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卖炭翁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直至能背诵。品位具体诗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对比的技巧。体会民生疾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品读诗歌,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和对比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以卖炭翁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掠夺劳动人 民的统治阶级的批判。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画批注法;合作探究法;读写联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指导学生预习(利用早读课 的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字词,了解文意, 并初步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堂教学: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唐诗明星知多少将诗人和别称连线。诗仙 李白诗圣一一
2、杜甫诗鬼一一李贺诗佛一一王维诗狂一一贺知章诗魔一 -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ft居士,是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在诗歌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 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他的诗歌中,反映民 生疾苦的诗篇比较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一一 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二、课堂活动:我为“卖炭翁”拍抖音(一)初读诗歌,自主感知内容听读课文,了解诗歌大致内容后完善拍摄 提纲。1、拍什么主题?(背景介绍)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 (809) o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
3、也”。可见,本诗的主题是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宦官掠夺恶行的愤恨,对不合理的“宫市” 制度的批判。资料链接:唐代的宫市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初名“内中市 买”,后改称“宫市使”,负责宫廷采买事宜。历经肃宗、代宗到德宗 朝,权力逐渐转入内廷宦官手中。唐德宗初登大位时尚知节俭,晚年却越 来越贪婪奢靡,宫市也折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据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德宗末年连宫市文书也不用了,“置白望 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白望”这名号起得够形象,只要被“望”上 的货物,就以宫市的名义掠走,只付大约十分之一的货值,还要另索货物 进宫的“门包”和脚钱。这些恶棍的身份真假莫辨,卖货的百姓常常空手 而归,”
4、名为宫市,而实夺之”。(百度百科)拍什么事?烧炭运炭失炭有哪些主要角色?卖炭翁(卖炭为生的老人),宫使及爪牙二人(黄衣使者白衫儿)。2、 拍摄地点在哪里烧炭:终南山(伐薪烧炭南山中)一一路途遥远运炭:雪后路上(夜来城 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一一天气恶劣,道路难行失炭:宫市南门(市南门外泥中歇)一一饥渴疲惫需要哪些道具?牛车,炭,两匹马(两骑:一人一马为骑),“半匹红纱一丈绫”等。(二)再读诗歌,合作交流所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为作品 精读课文。(课堂问答的过程中伴随着朗读。主动读,指名读结合,要求 读出感情)边读想象画面,明确人物形象后再读,要读出卖炭翁和宫使的 区别。演员培训:
5、参与拍摄的演员该表现出角色的什么特点呢?(通过人物 描写方法品析人物形象特点)1、什么样的“卖炭翁”?(艰辛,可怜)外貌描写: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为烧炭,灰尘满面,皮肤被炙烤焦黄,年老体衰,还要为生活操劳。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 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资料链接:烧炭,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围铺上杂草,隔绝空气点燃,烧到一 定程度后封闭炭窑,只留一个排气孔。干柴要连续烧四昼夜,湿柴要连续烧 七昼夜。为了保持稳定的火温还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视,一大堆柴也只能 烧制成一点点木炭。衣正单处境悲惨,衣不能避寒。“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用卖炭的钱来维持生计。动作描写: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天冷路滑,车速缓慢,行路艰难。一一“衣正单”却要“晓驾炭车”,可 见生活艰辛,迫切需要卖炭,维持生活。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 以费时良久,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 “市南门外”,老人 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心理描写:(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衫单薄却不希望天气暖和,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 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3)宫使驱将惜不得烧炭辛苦,运炭艰难,来之不易的炭被夺走,只换得对他毫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三首卖炭翁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24 唐诗 卖炭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