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提高卷.docx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提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提高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一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提高卷姓名:班级:考号:题号总分评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4题;共150分).先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此不为?一儿日:”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孔子不能决也。(1)按原文填空(2)解释下列字词。及:探汤:(3)用现代汉语替第一个小孩儿说明他的理由。(4)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 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儿是从的角度判断的。A.触觉B.视觉C.嗅觉D.听觉(5)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和日出、中午 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
2、论语中的名句()。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1 3) 一个善字点明师傅棋艺水平之高。(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5)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
3、意的道理。【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学弈【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 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 中重点词语有:通国,全国;之,助词的。句意为: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 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 此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 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
4、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 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本选句符合第条规律,所以断句为:为是/其智/弗若与? F1:非然也。(3)考查对词语地理解。“善是擅长于。一个“善字点明师傅棋艺水平之高。(4)考查对 两个人物的分析比较,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5)本题考杳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点评】(1)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 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
5、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2)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3)此题考查对词语地理解能 力。(4)此题考查对两个人物的分析比较能力。(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 可。3.【答案】(1) D; A; B; C(2) B; D(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
6、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从中找规律进行总结,以更 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 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句子的语气划 分:照句子的语气可以将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解答时依据句意判断。(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 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D、A、B、C(2) B、
7、D(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4 .【答案】(1)善弈者;专心致志;其智弗若与(2)全国;让;引,拉;这样(3)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 弓搭箭把它射下来;示例:心不在焉(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5 5) 一个
8、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 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 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 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 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5)
9、这道题 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 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善弈者;专心致志;其智弗若与(2) 1、全国2、让3、引,拉4、这样(3) 1、非常 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2、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 它射下来3、示例:心不在焉(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5)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2)此题考查学 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3)翻译文言语句是
10、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 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 .【答案】 澹泊也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过度怠慢;励精:振奋精神;跟随;接触社 会,为社会所用(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过分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过分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4)学须静,才须学。(5)相同点:都讲了学习应注意的问题。不同点:学弈侧重从专心致志地学习这一点来谈:诫子 书从学须
11、静,才须学来谈。诫子书除了谈学习之外,还谈了修身养性等问题。【考点】词义,标点符号,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学弈【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非澹泊无以明志:“澹泊”也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度怠慢;励精: 振奋精神。年与时驰:跟随。多不接世:接触社会,为社会所用。(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 符号的掌握及运用。依据句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12、通畅.注意 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 有:“则,就;“躁,急躁。句意为:过分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过分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4)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 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5)比较学弈与诫子书在内容上 相同点及不同点。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知,从中找出相同点及不同点。【点评】(1)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 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对
13、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 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 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 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窕字字落实,特别是关 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4)此题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的能力。(5) 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6 .【答案】(1)语言(2) B(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14、,知识无穷尽,即 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答案不唯一)(5)仔细;最终。(6)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 跳进水里面躲起来。(7)因为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风,无所畏惧,令老虎悻 悻而去。(8)置二小儿沙上(9) C,D【考点】文言文阅读【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 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
15、,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 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语言;(2) 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 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2)、(6)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
16、译和意译,考时 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7 .【答案】(1)远近;大小;凉热R初出大如车盖,及FI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个句子把早晨的太阳比作车盖, 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考点】课文内容理解,两小儿辩日【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远一一近、大一一小、凉 一一热。比喻句有两句,可以任选一个。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
17、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这个句子把早晨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8 .【答案】(1)辩斗;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也;日初出大如 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如探汤;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决也;孰为汝多 知乎(2) 一个根据观察物体,远处小近处大,早晨太阳大,离我们近,中午太阳小,离我们远。另一个根据热汤,离的 远就凉,离的近就热,早晨凉,太阳离我们远,中午热,太阳离我们近。(3)占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4)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
18、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感觉甲图大,乙图小,实则一般大,因为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 层折射角比较大,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考点】课文内容理解,两小儿辩日【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 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辩、初、盖、盂、沧、 探、孰、汝。(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4)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古人 认
19、识自然、探求真理、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孔子不能决说明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感觉甲图大,乙图小,实则一般大,因为初 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阳 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2)此题考查筛选 相关信息的能力。(3)、(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 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5)此题考查对科学常识的了解。9 .【答案】(1
20、)下棋;虽然(2)是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3)其中一人专心,一人精神总不集中。(4)我们做事的时候要精神集中。【考点】课文内容理解,学弈【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弈:下棋。虽:虽然。(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 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 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其,他;弗 不。句意为:是他的智力不如 那个人吗?(3)分析二人同时学弈,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其中一人专心,一人精神总不集中
21、。(4)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这个故事告 诉了我们做事的时候要精神集中。【点评】(1)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 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枳累。(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3)此题考查分析二人同时学弈,却得到不同的结果 的原因。(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10 .【答案】(1) yu;
22、 cang; shu; ru: zhT; hu(2)争辩,争论;认为;距离;至心热水;判断;谁;通智(3)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 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4)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 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5)略【考点】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杳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 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这是对文言词语考点的考杳。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
23、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 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 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J 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 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将转述句改写成对话的形式,一要注意人称,二要注意标点符号。(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 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阅读 小升初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语文 提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