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管控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分析管控制度.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HNYYY-ZD-10011 1 目的目的对公司所有经营、服务、作业过程活动的人员、场所、设施以及运行、作业设备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并为公司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2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全过程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管控。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包括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
2、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如人员高危作业、吊装物、可燃或有毒气体、压力容器等;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人、机、物、环、管)不安全因素,是第一类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前提。如人的失误、物的故障(或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3.2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
3、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危险源失控会演变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事故。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3.3 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3.4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3.5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3.
4、6 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3.7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8 风险管理是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3.9 风险分级管控为有效管控风险,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要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事先确定的不同管理层级的风险管理方式。3.10 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3.1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
5、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3.12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3.1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14 生产作业活动岗位员工为完成日常生产任务进行的全部操作活动。4 4 职责职责4.14.1 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1)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2)保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金投入。3)及时掌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并明确分管负责人。4.24.2 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1)负
6、责组织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落实情况。2)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风险管控情况。4)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4.34.3 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1)指导和监督各业务部门、各单位管控安全风险。2)负责组织风险防控体系防控方案的修订。3)负责日常风险防控方案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负责组织配备应急物资,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并负责日常应急演练和培训。5)组织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管控安全风险。4.44.4 其他业务管理部门其他业务管理部门1)制定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等具体工作标准。2)负责业务范围内风险防控体系防控
7、方案的执行。3)组织业务范围内风险防控运行情况的日常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4.54.5 基层单位基层单位1)落实风险防控体系防控方案。2)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台账。3)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并上报。4)加强对日常运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有效运行。5)及时排查并消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6)按时报告安全风险管控情况。7)组织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教育和培训情况。5 5 内容与要求内容与要求5.15.1 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5.1.15.1.1 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
8、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2)、失控(第二类危险源)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B、人员失误C、管理缺陷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5.1.25.1.2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其所有产品、服务、生产经营活动及场所。5.1.35.1.3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1)2)3)4)5)6)7)8)车
9、辆运输全过程;起重机械操作全过程;车辆维护修理全过程;设备、设施、工具操作检查全过程;固定场所(办公楼、停车场及其他);危险品货物装卸拉运全过程;所有管理全过程;建设项目与施工作业、危废处置、相关方等相关活动或服务;9)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5.1.45.1.4 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
10、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单位提供;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5.1.55.1.5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充分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1)过去: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过去遗留的危险源;2)现在: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在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危险源;3)将来: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5.1.65.1.6 考虑危险源的三种
11、状态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1)正常(常规):在进行正常的作业活动时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其它设备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人的不安全行为等;2)异常(非常规):在作业活动中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如电气、机械设施设备的试运转、维修、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的危险源、恶劣天气(风雾天、雨雪天高温寒冷天)作业时等危险源;3)紧急(事故):主要指在作业活动中不能预见因素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如地震、发生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高处坠物或滑坡掩埋窒息等危险源。5.1.75.1.7 考虑七种安全危害:考虑七种安全危害: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
12、素(生理、心理)。5.1.85.1.8 考虑七种环境因素:考虑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5.1.95.1.9 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1)公共场所:如办公楼、会议室、员工餐厅等;2)作业活动场所:如作业场所、运行场所、抢修现场、施工现场、仓库等;3)各种设备设施:如运行设备、作业设备、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等;4)危险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5)特种作业活动:如厂内机动车驾驶,特种设备操作、起重作业等。5.1.105.1.10 危险源的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危险源的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1)按能量意外释放
13、理论进行分类: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因此危险源的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2)按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后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GB6441),结合公司实际,将危险源分为十四大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容器爆炸(12)其他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等。3)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时,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GB13861):(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
1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5.1.115.1.11 危险源辨识的信息收集:危险源辨识的信息收集: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公司所有活动场所、活动过程、进入活动场所的所有人员以及运行、作业活动的所有设备设施,即从人、车、物、路、环境五个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识别。收集所有活动的相关的步骤、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相关方、环境等。5.1.125.1.12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等;分析以往事件等;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等。5.1.135.1.13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危险源辨识的步
15、骤1)识别出本岗位涉及的所有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并进行详细分类、记录;2)识别出每项活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3)针对识别出的每项事故类别,辨识出可能造成此类事故的危险因素(危险源),并详细记录;5.25.2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危险源的风险评价5.2.15.2.1 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步骤: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步骤:1)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2)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3)确定风险的危险危害程度;4)最终确定公司的重要危险源。5.2.25.2.2 风险评价采用的方法:风险评价采用的方法: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统一选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统一选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
16、LEC法)对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价。计算公式:DLEC公式中:D危险等级评价标准分值,取值见表 4;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见表 1;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2;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值见表3。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 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 1。但在做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 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 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 1 所示。表 1 发生事故的可
