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x
《小学语文老师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老师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感悟作为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有幸在许会娜名师工作室再次 聆听许昌市教研室XX老师的讲座,我感到很幸福,受益匪 浅,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X老师从教材的变化、学 习任务群、基础性作业的设计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新课标。怎 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思 考的问题。首先,老教师要不要学习新课标?要,老教师学习新课 标,还要运用新理念进行课堂改革。拿我来说,我是一名老 教师,从教32年,长长的教龄也让我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 问题就是经验,凭老经验教课,而缺乏创新与活力。培训后, 深度思考着怎样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中去。 2022年4月,新课标的公布实
2、施,让我感到越来越不会教, 越来越不敢教,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新 学期,该怎么做?学课标,转观念,促成长。其次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 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学生扩大知 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 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除了校园文化活动以外,我们伟大祖国的珍贵的物质文 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孩子们去生活中学习、积 累语文经验的重要途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 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 民
3、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传统文化表 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场所,如观念表达、知识、技能、 工具、实物、手工艺品、文化场所。全国各省市地区都有其 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社会各界也以多种形式的文化主 题活动为重要载体,使得这些珍贵财富得以保存、传承。以 笔者所在的安徽省为例,较为人熟知的文化遗产主要有西递 宏村古民居村落、黄山、当涂民歌、淮北花鼓戏、徽派版画、 六尺巷传说、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孔 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徽墨制作技艺、徽州三雕等。 安徽本地的三年级小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家长陪同下, 组成探究小队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参观、 体
4、验。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生活情景中学习语文,不拘泥 于语文课本。(1)这里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创造为 例,对于生活在远离传统造纸工坊,对传统造纸工艺知之甚 少的城市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此篇课文距离孩子们的生活较 远,缺乏对传统造纸技术最基本的具象认识。于是,我开始 去各大网络平台上搜索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造纸工艺,结果将下一步孩子们课外探究对象锁定到了宣 纸的传统造纸技艺上。于是,在学完本课后,我布置了一项 选做实践作业:参观安徽省博物院内的徽州馆,有条件的还 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组队前往安徽宣城市实地考察宣纸工 艺。但是当时由于疫情的条件限制,我并未作任何探究成果 展现上
5、的要求。在课后反思中,我这样写道:活动要求应该 更加细化,评价标准应该具备为学生探究指明努力方向的作 用。可以使得探究成果多样化,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等 学科知识,以照片、视频、调查表、参观心得等形式多角度 全方位展示探究成果,让孩子们真正学会如何跨学科自主探 究课本外的“大语文”世界。3.选择社会生活问题进行调研并试写研究报告进入小学三年级,孩子们经过两年的成长锻炼,具备了 一定程度的认知水平、思辨能力,开始对自己身边的社会生 活现象以及现象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有了较强的探索求知 欲。这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大语文”的强大优势,鼓 励并指导孩子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已有的信息获取整合能力、 解
6、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于是从其他综合学科中获取的知识技 能;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 提高孩子们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实践创新能力,着重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不知不 觉中提升了语文的核心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为例,这个主题与三年级的孩 子们息息相关,是孩子们较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老师在教 学设计时,可以辩论会的形式,鼓励大家就这个话题畅所欲 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对辩论的 形式、规那么了解不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条分缕析地说出确 切的论点论据。这就需要孩子们做好课前预习工
7、作,利用图 书馆、互联网、校园小记者专访、撰写探究小论文等多种形 式,为自己选择的相应论点作论据。并且还要将提前准备好 的素材,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成一张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内 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最终的6人小组辩论赛做好准备;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们为自己所在的辩论方设计文化衫图 案以及横幅标语,制作与本方论题相符的幻灯片解说。这样, 就真正做到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社会生活问题与 其他学科相融合,进行此主题下的深入调查研究。当然,由 于每个学校课时安排、学生学情差异较大,教师在具体实施 过程中可做灵活调整、创新。以上仅仅是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认真地学习了 2022版新课标后,结合小学
8、语文三年级教材,针对课标中提 出的拓展型任务群中“跨学科学习”具体实施策略上地一 点浅显思考,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2022年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训心得体秋雨微凉,是新的学习与充电日子的开始。9月3日上 午,聆听了四位我县小语名师、骨干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2022版)的解读与分析,加之此前对相关专家 培训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与思考,我们可以意识到 在接下去的语文教学中,将面临、迎接一定的革新,需打破 以往一些传统理念,教学将不断注入创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 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 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该章
