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 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 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 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 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 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 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
2、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 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 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 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 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 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 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种极为杰出的典范,说明现代美学准则如何丰富了本国文学的传统原则, 并产生了一种新的结合体。这种手法在鲁迅以其新的、现代手法处理历 史题材的故事新编中反映出来。他以冷嘲热讽的幽默笔调剥去
3、了历 史人物的传统荣誉,扯掉了浪漫主义历史观加在他们头上的光圈,使他 们脚踏实地,回到今天的世界上来。他把事实放在与之不相称的时代背 景中去,使之脱离原来的历史环境,以便从新的角度来观察他们。这 种古今杂糅的创作带有一种先锋的味道,它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历史小 说类似于编年体史书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大可视作是新历史小说的 前身。(摘编自陆赛于斜日将堕之时).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老子出函谷关前恰巧被关尹喜碰到,因此被拦截下来住在关 上,无奈给人们讲学并编写讲义,方以得出关。B .小说将老子讲学的场面描绘得生动有趣。面面相觑七倒八歪 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4、等词句说明老子的空谈不被人们接受。C .鲁迅多次用像一段呆木头”来形容老子,可见他对老子的态度是 批判的。小说最后,关尹喜与书记的对话也可以佐证。D.与无为的老子相比,讥讽老子的关尹喜和书记等人,反而是有着笃 诚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的正面人物。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出关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说借着老子出函谷关的历史故事, 而还现实世界之魂,来暗讽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世界。B .老子不愿讲学,不愿编讲义,但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这实际上是鲁迅自己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老子的爰惜和同情。C.小说以颠覆人物原型的方式,把传统观念里自在逍遥的老子描绘成
5、呆头呆脑的形象,被迫狼狈出关,呈现出一种喜剧性的效果。D.鲁迅在出关中,通过把老子还原为生活人物的方法,揭示了老子无为哲学与现实的人的本性的矛盾,对我们全面理解老子具有启发意 义。7 .小说中关尹喜和书记等一众“小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4分).请结合文本二,谈谈你对出关中古今杂糅创作手法的认识和理 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文本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 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 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
6、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 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 也。谄谀者亲,谏i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 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 非日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 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息乎道。 夫骥一日
7、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腔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 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 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 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节选自荀子修身)文本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下平。(选自礼记大学之道)【注】笛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蓄通灾。折(zhe )阅: 低价销售,
8、亏损。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此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 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B .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腔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 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C .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陛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 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D .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此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 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战/
9、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 才。有时用于表自谦。B .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 文中即此意。C .格物,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格, 推究。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 论著的选集。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名句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B.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
10、正 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D .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2)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4 .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春远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
11、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注】此诗是永泰元年(75)春杜甫在浣花溪作。肃肃:花落的声音。菲菲:花落的样子。亚夫营:戒备森严的军营。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B.首联运用叠字肃肃菲菲,音律和谐,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与飘飘何所似句有异曲同工之妙。C .颈联中,数有表现了关中战乱的频繁,而何曾则表明只有 剑外一带曾经清静,从而传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D.后两联写春日感怀。时局动荡不安,故乡尚有军营,欲归而不得, 只能寓居他乡。16 .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
12、常之景,却表现出了独特 意蕴。请结合具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任重而 道远,具体表现为和(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 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3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与 老子四章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1 (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儒家人格 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 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说白
13、了,喻于义的君子,就是清;“喻于 利”的小人,就是浊。道家人格与此不同。老子言:大白若辱。这明 显表明,道家不是非清即浊”的二元论。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 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且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也 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言:”察见渊鱼者不祥。()。含藏,包容,才 是人生正义。自然,我们肯定道家生存的智慧,肯定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能一味标榜清高,也不能将儒家的道德论完全推倒。儒家清浊分明的人格,也 有至大至刚的一面,充满一种洒落的,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 令人。但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有时不是简单的清 浊二字所能概括。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
14、项是()(3分)A .爱憎分明食古不化凛然正气登高自卑B .泾渭分明胶柱鼓瑟浩然之气高山仰止C .爰憎分明胶柱鼓瑟凛然正气登高自卑D .泾渭分明食古不化浩然之气高山仰止.下列填入括号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子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他叫人 万事睁只眼闭只眼B.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老子只是强调,每一件事都必须 争出个子丑寅卯的C.老子只是强调,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 子丑寅卯的D.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他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都 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清浊的弓I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15、 (3分)A.我是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 们都叫她豆腐西施。B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 传世经典, 读者一再受愚弄。C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 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D .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包含 着一个重要的意义。(二)语言文字运用口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故日重 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二九相重,故又称为“重九。,所以重 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别称。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
16、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 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 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 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 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 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 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 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 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
17、在数中是最大数,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 的祝福,发展出了敬老爰老的浓浓深情。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 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 唤醒文化记忆,使重阳节更显迷人魅力与时代光彩。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各用一个短语按顺序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5分)四、作文(60分)2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 论文。第二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 闪烁着智慧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
18、的时代下又可以 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阑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其思 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阐述你的认识,题目自拟。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致知在格物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故天下兼相爰则治,交相恶则乱。磁灶中学2022年秋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参考答案D 2 . C 3 . C 4.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采用 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5 .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
19、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 但教学中偏重继承会使学生减少或部分失去探索未知的兴趣,不利于 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有局限性。【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 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 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 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后世儒家的人都 发展了这种精神错误,原文只是说“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 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B项,材料二第一段只是对述的古今含义作了客观摘录,并未说在现代汉语中,述的这一含义被所取代。C项,材料二第段只是说“述表达了 孝的德
20、行但这句话并不包含两者”是统一的这一层意思。故选Do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 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 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A项,孔子 认为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有误,原文没有这个说法,目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 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 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 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 述”等。在中庸中,儒家
21、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 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 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 孝”的德行。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僧讲到,天下之无 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 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 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速焉? 孔 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从这段话中 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 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迷者,子贡则将
22、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 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 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几子对父亲最大 原文说的是“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B项孔子 提出了 三年之丧的礼制错。根据材料一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 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见三年之丧是古老的礼制, 它的产生早于孔子,孔子只是对这一礼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D项因 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强加因果,原文 中的相关语句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 究哲学的方法不同,句中没有
23、体现出这种因果关系。故选C。3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 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 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解答本题,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二可以发现,这 则材料主要是围绕“孝展开论述的,而论述的中心是延续文化传统和 历史传承。通读四个选项可知,A强调追求真理会付出代价,B强 调敬畏自然,C强调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D项仅仅强调了“事亲;只有C项可以作为这一论点的论据。故选Co.此题考核分析论证结构以及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 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阶段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