同考核方法的选择原则。对某种农机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价时,应根据产品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选择相应的考核方法。其中,生产试验法、跟踪考核法和模拟试验法可独立用于农机产品可靠性评价;生产查定法和用户调查法在农机产品可靠性评价中应结合使用。8、评价规则分别给出了不同考核方法的评价规则。在可靠性考核期
16、间,有一台样机出现致命故障或调查中有一个用户反映发生过致命故障时,可靠性评价结论为不合格。生产试验法的结果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判定。跟踪考核法和模拟试验法的结果按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制定的可靠性评价方案或适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的规定判定。生产查定法有效度 K18应不小于 98%,用户满意度 M 应不小于 80 分,二者同时满足时,可靠性评价结论为合格。三、预期的经济效果8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解决目前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的不规范问题,在评价农业机械可靠性时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规范农业机械产品的试验鉴定工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在保障农业机械的安
17、全使用及发挥农业机械节本增效、控制环境污染的作用等方面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快速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无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主要引用了国家标准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相互矛盾和抵触的条款。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该标准发布实施后,建议各级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必要时可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标准宣贯会,就标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农机产品的可靠性评价工作。针对不同的农机产品,可参考本标准制定针对性强的详细的9可靠性评价方法。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农业机械可靠性评价通则农业行业标准起草工作组二一三年八月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