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乡村旅游行动计划.docx
《规范发展乡村旅游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发展乡村旅游行动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规范发展乡村旅游行动计划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繁荣发展大众旅游,创新推动全域旅游,着力推动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十三五” 以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 显。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十三五”期间年 人均出游超过4次。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饱览祖国秀美山河、感受灿烂 文化魅力,有力提
2、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旅游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相互促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等蓬勃发 展,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 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发挥旅游市场优势,推进旅游与科技、教育、交通、体育、工业、 农业、林草、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领域相加相融、协同发展,延伸产 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依托 重大科技工程及成果,加强科技场馆利用,大力发展科技旅游。依托 博物馆、非遗馆、国家文化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景区等资源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加快建设国家旅游风景道、 旅
3、游主题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驿站,合力打造主题旅游列车,推进 旅游和交通融合发展。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以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 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规范和引导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加大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 路推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建立完善 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依托森林等自然资源,引导发展森林旅 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大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力度,有序推进国家森林步 道建设。促进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 推动无居民海岛旅游利用。四、构建科学保护利用
4、体系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公园建设,打造人文资源和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高地。保护传承好人文资源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以优秀人文资源为 主干,深入挖掘和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 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品位,在依法保护管理、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 下,推动将更多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旅游景区景点, 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协同推进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加强石窟寺保护展示
5、,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合理配套旅游服务功能。依托非遗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 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推动非遗有机融入旅游 产品和线路,实现更好传承传播。对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重大工程 项目进行合理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创新“四个 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旅游景区景点展陈方式,向游客讲好中华 民族共同体故事。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自然修复力,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推出 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让游客在感悟大 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自觉增
6、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和健康 生活方式。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预约调控、环境监测、流量疏导, 将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创新资源保护利用模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 念和鲜明特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 象,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把国家文化公 园建设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走廊、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加快建设长城、大运河、 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 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 统利用四类主体功
7、能区,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 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突出“万里长城”、“千年运河”、“两 万五千里长征”、“九曲黄河”整体辨识度。推进优质文化旅游资源 一体化开发,科学规划、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推出参观游览联 程联运经典线路,开展整体品牌塑造和营销推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充分发挥国家公园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在保护的前提下,对一些生态稳定性好、环境承载能力强的森林、草 原、湖泊、湿地、沙漠等自然空间依法依规进行科学规划,开展森林 康养、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户外运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 产品体系。建立部门协
8、同机制,在生态文明教育、自然生态保护和旅 游开发利用方面,加强资源共享、产品研发、人才交流、宣传推介、 监督执法等合作。五、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完 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 相关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 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 丰富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全国乡村旅游 精品线路,公布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让农民更好分享旅游业发展红
9、利,提升农民参与度和获得感。有效衔 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统筹用地、 治安、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政策,落实乡村民宿经营 主体房屋安全管理责任,推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加强典型示范、创新引领、动态管理,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协调机制,提升发展质量。资料参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成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 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旅游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旅游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各地 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推动生态
10、产品价值实现,走出 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各地区 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普遍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 乡村旅游,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旅游成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十三五”期间,出入境旅游发展健康有序,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突 破3亿人次。“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向纵深发 展,旅游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促进人文交流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
11、力,以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保护和利用,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 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 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完善 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国建设,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 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充分认识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事关旅游业发展全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范 发展 乡村 旅游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