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学习任务单-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docx
《第5课时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学习任务单-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时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学习任务单-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学习任务单核心任务: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 .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体会其相比现代文的不同特点。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2 .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 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3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资源论语十二章、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清康熙帝到山东曲阜孔庙祭孔时,御赐了一块匾额“万世师表二意思是说孔子是 万世千秋的老师和表率。后来全国各地的孔庙都悬挂了这块牌匾。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说“半 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那么,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书中又记录了孔子怎样的言行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来掀开
2、这部古代 典籍神秘的一角。任务一:朗读课文。(1)借助课文注释中的注音或工具书,通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2)听范读,仔细听并默默跟读,注意读音和朗读节奏。(3)互查朗读情况,给予评价。(4)齐读,做到连贯且流利地朗读。任务二:精读研析(一)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例如:(1)圈画第一章的关键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 “君子”的含义。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学而)“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指“孔子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愠”, 恼怒。“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
3、即出身贵族;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 问。孔子所说的“君子”指有才德的人。(2)宋代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认为是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你如何理解这三句 话的含义?你认为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孔子提倡的学习,不仅是纯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人”的学习,因而做“学问”不仅是 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指提升个人的道德和修养。他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不 断实践,这个过程是令人愉快的。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求学的心 得,探索为人的道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在孔子看来,道德修为与他人无关,一个有修养 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人不理解自己而恼怒,这种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因 此,
4、这一章的关键词就是“乐”字。2 .下面四章,我们按照以上方法研习。(1)你认为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字?你如何理解“忠” “信”这两个字的含义?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2)这章语录是孔子的自我告白,其中“义”的内涵是什么?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3)在众多弟子中,为何颜回能得到孔子的盛赞?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4)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在这里是指“仁德二这一章讲的是求仁的门路。 子夏是如何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第5课时 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学习任务单-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时 主题 阅读 十二 学习 任务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