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2022年投资策略.docx





《A股市场2022年投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市场2022年投资策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股市场2022年投资策略1 2022年A股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2022年A股运行将分为两个阶段,蓝筹归来,消费占优。经过该框架分析, 我们认为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 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 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 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 场表现平淡。配置上,2022年无论是在上半年稳增长还是下半年常态化的政 策环境下,优质蓝筹都值得重点配置,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行业属性上, 无论是上半年的优质蓝筹崛起,还是下半年的相对景气板块,消费都将全年占 优。2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聚
2、焦优质蓝筹崛起宏观政策“以我为主”,上半年重心在稳增长2022年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经济内生性动能的修复,全球经济增长扩 张态势延续,但考虑到新冠疫情局部反复、刺激政策边际退出以及供应链瓶颈 修复缓慢等因素,整体经济增速将较2021年有所放缓。预计全球实际GDP增速将由2021年的5. 7%小幅 放缓至4. 5%,逐步向趋势增长水平回归。回顾2021年,全球经济强劲复苏。截止到2021年Q2,全球经济总量基 本已修复至2019年底的水平,这得益于各国大力度疫情应对措施,经济总量 用了一年时间快速修复 至疫情前水平。但各国经济修复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 原因在于:1.疫苗接种率差异大;2.刺
3、激政策力度不同(国别和行业); 3.各国供应链修复不均。由此导致的结果包括:1.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国家 经济分化,同时商品需求显著增长,而服务需求恢复缓慢;2.大宗商品价格 涨幅远超预期,供应链修复迟缓,阶段性“滞胀”担忧加剧;3.全球央行货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或将得到释 放,从需求端对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提供 支撑,因此其他居民消费品价格也不排除向上的 可能。4改革政策再平衡,重点围绕“五大领域”展开统筹发展与安全,五大领域或为未来重点。近年来国际形势越发错综复杂,国内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艰巨繁重,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 挑战都有新的发 展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
4、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国未来将更多兼顾发展与安全, 近期各项政策也不断出台,我们预计未 来政策将更好地平衡短期与长期、安全 与发展。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五大领域或为重点:经济方面:“全面小康”的胜利实现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共同富裕”或将成为之后的政策 重点。其中,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和压降民生刚需成本在短期内可能对经济产生 一定的压力,但长期看这 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预 计政策将托底经济以防止出现失速风险, 经济稳定与共同富裕或将再平衡。金
5、融方面: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防止不发生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政策的底线。为防范化解风险,地产融资收紧、隐性债务清 查等政策双管齐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防范化解风险是必然趋势,但与此同 时也要注意对地产、城投等行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我们预计未来政策将稳妥推 进,按揭等融资政策或略有放松,但“房住不炒”底线仍存。此外,央行或维 持流动性宽松以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金融领域防范 短期风险与化解长期风险 或将再平衡。能源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的必然发展方向,清洁 能源 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必然趋势。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1+N”顶层设计方案 中的“1”已经 出
6、台,预计后续配套的“N”将陆续发布,各部门共同助力3060目标的实现。但与此同时, 考虑到目前化石能源仍是中国能源的支 柱,近期各地限电限产政策也与动力煤相对不足有较大关联,未来传统能源的 压降预计将平稳有序推进,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或将再平衡。科技方面: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未来 或从“一硬一软”两方面着手。硬科技方面,“卡脖子”领域的突破是必 然要求,预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与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或将于近期公 布,相关激励机制也将不断完善。软科技方面,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但 互联网巨头凭借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强制二选一”、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等各类 问
7、题亦层出不穷,国家通过反垄断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互联网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 神亦值得鼓励,预计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自发整改,未来疾风骤雨式的“组合拳” 监管或逐步缓和,鼓励创新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或将再平衡。外交方面: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 确定性显著上升。回顾2021年,拜登政府仍然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 且朝着更加微妙的制度框架竞争转变,整体外部形势仍然持续高压。对中国而 言,总体上外部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时与势在我们一边”。预计美国将在竞争 中寻求更多领域的与华合作,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将探索对
8、华新平衡关系,中国 将继续扩大开放以倒逼改革,外交关系的局部回暖与整体斗争或将再平衡。政策亮点围绕“五大领域”再平衡展开共同富裕背景下需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再平衡,主要改革已分批落地。而近期经 济下 行压力大,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共同富裕”已经接力“全面小康”,成 为今年社会民生领域的政策关键词,其重点在于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机会感, 盯住中等及以下收入群体的生 活和发展问题,而非“均贫富”。其政策抓手主 要包括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民生保障。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初次分配改革逻辑 长、改革难度高,三次分配以自愿作为前提,政策改革空间较小。因此,政策改革核心或以二次分配为主,以房地产税试点为代表的税制改革
9、 已经落地。强 化民生保障方面,教育双减、医疗集采、房地产长效机制等政策接连出台, 旨 在压降民生刚需领域成本。但同时也要关注到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共同富裕 背景下, 需要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 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 得以持续。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核心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增长仍需坚守底线,避免经济失 速风 险。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强调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 增速数字的追求 正在淡化。但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是实现社会稳定、充分就业 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总量的扩容才能经由结构性改革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兼顾。 忽视经济总量增长而仅关注结构性问题可能引发经济失速
