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二十八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二十八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二十八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L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二十八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全球化”的论调甚嚣尘上。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 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的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 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 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 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
2、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 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其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费主 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 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 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
3、、影视、传媒、艺 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 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 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 统。应当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 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 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 共生中展现中华
4、文化的独特魅力。(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人民日报)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地 域文化不再相互隔离,促进了文化领域的交流互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开始寻找 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和评判标准,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可以相互交织,但并非完全重合。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 势,而文化的交融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化的多元性现实。答案和解析15.【答案】C、B、D、以驳为主,驳立结合。首先旗帜鲜明地反驳“文化全球化”;然 后结合文化的民族性提出“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
5、,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 展国际合作的基础”的观点;接着从“文化全球化”的实质与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反驳;最后提出 正确做法,重申观点。、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主要分析某些人鼓吹的“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和可 能带来的危害,侧重点在“文化全球化”论调下的政治博弈;材料二主要分析了 “文化全球化” 作为一种发展趋势的特点、实质和表现方式,地域文化应该如何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等。 立场不同:材料一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作为国家重要机关报刊,会站在国家社会 的整体立场上,分析“文化全球化”的论调,维护我国文化传统和国家利益不受文化霸权损害。 材料二是发表于学术期刊的论文,是从学术的角度认可“文化
6、全球化”语境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根本价值的追求,并指出了多元文化必然存在的现实。【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 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解答】A.概括不全,忽略了时代性,原文为“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B. “推 动文化趋同”错误,原文是“盲目推动”。D. “这不可遏制地造成地域文化特质的丧失”错误, 表述绝对化,全球化并不代表着地域文化的消融。故选Co.【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
7、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 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解答】B.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认同西方文化不等于一定认同消费主义。原文为:消费 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 制度规则。故选Bo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 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 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解答】D.大卫卡梅伦用汉语说“恭喜发财”只是个人表达对节日的祝贺,并
