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概括小说主人公罗浩的人物形象。(5分)。参考答案:罗浩是一个为人单纯、坦诚、善良、追求真实,且对摄影艺术充满激情、执着,爆为艺 术而献身的中年新闻摄影记者.(身份2分,性格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文玩核桃徐慧芬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 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挚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 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 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傅三是在四
2、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 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 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 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 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 头的病。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 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拳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 那颗心顿
3、时跳得要蹦出来一一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 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 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 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育甫其糟而啜其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 乎? ”乃作怀沙
4、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 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平伐其功伐:夸耀B.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C.赵不内内:通“纳”,接纳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因求假暂归府吏见丁宁高余冠A.因谗之 日B.是以见放C.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之岌岌兮夫孰异道而相既为仲卿母所遣仕宦于台阁(10 分)谗人间之,可谓穷矣。(5分)
5、D.虽放流,眷顾楚国虽九死其犹未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信而见疑安B.遂自投汩罗以死替余以蕙女襄兮C.而自令见放为D.娴于辞令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译文:(2)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5分)译文:参考答案:15. B (害:嫉妒)C (定语后置的标志;A因此/于是;B被/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承 受,翻译为“自己” “我” ;D虽然/即使)16. A (表转折,去;B表修饰/因为;C句末语气词/被;D在方面,此处 也可不译/在处所
6、)(1)屈原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 慧,来侍奉他的/自己的国君,小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于困境/处境困窘 啊。【句子大意2分;“正”“直”使动用法,1个1分;“穷”1分】(2)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爱好文学并且凭借擅长写赋 受到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却)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句子大意2分;“见”表被动,1分;“祖”1分;“从容”1分】附【参考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 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 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
7、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 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因此谗毁 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夸耀自 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 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 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 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 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 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
8、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使(自己 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小 人离间他们,(他)可以说处于困境啊。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 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啊。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 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 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 怀王最终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 路,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 敢接纳(他)。(他)又回到秦国,最终死在了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
9、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 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导致怀王)未回来;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自己)被流 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而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有一天能觉 悟,楚国坏的习俗有一天能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 挽救过来,在一篇作品(离骚)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 以不能返回朝中。令尹子兰听说了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 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又把屈原放逐出去。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枯 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
10、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 ” 屈原说:“全世界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我) 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 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 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 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 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 ”于是写下 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屈原死了以后,
11、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爱好文学并且凭借擅长 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却)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 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国。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 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 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 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 ”船人日:“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 日:“此江中
12、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日:“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日:“吾受命于 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 ”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 生之分也。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愈息;人亦有困穷屈匿,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 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晏子与崔抒盟。其辞日:“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 晏子附而饮血,仰 而呼天日:“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 ”崔抒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钧颈,谓 晏子日:“子变子
13、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 ”晏子日:“崔子! 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日: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 矣。”崔抒日:“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日: “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 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土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日:“践绳之节,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 处于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日:“以为可 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 日:“利弗能使
14、乎?威弗能禁乎? ”夏后启日“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 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审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注:【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亦有困穷屈匮穷:困厄B.直兵造胸造:制造C.而迭晋事迭:多次D.审赏罚审:慎重地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达乎死生之分其孰能讥之乎B.故晏子与崔抒盟而不变其义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C.俞然而以待耳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D.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古之学者必有师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A.有所达则物弗能惑到达某地,事物就不能看清楚了B.则今是已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C.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D.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通晓义理,为官和离任都不会受到情绪的干扰。B.禹通晓生死之义,但是面对黄龙,依然十分害怕死亡。C.白圭认为“正直之土的节操”是天下最杰出的事情之一。D.文章结尾指出贤主应用赏罚的方式役使“不肖”之人。1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14 .请从“次非”“晏子”中任选一人,概述其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做法,并谈谈你对这种 做法的认识。
16、参考答案:9. B 10. D 11. A 12. B.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生存都不能够用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够用来驱使他呢?13 .示例一:对两蛟夹绕船只,必死无疑的状况,临危不惧,刺杀蛟龙,保全了性命。我 认为,勇于面对强敌的做法值得学习。面对外界的凶险,与其害怕、逃避,不如放手一 搏,这样才能战胜强敌,闯过险境,得以生存。示例二:晏子面对武力逼迫、富贵诱惑,宁死不屈,不改变自己的言论,陈述自己不会用 邪曲、迂回之法而保全性命。我认为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告诉我们即使 面临生死考验,也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9.试题
17、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直兵造胸”,“造”如解释为“制造”,则与语境不合, 从文中来看,第五段说“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意思是“崔杼很不高兴,用 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造”应解释为“到,达到”,今天也有“造访”之 说。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 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 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
18、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 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 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O.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D项,两个“者”都是指“的人”。A项,“达乎死生 之分”,“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其孰能讥之乎”语气词,表 疑问,吗。B项,“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与”是连词,和;“不与崔氏而与公 孙氏者”,“与”是动词,亲附。C项,“俞然而以待耳”,“然”是助词,的样子; “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
19、”,“然”是代词,这样。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 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 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 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 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 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 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 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
20、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比如“乎”,两个句子中“乎”的位置截然不同,故用法也不同,“乎”放在动词之后,一般相当于“于”,放在 句末一般是语气词,放在形容词后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1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分析所给的译文。A项,“有所达则物弗能惑”,“达”,通晓;“物”,外物;“惑”,使动用法,使迷惑。这句话是说“通晓义理,那么外物就不 能使之迷惑了”,选项把“达”“惑”理解错误。B项,“则今是已”,“则”,那么;“是”,代词
21、,这个时刻;判断句。C项,“疾不必生,徐不必死”,“疾”,快; “徐”,慢;“不必”,古今异义,不一定。D项,“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然 后”,古今异义,这样以后;“贤”,形容词做名词,贤德之人;“为”,表被动,被。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疥析力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依然十分害怕死亡理解有误,文章第三段写禹仰天长叹“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 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意思是“我从上天接受使命,尽力养育人民。生,是事物固 有的特点;死,是命中注定。我对龙有什么害怕的呢”,可见他并不畏惧死亡,他是通晓死生之义的。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2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 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 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 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 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 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
23、进行调、换、删,再 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全”,保 全;“余奚爱焉”,宾语前置句,应为“余爱奚焉”,“奚”,疑问代词,什么,此处是 指“宝剑”,“爱”,舍不得,吝惜。这句话可直译为“丢掉宝剑来保全自己,我还吝惜 什么呢”。第二句中,“不足”,不能够;“使”,驱使;“则”,那么;“曷”,怎 么。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次非晏子中任选一人,概述其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做 法,并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认识”,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到文中 圈出“次非”和“晏子”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做法,然后进行概括,最后谈自己对此的认识。如“次非”,文章第二段
24、从次非与船上之人的对话可知,两条蛟龙绕船人是必死无疑 的,但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面对强敌,不退避,不躲藏,迎难 而上,放手一搏,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如“晏子”,文章第五段写晏子面对武力的逼迫和 富贵的诱惑宁死不屈,不改变自己的言论,这种宁死不屈、不改变自己志向的气节值得我 们学习。文言文参考译文: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 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延陵季子,吴国人愿意让他当王而他 却不肯当。孙叔敖几次当令尹并不显得高兴,几次不当令尹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湖南省 岳阳市 市云溪区道仁矶 中学 语文 联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