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典型处理单元技术及运行管理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典型处理单元技术及运行管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典型处理单元技术及运行管理方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典型处理单元技术及运行管理方法1预处理预处理包括调节池、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水解池等处 理单元,其中格栅和沉砂池单元是必选的预处理单元技术, 其他前处理单元技术的取舍应根据废水的水质特性和污水 厂实际运行情况确定。(1)调节池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设调节池。城镇污 水处理厂规模W2000 m7d时,应设调节池;规模 20005000m7d时,宜设调节池。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应通过实际污水量变化曲线确定, 无详细资料时,水力停留时间宜为412h(平均时流量计), 如无特殊要求建议选取6小时;工业废水量占50%80%的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力停留时间宜为812h
2、(平均时流量计); 工业废水量大于80% (含80%)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水力停 留时间宜为1015h (平均时流量计)。调节池有其他设计参 数应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及实际情况适当选取。同时调节池 应有调节水量水质、减少污泥沉积、便于污泥清除的措施。 另外,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调节池应配备pH 在线监控及调节设施;同时应采取防腐措施,并满足检修要需氧量02kgO2/kgBOD51. T1.81. Tl. 8从表4可以看出,GB 50014 (2014版)和HJ 578对关键 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0D5污泥负荷、污泥龄、 水力停留时间和混合液回流比上。GB 50014 (20
3、14版)中规 定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工艺参数应以A/A/O工 艺相一致,其原因在于氧化沟同样存在厌氧、缺氧和好氧处 理单元,严格意义上讲氧化沟属于A/A/0工艺的变形和改进。 从前面调研结果看,GB 50014 (2014版)中规定的设计取值 范围,更能满足污水脱氮除磷的要求,有利于污水厂的升级 改造,因此,本标准建议氧化沟工艺相关设计参数以GB 50014 (2014版)为主。采用延时曝气氧化沟时,主要技术(设计)参数同样应根 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应参考GB 50014和町578 相关规定(如表5所示)。表5给出了延时曝气氧化沟的关 键技术参数。表5延时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
4、关键参数的取值参考范围项目单位参考值HJ 578GB 50014- (2014 版)BOD5污泥kg/ (kgMLSS , d)0. 030. 080. 030. 0负荷Ls8污泥浓度(MLSS)Xg/L2. 04. 52. 54. 5污泥龄%d1515污泥产率系数YKgVSS/kgB0D50. 30. 6(0. 50. 65)0. 30. 6总水力 停留时 间HRTh216216污泥回流比R%7515075150混合液 回流比 Ri%100400需氧量02kgO2/kgBOD51. 52. 01. 52. 0另外,根据GB 50014,氧化沟系列工艺进水和回流污泥 点宜设在缺氧区首端,出水点
5、宜设在充氧器后的好氧区;氧 化沟的超高与选用的曝气设备类型有关,当采用转刷、转碟 时,宜为0.5m;当采用竖轴表曝机时,宜为0. 6m0. 8m, 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 8m1. 2m;氧化沟的有效水深 与曝气、混合和推流设备的性能有关,宜采用3. 5m4. 5m; 根据氧化沟渠宽度,弯道处可设置一道或多道导流墙;氧化 沟的隔流墙和导流墙宜高出设计水位0. 2口0. 3m;曝气转刷、 转碟宜安装在沟渠直线段的适当位置,曝气转碟也可安装在 沟渠的弯道上,竖轴表曝机应安装在沟渠的端部;氧化沟的 走道板和工作平台,应安全、防溅和便于设备维修;氧化沟 内的平均流速宜大于0. 25m/s;氧化沟
6、系统宜采用自动控制。 另外,升级改造工程中,可适当提高好氧区混合液流速,加 大好氧区长度,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3) SBR系列工艺SBR系列工艺采用序批式处理方式,处理构筑物较少, 占地较省,但自控要求较高,设备利用率较低,通常适用于 处理规模较小的污水厂。SBR系列工艺脱氮除磷的主要技术(设计)参数,宜根 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其主要技术(设计)参数 应符合GB 50014和HJ577相关规定(表6)。从表6可以看 出,GB 50014 (2014版)和HJ 578对SBR关键参数的取值 范围的差异同样主要体现在B0D5污泥负荷、污泥龄、水力 停留时间和混合液回流比上。GB 50
7、014 (2014版)中规定具 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工艺参数应以A/A/O工艺相一致,其原因在于SBR是在同一反应单元内完成厌氧、缺氧 和好氧过程的A/A/O工艺。从前面调研结果看,GB 50014 (2014版)中规定的设计取值范围,更能满足污水脱氮除磷 的要求,有利于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因此,本标准建议氧化 沟工艺相关设计参数以GB 50014 (2014版)为主。表6 A/A/0脱氮除磷工艺关键参数的取值参考范围3深度处理及出水稳定技术项目单位参考值HJ 577GB 50014(2014版)bod5污泥负荷Lskg/ (kgMLSS d)0. 070. 150. To. 2污泥浓度
8、(MLSS) Xg/L2. 54. 52. 54. 5污泥龄九d10251020污泥产率 系数YKgVSS/kgBOD50. 30. 6(0. 50. 8)0. 30. 6总水力停留时间HRTh2030714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1312tp缺氧水力 停留时间 tnh24. 50, 53污泥回流比R%20100 (CASS 或CAST)20100混合液回流比Ri%2200 (CASS 或CAST)与200需氧量02kgO2/kgBOD51. 52. 01. T1.8当生物处理单元出水不能或稳定达到镇污水处理厂污 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一级A标准时,需要设置深度 处理单元和出水稳定单元对
9、生物处理单元出水进行进一步 的处理。产用的深度处理和出水稳定技术有:混凝、沉淀、 过滤、吸附、人工湿地等。(1)混凝、沉淀当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不能使磷稳定达标或需进一步去除 SS、有机物、色度时,宜采用混凝和沉淀工艺。通常混凝和 沉淀联用,但也有单独使用沉淀技术的情况。混凝常用药剂 主要是Fe A产和Fe?+盐、石灰、聚丙烯酰胺及其他新型混 凝剂(如PSAF等)。其中氯化铁和硫酸铝的除磷效果较好; 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较适合去除非溶解性磷;聚合氯化 铝铁、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适合于同步化学除磷。混凝、沉淀主要技术(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 定。无试验资料时,宜采用相关技术标准的参数。室外
10、排 水设计规范(GB50014)、废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35)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均对混 凝、沉淀(气浮)工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取值范围见下 表7。表7混凝在国内各规范中取值范围标准名称GB50014GB/T50335GB50013本标准混合段G值300S-300S-混合时间30-120S30-120S絮凝 段G 值30-60S-絮凝时隔 板 絮5 - 20nlin10-15min20-30min10-15min间凝 机械 絮15-20min凝 折 板 絮 凝 网12-20min格 絮凝机 澄械 清搅 水拌12-20min2. 9-3. 6m3/m2s0.