8、不属于“濡化”。故选D。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以驳为主,驳立结合,文章鲜明表明自己的观点,“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 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的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 骗性的伪命题”。“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 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9、”,这是结合文化的民族性提出“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 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的观点。“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其 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 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然后从“文化全球化”的实质与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反 驳。“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 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 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提出正确做法,进一步重申观点。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10、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 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 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的 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材料一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全 球化”,实质是为了反驳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的“西方文化全球化”,反对的是文化霸权。“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地域 文化不再相互隔离,促进了文化领域的交流互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某 些共同的文化价值和
11、评判标准,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材料二作为学术论文,认可“文 化全球化”,认可的是对维护关系到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文化价值的追求的认可。“但在具 有强大内聚力的地域文化那里,西方文化并不容易占主导地位,地域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特质, 决定了地域文化的非屈服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开始趋向全球化,但全球化 并不代表着地域文化的消融,文化多元成为一种必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文化并存的必然 性与长期性。两文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69.【答案】D、C、【解析】(1) ABC正确。D.有误,“是因为大公司抢了他的生意,让他面临失业危机,生活艰难”说法不准确,结合原文 “我穿着那
12、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细看我脚上的次 等皮革”,格斯拉骂大公司“不顾体面”“可耻”不仅是因为大公司抢了他的生意,还有就是大 公司不追求品质,与他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故选:Do(2) ABD.正确。C.有误,”对格斯拉不能因时而变的否定”错,结合原文“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可知,我对格斯拉不能因时而变的否定这种理解于文无据,最后一段恰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 同情,并非否定。故选:Co(3)结合“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一一他好像 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分析可知,格斯拉做的靴子结实耐穿,可见他手艺高超。
13、结合“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髯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 音很单调。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 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分析可知,他平时言语不多、朴实严肃,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都用在了制作靴上。结合“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 的招牌”,虽然遭遇生意困境,但他做的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一一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 前的更结实简直穿不坏”分析可知,虽然手艺精良但他们从来不做任何广告,即使生存艰难,仍 然不改追求品质的风格,可见其扶着坚守的性格。结合“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
14、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从早到晚坐在那 里做靴子,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 了”分析可知。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花长时间来打磨,对自己制作的靴子质量负责到底, 可见其敬业诚信的性格。(4)本题分两问,第一问是“店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解答此问要到文中寻找店铺出现变化的 语段,第一处是“我很惊奇地发现: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当然是为王室服务的啦。在里面,现在已缩成了一小间,店堂的楼梯并 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满着皮革气味”。这是第一次变化,由原来的两间铺面变成了一小间;出 让的那一间
15、打上了显眼的广告一为王室服务;原木朴素安静、透着沁人脾胃的皮革味的店堂环境 变得更加黑暗,狭窄,充满皮革味。第二处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 了。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一一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一一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 人”,原来的一间铺面又变成了两间,但是没有了他们兄弟的名字,到此时,他们的店铺彻底消 失了。本题第二问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解答此间要从小说人物塑造、情节、主旨等角度探究。人 物塑造角度:店铺的变化,体现了格斯拉的境遇变化,这样的境遇他们始终坚持做靴子的品质, 体现了人物坚持、执着的品格。情节角度:店铺的变化,体现了格斯拉的境遇变化,为后文格斯拉悲惨
