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回延安.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回延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回延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冬考,需要可下栽并修改后使用!2回延安【教学目标】1 .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歌的艺术特色。2 .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3 .体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以及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感受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情感。(2)品读重点语句,分析诗作的语言形式特点。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写作背景、信天游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了解诗歌背景,感知
2、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2 .把握诗歌的写法特点,学习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3 .了解“信天游”的文体知识,朗读诗歌,感知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 人在诗句中蕴含的对“母亲延安”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两幅图片。教师:同学们,已经辨识出图中是我们的革命摇篮延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回 延安。(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出示课件33)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 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 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
3、之心,抒发了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你们有了怎样的感悟呢?(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出示课件34)预设L感悟一:延安是历史的教科书,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值得我们去钻研。 让我们发扬“延安精神”,刻苦学习,为祖国建设献策献力。预设2:感悟二:想象是灵感的源泉,想象使我们超越现实,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无限的 可能;想象使我们实中见虚,使我们从现在看到未来。有了丰富的想象,我们的文章才能更 有诗意和激情。3 .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出示课件35)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每节的第一句话常用“比”或“兴”,目的是引出第二
4、句话的内容,如“羊羔羔吃奶眼 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第一句话以“比”开头,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话中“我” 的成长,目的是说明延安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 “我”对延安母亲的眷恋 之情。诗中“双手搂定宝塔山”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热切思念; “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则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亲人重逢时话语之多。预设2:(出示课件36)鲜明的地方色彩。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事物都带有延安的色彩;“登时” “莫要” “几根 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 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
5、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4 .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7)”回延安一一抒写久别之情一一激动满心怀、回忆延安一一追忆战斗生活一一圣地养育我延V话延安一一描绘相聚场景一一欢聚话今昔安看延安一一记录崭新面貌一一旧貌换新颜祝延安一一展望美好未来一圣地大贝献赞美热爱延安赞美热爱祖国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 再要求学生巩固。(出示课件38-42)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3-44)阅读祁念曾的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加深我们对延安的情感。七、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45)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
6、,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 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示例: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精神食 粮。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 出了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3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 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4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
7、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 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教学反思】回延安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新体诗,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 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 时,对学生课文朗读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将听读和自读相结合,再进行自主赏析,最后与学 生一起共同探讨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如此一来,给学生朗读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使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碰撞,情感相激,产生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预习作业】1 .利用工具书,疏通安塞腰鼓一课的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做准备。2 .自主阅读安
8、塞腰鼓,思考:(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表演中的安塞腰鼓?(2)课 文明明以“安塞腰鼓”为题目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多次写“高粱地” “黄土高原”?板书课题:回延安(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贺敬之”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山东枣庄市峰县人(今山东台儿 庄)。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 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主要作品有 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9、。(2)课本知识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涉及的重要文体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又名“顺天游”。常 用“比”或“兴”的手法,所谓“比”,就是第一句用比喻起兴,紧跟第二句说出与“比” 相关的意思。所谓“兴”,就是借事借物起兴,由此引出第二句的本意。曲调淳朴、高亢、 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每句四 个节拍(有时有衬字),与七言诗略同。短的只有一两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 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多节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反复演唱。(3)写作背景(出示课
10、件6)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本诗选自贺敬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956年,诗人从北京 回到了曾经生活过的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发展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 悦,于是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 表达了对延安人民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2 .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zhan deng盏 登时pan脑畔zhan deng盏 登时pan脑畔meimo糜子油馍kuang眼眶(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8)mei糜
11、子r du羊肚糜一肚Y_ mi糜烂du肚子pu店铺铺y_ pu铺路(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9)糜mei糜子Y、靡mi风靡全球糜mei糜子Y、靡mi风靡全球馍m6油馍漠md漠视、模m6模型(4)释一释重点词。(出示课件10)【心窝】本文指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登时】立刻。【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天南海北】彩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 地方;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说说每部分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思考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出示课件11)教师提示:同学们按照如下感情基调朗读每节诗歌。一二三四五激
12、动、喜悦深厚真挚、亲切热情、明快激越、昂扬(学生朗读诗歌,思考分析回答。)预设:全诗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为线索,即“重逢回忆赞美展望“O教师:再读诗歌,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三个字给每部分起个名字。(出示课件12)(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归纳。)学生1: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教师追问:用三个字给每部分起个名字学生:回延安学生2:二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忆延安)学生3:三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话延安)学生4:四一一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看延安)学生5:五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回延安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延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