11、 4-0. 6mm/0. 4-0. 6mm/力水S负力荷循环0. 4-0. 6mm/2. 5-3. 2m3/m2*s澄清 -1.2-1.5h1.0-1.5h池停留时间表8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表9部分标准中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沉淀池类型沉淀时 间h表面负荷 n?/m2d污泥含水 率%固体负荷 kg/ m2d初沉池1. 5-3.0i.o-2. 095-97二次沉 淀池生物膜 后2. 5-4.00.8-1. 596-98150活性污 泥后3.0-5. 50. 5-1. 099. 2-99.6150标准名称沉淀池类型沉淀时 间h表面负荷/m2*d污泥含 水率固体 负荷 kg/ m2dGB50014初沉池0
12、. 5-2. 01. 5-4. 595-97二次 沉淀 池生物膜后1. 5-4. 01. 0-2. 096-98150活性1. 5-4. 00. 6-1. 599.2-150污泥后99. 6GB50336二沉池0. 8-1. 2GB50013平流沉淀池1. 5-3. 0对沉淀池的要求如下:考虑到使用方便和易于比较,根 据目前国内的实践经验,并参照国外的相关资料,沉淀池的 设计统一以表面水力负荷为主要设计参数,同时应校核固体 负荷、沉淀时间、有效水深等指标,使之相互协调。区内部 分污水厂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部分标准规定的沉淀池设计 参数如表8和表9所示。(2)过滤污水厂出水需进一步去除SS (或
13、化学除磷)时,应设置过 滤设施。根据污水厂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过滤方式: 当用地较宽松、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时,宜设置砂 滤池;用地紧张、水力高程有限时,可设置滤布过滤器。无 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满足过滤设施进水SS浓度超过20mg/Lo滤池的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规定采用;滤池的进水浊度宜小于10NTU;滤池的 滤速应根据滤池进出水水质要求确定,可采用4m / h10m /h;滤池的工作周期为12h24h。转盘过滤器滤速宜通过 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采用810m/h;冲洗前水头损失可采用0. 30. 6m;反冲洗水量一般为处理水量的0.5%2
14、%,反冲洗水泵扬程应大于70口。(3)吸附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后,仍不能达 到再生水水质要求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采用活性炭 对废水的深度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出水质。当活性炭与微生 物联用时,在吸附和微生物氧化分解的协同作用下容易实现 同步消化反硝化。同时,活性炭可以降低生物处理的负荷。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时,特别是采用新型活性炭吸附剂 时,宜进行静态或动态试验,合理确定活性炭的用量、接触 时间、水力负荷和再生周期。活性炭吸附工艺通常有吸附床和吸附罐两种方式。无论 采用哪种方式,其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 料时,应按GB 50014相关规定合理取值。(4)人工湿地人
15、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 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 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 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 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 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 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求。(2)格栅由于城镇污水中通常含有树枝、树叶、塑料袋等杂物, 为了防止水泵及处理构筑物的机械设备和管道被磨损或堵 塞,使后续处理流程能顺利进行,污水厂进水必须经过格栅。GB50014规定污水处理系统前的粗格栅栅条间隙宽度:粗格栅的
16、栅隙一般采用1625nlm;中格栅一般采用H15mni; 细格栅一般采用1.510mm。而当污水处理流程中有深度处 理单元、曝气生物滤池或反硝化滤池单元时,细格栅一般采 用1.55mni;超细格栅(格网)一般采用0. 21. 5mm。,最 大间隙可为100mm。关于处理厂(站)格栅的过栅流速、过栅水头损失、格栅 倾角等其他设计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并参照GB50014执行。 现场调查中发现,许多污水处理站,特别是中小型处理站, 栅渣直接落在操作平台或其上的栅渣车内,严重影响了工作 环境。本标准提倡通过机械输送、压榨脱水外运的方式处理 栅渣。当设备处于室内时,应当设置通风除臭装置,并建议 设置有毒害
17、气体的检测报警装置。(2)沉砂池城镇污水中除了含有树枝、树叶、塑料袋等杂物,还含有 小颗粒的石块、沙砾等,为了防止水泵及处理构筑物的机械 设备和管道被磨损或堵塞,使后续处理流程能顺利进行,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如 下优点:1)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2)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 3)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4)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 荷的冲击;5)可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 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物栖息、娱乐和教育。但人工湿 地也存在以下不足:1)占地面积大;2)易受病虫害影响; 3)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加大了对其处理机制、工艺动力学和 影响因素的认识理解,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污水处理 升级 改造 技术 典型 处理 单元 运行 管理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