9、节时,印象深刻, 也有一定的思考。语文教学越来越讲究、注重母题下的子题 序列化,以系列的语文活动串联起学习任务,最终形成任务 群。这需要我们进一步逆向思考语文实践活动是什么?什么 样的语文活动又是有意义的?我们常说要让学习真实的发 生,也一直强调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注重情境性、实践性、 综合性,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立足于学生 的起点,在基于课标与教材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符合学生 “最近开展区”的真实活动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促使学 生在完成任务中达成学习目标,也契合着我们常说的“做中 学”。与此同时,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与强化,让我再一次想 到当下的工程化学习,它也以任务的方式助推学生在
10、真实情 境中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也许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完 整的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或者即使是普通的单元都可以尝试 将其视为一个单元工程,围绕着人文主题引领下的单元工程 主题,就可以根据单元内容进行任务活动的设计,最终构成 一条完整的、内含着教学目标、各知识点的任务链,完成一 个工程也便完成了一个单元的统整学习。此外,课标评价建议局部中对作业设计及学业水平考试 命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作业设计提到了要以促进学生核 心素养开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和综合学习的能力。而命题中强调问题和任务是题目的主体 局部。这些都让我与学习任务群相勾连,以及工程化学习再 一次跃入脑海。一个单
11、元的作业设计可以是一个作业工程, 一个单元的或者一张试卷都可以以一个大工程的形式呈现。 在之前的作业案例设计中,我尝试将统编版四上第七单元的 作业设计成家国杯朗读者单元作业工程,结合时政热 点、作业此题、课外资料等,以作业任务群的方式将本单元 的教学目标以及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合于中,发现效果 比预期来得更好。另外在上半年的命题中,我们也以“主题 +模块活动”的方式开展试卷的设计,发现整张命题卷在大 主题的支撑下,更具完整性与系统性,并且各模块之间过渡 自然,联系紧密。这些都与此次课标新修订中“学习任务群” 的理念不谋而合。既然新课标已指明了新的教学转变方向,我将在原有教 学基础上,不断学习
12、,臻于至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 发布,为了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实质,本人利用暑假 时间对新课标进行了研读,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语文教学工作 的开展有了新的思考。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开展为目的。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 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 中表达。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 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 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的综合表达。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
13、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 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开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 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 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开审美品位的重 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开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 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开展过程中得以实 现。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及开展学生核 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本人将以雷锋叔叔,你在哪 里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雷锋叔
14、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文章采用了拟 人的手法,以问答形式与小溪、小路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 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从而感悟到“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 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雷锋精神。一、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落实语言运用新课标在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 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 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教学过 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泥泞”、“晶莹”、“荆棘”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年 迈”等,通过朗读加深对重点词汇“背”、“踏”、“洒” 等动作和短语“
15、蒙蒙的细雨”、“泥泞的小路”、“路上的 荆棘”等情景的理解,从中体会雷锋的辛苦,同时借助“? ” 等标点符号进行重点语句的理解,指导学生读好诗歌,比方:指导学生读好两个“你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到第二个“你 在哪里”要比第一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语调拉长,要 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读出急与缓的变化。通过教师的指导 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轻松而深刻地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二、深入阅读,想象画面,丰富审美经验新课标在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还提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 受语言的优美。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极具诗歌的节奏美和韵 律
16、美,另外本首儿童诗还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非常适合 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美、 发现美。另外,想象画面,讲述文中的故事是本课的重点, 课上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展开联想,并配乐朗诵创设 情境,将雷锋冒雨抱小孩、小路上背大娘的形象具体化,将 内心视像转换为语言表达,通过屡次朗读将雷锋无私奉献的 美好形象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不断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三、入情入境,联想分析,提升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圈画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以及描写当时 环境的词语,展开无限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沿着 长长的小溪边看到了什么“,再把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老师 新课 培训 学习心得 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