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中,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是一四黑马。它不仅获得了市场的回应,也收 获了观众的口碑,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级作品。中国动画电
2、影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好的动画 作品层出不穷,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年的大鱼海棠、202年的大护法、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 吒之魔童降世,都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尤其是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截至目前票房超过了 40 亿元,成为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上第4部达到40亿+的影片,也是其中的第一部动画电影。这给沉睡已久的中国动画 打了 一针强心剂。(摘编自哪吒”火了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潜力大)材料二:作为国内首部3D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镜头在水准和量级上都较以往大大提高。在全国60 多个制作团队的助阵下,该片的后期制作磨合了 3年之久,片中涉.及5000多
3、个初版设计镜头和1400多个特效镜头, 最终呈现出特效精美、场面震撼的3D动画效果。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本经过两年的打磨,在借笠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作品的同时, 该片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挨弃脸谙化的人设,对其身上赋予的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作者通过哪吒传递了一一种“人 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改变自己的遭遇和处境”的观念,从而完成了哪吒“反抗”精神从政治隐喻到现实观照的 转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真正自我的信念,能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够收获如此高的票房,也离不开宣传营销节奏。其官方微博发出的三版预告片,将最丑的 预告放在开始,最精彩的镜头剪进
4、终极预告,宣发策略与影片节奏一致,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期待值。从7月13日开始, 片方就陆续邀请了大量电影方面的关键意见领袖和普通观众提前观看电影点映,等待口碑二次发酵。而后期又通过与 大圣归来IP联动宣传广告,正式迎来参与式的营销狂欢传播热潮。(摘编自试论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道)材料三: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现火爆,但国内动画电影总体发展并不理想。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 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继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 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材料二中有“作为国内首部3D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
5、世的 特效镜头在水准和量级上都较以往大大提高”,可见,动画电影的质量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培养专业人才, 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制作团队,协力打造精品;同样在这一材料中,”该片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接弃脸谱化的人设,对其 身上赋予的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 一句说明:在电影角色塑造上要有创新与突破。本材料中还写到“哪吒之魔 童降世能够收获如此高的票房,也离不开宣传营销节奏宣发策略与影片节奏一致,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期待值”, 可见:进行积极多样的营销宣传,增加观众期待值。材料四中说“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现火爆,但国内动 画电影总体发展并不理想。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型电影存在感偏低”,可见:
6、中国动画电影要扩大 国产动画电影在整个国产电影市场的占有比例。本材料中还写道“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动画电影多以低幼系熊出没 喜羊羊为主,且多在春节档上映;而进口动画电影体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广”,可见:在电影题材的选 择上内容要更加丰富,扩大受众面;材料最后写到“还有国产动画电影仍停留在靠票房盈利的阶段,缺乏对品牌或IP 衍生价值的挖掘。营利模式单一也是此前行业内投资环境较差的一个原因,可见:中国动画电影要加强对品牌或IP 衍生价值的挖掘,追求营利模式多元化。【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 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
7、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 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 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 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 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2、1. B. (1)有助于直接点题。“搬到这里来了” “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照应了题目。(2)有助于凸显父亲这个人物形 象。
8、这封信让读者直接了解到父亲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对其工作、生活的极力支持。(3)有助于情 节的展开。从亮子入伍当兵,到要接父亲来尽孝,再到父亲来到部队,去世后安葬在乱坟岗,最后亮子要将父亲叶落 归根,一封信让情节发生突转,这一转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4)有助于深化主题。一封信揭开父亲搬家 的真相,勾勒出一位默默奉献,支持儿子工作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父爱如山、血浓于水的亲情赞美。2 .从叙事方法上看,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对亮子当兵的支持与付出。从情节和描写手法上看,小说重点通 过父亲搬家这件事,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塑造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从表达技巧上看,小
9、说运用 对比手法,从父亲一开始不愿意搬家到最后叶落外乡,写出了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所做出的牺牲。【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 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B项,“反映了征兵过程中存在着腐败问题”错误,父亲给支书“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反映了父亲想让孩 子去部队锻炼的诚心。故选B。1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 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过渡句(
10、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 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对 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 用。“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为父亲,更为国家,你放下一切 吧。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照应题目搬家;父亲是一个 会为儿子作长远打算,放手让儿子成长的父亲,当他看到儿子威武雄壮的身姿,不禁为儿子感到骄傲自
11、豪,为了让儿 子能安心在穷困的地方工作,他克服了自己的害怕,从老家搬到亮子工作的地方,甚至执意葬身此处,可见他是个有 觉悟、能为国着想,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结尾以“父亲”的信戛然而止,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父亲 小小的坟墓” “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刺痛了他的眼”突出“父亲”的伟大,表达了 “儿子”对“父亲”的赞美和感激, 升华了主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 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 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
12、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 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小说第三段,“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风吹着亮子黑黑的胡子亮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表 现得很突出。到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是插叙,补充说明亮子当兵的过程;从情节和描写手法 上看,“太远了,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是语言描写;“父亲天天都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 山上走来走去”,动作描写;“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是神态描写;“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 了,爹会陪你一辈子
13、,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是心理描写;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父亲年龄大了, 家里没人照顾,不愿意到这里来” “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可见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 所做出的牺牲。【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 .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 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 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
14、.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 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 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3、1. D. B2 .政策上支持: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 上保障: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历史机遇:网络信息革命的 浪潮正席卷而来;用户优势:中国有4. 54亿5G用户。【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
15、体理解文章 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 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分析有误。文中是说“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 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并没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这一项。故选D。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 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
16、“华为 面向全球推出的采用7mn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这个句子的 内容有遗漏,丢了 “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这一内容。原文是说“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 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这一关键技术不 能漏掉。故选B。2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 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 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以上四
17、则材料,概括并说明我国发展5G的优势。材料一第一节中“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 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总结出,我国有 政策上的支持,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第二 节中“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可总结出在技术上保障方面, 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材料三第二节中“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 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总结出,我国正面临历史机遇,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
18、 来。材料四第三节中“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可总结出,我们有用户优势,中国有4.54亿5G用户。【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 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
19、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 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 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4、1. DB2. B(1)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2)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 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 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
20、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本题中相关 句子的翻译为“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范仲淹 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已经撤出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葛怀敏败于定川”是一个状语后置句,“于定川”,做“败”的状语,交代打败战的地点,这是独立的句子,应该 在“川”后停顿;“贼”作后边句子的主语,“贼”前停顿,据以上分析排除AB选项;“闻贼己出塞”语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D。1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 谥号、庙号、一些文书
21、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表述错误,冬至介于大雪和小寒之间。二十 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故选Bo.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 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 扰之处。B项,“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
22、服出门”错误。“易衣而出”是指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 贫困的窘相。故选B。2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 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 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况”,况且;“进退”, 提拔和黜降;“格”,标准;“委”,委托;“及”,等到;“以“,率领;“哭”,为哭泣;哭之如父”,状语后 置,要注意按照现代汉语的顺序表述;去,离开。【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
23、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 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 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 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 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
24、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 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天圣七年(1029),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拜,仁宗皇帝也准备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上疏详细地论 述了这件事,并且说:“在内宫事奉亲长,自当有家人礼仪,只是在朝堂上皇帝与百官站在一起,(太后)面朝南接受(皇帝 和百官)的期拜,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规范。”而且上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 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 2023 年高 第一次 调研 测试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