10、风险。具体而言,我 们认为三大原因决定了经济增速仍需坚守底线2035远景目标对经济增速的要求。中性预期下,2021-2035年均增速4. 8%, 2022-2025 年、2026-2030 年、20302035 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5.0%、4.6%、3.9%;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21,006美元,可同时实现人均GDP超 过2万美元和较2020年翻番两个目标。失业率尤其是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的压降要求。虽然疫情后整体城镇调查失业 率呈下降趋势,但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居高不下,2021年7月 青年失业率高达16. 2%,接近疫情期间的高点。除了供需脱节、人岗不适等结构 性因素 外,经
11、济下行压力较大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减招、慎招更是重要因素。扩 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规模等手段仅是短期权宜之计,长期降低失业率的 关键仍是加快经济恢复。短期经济增速下探受疫情零星散发、房地产投融资收缩与部分地区“一刀切”限 电限产等多重结构性因素影响,预计后续或将有序缓解。2021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 9%, 两年平均增长4.9%,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除了 新冠疫情零星散发与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对生产消费带来拖累之外,个别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导致房地产市场加速收缩,以 及部分地区“一刀切”式的 限电限产政策,是造成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探至5%之下的重要 原因。后续针对 性政策或将不断出台,经
12、济增速下探趋势有望缓解。宏观跨周期政策稳字当先,结构性因素主导经济增速下探,传统货币与财政政策 发力的意义有限。预计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核心思路仍将是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货 币政策将维持稳字当先、适度宽松的基本思路,不搞“大水漫灌”,保持流动 性合理充裕,使M2和社融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财政政策或 将适当加快预算内投资及地方债发行进度以稳投资稳增长,推动今年底明年初 形成实物工作量。结构性优化政策料将先行,针对房地产行业与部分地区“一刀切”限电限产的针 对性 纠偏政策或将不断出台。房住不炒仍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主旋律,但9月
13、29日央行与银保 监会联合召开的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出,要 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 副行长潘功胜也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金融机 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 格正逐步恢复正常。近期高层表态或意味着后续房地产信贷政策将边际放 松, 行业信贷压力有望逐步缓解。预计后续“一刀切”式的限电限产政策将得 到有效控制,且煤炭产能有望得到释放并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避免能 源供给不足推升滞涨,进而导致经济失速的风险。节奏展望:预计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8日至11日召开,会议将审议 中央关于党
14、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 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预计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核心 思路仍将是保持宏观政策连 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 间,同时将对房地产信贷、限电限产等 关键结构性问题有所部署。金融安全:金融防风险下,防范短期风险与化解长期风险或将再平衡 地产风险预计将逐步释放,“房住不炒”与防风险政策预计将再度平衡。从华夏 幸福 到恒大集团,再到新力集团,近期地产公司信用风险不断释放,这既与之 前地产行业高杠 杆激进扩张有关,也与“房住不炒”背景下“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集中供地”等 多方面政策有关。随着地产行业风险
15、的不断 集聚,以及销售数据的快速恶化,土拍也快速 遇冷,高流拍率、低溢价率、大 量土地以底价成交,土地财政运转面临较大压力。此外, 地产行业面临的巨大 压力可能导致建安投资在之后快速恶化,进而拖累经济。从地产行业的信用风 险到土地财政的运转压力,再到可能出现的投资数据恶化,预计政策将逐步回 暖, 但“房住不炒”底线仍需保留。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房住不炒”与防风 险政策预计将再度平衡,如按揭贷款、开发贷等方面政策可能逐步释放以防止 风险,但“房住不炒”底线 下政策力度将相对有限。隐性债务防控继续落实,“开正门堵偏门”下基建投资预计整体稳定。隐性债务 的严格监管有助于防范化解风险,2021年7月9
16、日银保监会下发了“15号文”,要求“不得以 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政策持 续加码。与此同时,2021年新增专项债规 模达3.65万亿,7月30日 政治局会议要求专项债要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中央“开正门 堵偏门”思路明确,基建投资预计整体将保持平稳。以2020年的情况作 为参考,2020年专项债3.75万亿(约70%用于基建),2019年专项 债2. 15万亿(约30%用于基建),2020年仅专项债带来增量资 金2万亿,应带动基建投资以上,但实际基 建投资增速3.4%,核心 就在于隐性债务终身追责下地方政府加杠杆力度下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预计将维持防风险基调,或呈现稳
17、信用宽货币格局。全国金融 工作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一般在换届之前召开,参考过去经验,我们预计 会议大概率将在年中召开,防风险或为主要基调。作为风险处置的典型案例, 预计恒大等风险事件有望在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并以 此作为经验在10月召开的二十大之后逐步在全国进行金融防风险政策的推 广。为防范化解风险,一方面地产融资限制、隐性债务 管控等大概率仍将在不 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另一方面央行或保持流动性宽松以防止风 险在金融系统内传染,因此稳信用、宽货币格局或为大概率事件。节奏展望:1.地产方面,预计2021年Q4将针对按揭额度、开发贷等略 有边际放松,2022年上半年
18、恒大等信用风险的处置方式有望进一步明确,但 房住不炒仍为长期底线;2.隐性债务方面,预计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将是 持续基调,“开正门堵偏门”政策将持 续发力;3.金融方面,全国金融会议 预计在明年年中召开,会议召开之前恒大等风险事件 有望逐步明朗,10月二 十大之后预计将防风险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国。币 政策步调不一且侧重点不同(稳增长还是保就业),制约各国货币政策的执 行效果。2021年全球经济修复的不均衡也造成了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步调不一。一些新兴 国家 为了对抗高通胀率先进入加息周期,但同时土耳其等国家出于稳定经济增长的需求选择继 续维持宽松型货币政策,例如2021年9月和10月土 耳其央行迫
19、于经济复苏压力先后选择两次降息共300基点至16%利率水平。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步调不统一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执行 效果。国内方面,“以我为主”的国内宏观政策重心依然在稳增长,以求逐步缓解上游 价格和地产下行的负面压制。预计经济跨年运行整体向好,政策跨周期调节 下2022年国内经济运行平稳,GDP有望实现5. 4%的增速,高于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总体平稳。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高技 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为20. 1%,明显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在政策的指 引下,该趋势将有望延续,尤其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制造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市 2022 投资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