16、死去做铺垫。主旨角度:店铺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工业的发展,使很多手工业者无法生存, 批判了工小垄断逼迫手工业者走上绝路的残酷现实。答案:(1) D(2) C(3)手艺高超(或追求品质):格斯拉做的靴子结实耐穿。朴实严肃:平时言语不多,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制作靴子上。执着坚守:从来不做任何广告,即使生存艰难,仍然不改追求品质的风格。敬业诚信: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花长时间来打磨,对自己制作的靴子质量负责到底。(4)变化:第一次变化,由原来的两间铺面变成了一小间:出让的那一间打上了显眼的广告一 为王室服务;原本朴素安静、透着沁人脾胃的皮革味的店学环境变得更加黑暗,狭窄,充满
17、皮革 味。第二次变化,原来的一间铺面又变成了两间、但是没有了他们兄弟的名字-他们的店铺彻底消失 了。原因:作者写店铺的变化,是通过环境的变化暗示格斯拉的境遇变化,为后文格斯悲惨死去做铺 垫:同时以小环境的变化反映社会大环境的变革,表达对工业垄断逼迫手工业者走上绝路的残酷 现实的批判。(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 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 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3
1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 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 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 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即可。考查理解分析文学类文本结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小说结尾的儿种不同类型:一、 出人意料的结尾:二、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三、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四、戛然而止的结尾。 其次是要了解这四种不同结尾各自的作用。概括起来,都可以从结构安排、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烘托、表达效果这
19、几个角度去分析、作答。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分析, 不能将答案套路化、生硬化。1014.【答案】B、B、C、【解析】(1)句意为:他是景泰五年进士。授官御史。天顺初年,李敏奉命安托平定贵州 的少数民族。回朝后,他巡行视察京郊地区。成化初年,被举荐破格晋升为浙江按察使。“景泰五年进士”,判断句,句意:(他)是景泰五年进士。省略主语“他”,“景泰五年进土” 作宾语,故应在“进土”后停顿,排除A、Co“奉敕抚定贵州蛮”,句意:(李敏)奉命安托平定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语“李敏”,“抚定” 作“贵州蛮”的谓语,“贵州蛮”作宾语,故应在“贵州蛮”后停顿,排除D。故选B。(2) B. “户部尚书
20、掌管全国土地、水利”错。“水利”不是由户部掌管,而是工部。 故选B。(3) C. “李敏请求马文升增设御史进行监督”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应是李敏通过马文升 的建议请求增设御史进行监督。故选C。(4)“赍”,携带;“赢”,盈余;“治”,置办;“交”,交相。译文:百姓轻松携带着很 容易到达,而将士能够用他们的盈余置办军事装备,各方都便利。句首补充主语“这些人”;“得罪”,获罪;“率”,都;“夺”,被剥夺;“赋”,给、分 给。译文:这些人获罪之后,都推辞庄田并归还给官府,罪重的被剥夺庄田,然而朝廷不将它们 给(分给)百姓。(5)根据“然不以赋民”“官校招无赖为庄头,豪夺畜产,戕杀人,污妇女,民心
21、痛伤,灾异所 由生”可知危害是:庄田被一些权贵占据,不分给百姓,导致百姓无田可种,且无赖庄头仗势欺 人,还会抢夺民产,残害百姓,导致民怨沸腾,灾异由此发生。根据“尽革庄户,赋民耕,亩概征银三分,充各宫用度”可知,好处是:革除庄田,把山地租给 百姓,收受的赋税能够增加用度;由“悦民心,感和气,无切于此”可知,能够让百姓们高兴, 获得民心。答案:(1) B(2) B(3) C(4)百姓轻松携带着很容易到达,而将士能够用他们的盈余置办军事装备,各方都便利。这些人获罪之后,都推辞庄田并归还给官府,罪重的被剥夺庄田,然而朝廷不将它们给(分给) 百姓。(5)危害:庄田的存在让一些百姓无田可种,庄头仗势欺人
22、、抢夺畜产、残害百姓,民怨沸腾, 灾异由此发生。好处:革除庄田,将田地租给百姓种植,既能愉悦民心,也可增加国家收入。参考译文:李敏,字公勉,襄城人。他是景泰五年进士。授官御史。天顺初年,李敏奉命安抚平定贵州 的少数民族。回朝后,他巡行视察京郊地区。成化初年,被举荐破格晋升为浙江按察使。十三年, 提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敌人骑兵在边塞出没,袭杀驻守的军队,李敏埋伏壮士突袭擒获 了他们。李敏还修理城墙壕沟,敌人不敢进犯。十五年,召为兵部右侍郎。过了四年,李敏因病 回乡。河南发生严重的饥荒,李敏条列上奏救济灾荒的几件事。二十一年改任监督漕运,不久召 授户部尚书。此前,李敏在大同,见山东、河南运送
23、粮饷到达,路途遥远耗费巨大,于是核计除 去一年的支出,都命令运送银两。百姓轻松携带着很容易到达,而将土能够以其赢余置办军事装 备,各方都便利。自此北方两种税收都折银,是从李敏开始的。崇文门宣课司的税赋,多被权势 要人所侵取。李敏通过马文升建议请求增设御史主管监视。御史陈瑶斥责李敏搜刮财物,李敏两 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权慰挽留他。皇帝的内外亲族请求空闲地及牧马场一千顷,李敏坚持认为 不可以,事情才得以停止。宪宗末年,宦官、受宠信的近臣多赐庄田。这些人获罪之后,都将庄 田推辞而归还给官府,罪重的被剥夺,然而朝廷不将它们分给百姓。李敏请求招百姓租种。每亩 征收银三分,皇帝听从李敏,然而其他庄田依然如
24、故。恰逢京城发大水,李敏趁机极力陈述庄田 之害。说:“现在京郊有皇庄五个,占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有功勋的皇帝国戚、宦官田庄三百 三十二个,占地三万三千一百余顷。官校招集无赖担任庄头,抢夺畜产,戕杀人命,污辱妇女, 民心悲痛哀伤,灾异由此而生。请求全部革除庄户,给百姓耕种,每亩一律征收银三分,充作各 宫用度。无皇庄之名,却有足用的功效。至于权要的庄田,也请选择佃户领种,有关部门收其税 赋,让各家领取。如此可愉悦民心,感受祥和之气,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弘治四年,得病请求 退休,皇帝为他派御医探视治疗。诏令李敏乘驿站的车回乡。没到家就去世了。追赠太子少保, 谥号恭靖。李敏一生德行忠厚,所得俸禄赏赐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北省 保定 十八 中高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