17、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 2 所示。表 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1063210.5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霹非常罕见地暴露3)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
18、,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 1,造成 10 人以上死亡的分数规定为 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之间 1 与 100,如表 3 所示。表 3 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1004015731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 人以上死亡3-9 人死亡1-2 人死亡重伤伤残轻伤4)D-危险性分值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对总分的评价。根据经验,总分在 70 以下,被认为是低风险,也叫可容许风险;总分达到 71-160 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为一般风险,需要及时整改;总分在161-320
19、 之间,高度危险,是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较大风险;总分在 320 以上的表示极其危险,为重大风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危险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划分如表 4 所示。表 4 危险等级划分D 值风险等级危险危害程度3201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2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3显著危险,重要控制20704一般危险,需要控制205轻微危险,需要注意5.35.3 重要危险源的确定重要危险源的确定5.3.15.3.1 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危险源风险等级的划分:按 D 值的大小,分为五个等级,见表 5。表 5危险等级评价标准(DLCE)D 值32016032070160207020风险等
20、级管控颜色1重大风险红色2较大风险橙色3一般风险黄色4低风险蓝色5低风险蓝色危险程度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轻微危险措施要求停止作业整改立即整改重要加强控制保持控制措施加以关注管控层级公司分公司车队岗位岗位5.3.25.3.2 重要危险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重要危险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2)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的;3)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但无适当控制措施的;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5)D 值70 的。5.3.3 D5.3.3 D 值在值在 160160 分以上的为不可接受风险分以上的为不可接受风险,应立即组织整改,采取了适
21、当措施后重新评价,直至达到可接受程度。5.45.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5.4.15.4.1 风险的控制措施策划风险的控制措施策划1)针对不同的危害等级的控制措施要求,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确定危险源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a)消除: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如提升工艺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等。b)取代:当消除危害因素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替代,预防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漏电保护装置、断路开关、紧急停止装置等。c)工程控制措施:在无法消除危害因素和难以替代的情况下,应想法减弱危害的程度,如防护装置、减震装置、消声装置等。d)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控
22、制:无法消除、替代、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害因素隔开,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安全防护、隔离操作、安全距离、危险区域告示牌等。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识;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e)个体防护装备:出现危害事故、事件所必须的应急措施,如自救装置(如工作服、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紧急求援装置等。(2)管理措施: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健全机构,明确职责。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全员培训,提高技能和意识。d)完善作业许可制度。e)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f)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g)对所有的控制措施实施前进行
23、适用性、可行性评价,确认适用后实施。h)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的最新结果形成文件并予以保存。i)对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役装置、停用封存、拆除报废等各阶段的工艺危害分析信息记录并保存。j)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防范。k)建设项目危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新、改、扩、迁建设项目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预评价。实施阶段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2)对于重要危险源,必须制定控制措施,通常有以下几种:(1)制订目标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案,如建立改造设备降低机械伤害事故率、设备设施完好率
24、、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率等目标指标;(2)制订并执行管理程序或管理制度、重要部位检查制度、安全警示标志设立要求、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3)对人员进行培训和上岗控制,如通过安全及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演练,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4)现场控制措施,如监护、隔离、通风、警示标识等;(5)监视和测量措施,如定期检测、现场数据监控等;(6)个体防护,包括配备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等;(7)编制应急预案,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设施等。3)控制措施的评审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予评审,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1)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忍水平。(2)是否产
25、生新的危害因素。(3)控制措施的合理性。(4)控制措施的充分性。5.4.25.4.2 风险分级控制风险分级控制1)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低风险:基层岗位员工应关注,各车队负责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并保存记录,确保风险可接受。(2)一般风险:基层单位应关注,基层单位应制定控制措施,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3)较大风险:相关管理部门、公司应关注,公司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基层单位负责管控措施的落实,并监督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重大风险:公司领导层、相关管理部门应关注,相关管理部门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必须定防控措施、
26、定责任人员、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具体由安全管理部、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2)风险分级控制要求(1)依据风险防控分级,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明确防控责任,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并对风险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2)强化工艺、设备、作业活动、施工等风险的控制。(3)加强应用作业许可、安全目视化、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急处置卡等风险管理工具。(4)加强基层单位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并报告隐患。(5)加强问题和隐患排查整改,强化环保风险识别,加强施工环保措施落实检查。(6)重大隐患未有效整改之前,应制定管理方案(预防措施)。(7)公司对较大及以上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后,应对风险是否降低到可
27、接受程度进行评价。若剩余风险仍为较大及以上风险,必须重新调整风险控制措施。5.55.5 风险告知与培训风险告知与培训5.5.1 企业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公告栏,对进入风险区域的人员进行风险告知。5.5.2 企业应在存在重大风险的区域主要入口位置,安装重大风险警示牌,对进入人员进行警示。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及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5.5.3 企业应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风险,熟练掌握风险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65.6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和评审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更新和评审5.6.1每年年初由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危
28、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更新工作,如无大幅度更新,流程可适当简化,具体由安全管理部确定。5.6.2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每年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和评审。5.6.3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每年对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改进。措施失效作为隐患进行治理。5.75.7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更新和评价危险源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识别更新和评价危险源1)发生重大事故,需进行原因分析或借鉴教训时;2)计划使用新的机械设备或材料、采用新技术措施等;3)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化;4)计划有相关方到现场实施新的作业活动时;5)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
29、;6)安全管理部组织各单位对公司经营活动及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发现的新的危险源,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7)当相关方在公司活动中产生新的危险源时,应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形成临时的或阶段性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具体按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5.85.8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5.8.1 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或更新时,安全管理部负责及时将新的辨识和评价的结果下发到有关单位;各有关单位根据新的辨识和评价结果对有关控制措施和作业文件进行修改。5.8.2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加以考虑;在制定、审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培训需求计划时,应考虑危险源评价结果。5.95.9 罚则罚则1)由于岗位人员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违反本办法造成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由于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玩忽职守或者渎职,造成管理混乱,发生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有关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