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第17讲辛亥革命.docx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第17讲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第17讲辛亥革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曲折与探索民国时期时空定位阶段主旨清末新 政开始111111111同盟会 成立三:民主义111预备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宪开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皇尊内阁”:饮定宪::法大纲:一战爆发111民说工业开展较快111袁世凯宓辟 帝制失败1新文化运动,111111府院之争; 护法运动; 中国参加 一战11111北洋军阀统治结束111111111 Z1901 年1905年1906年 1908年 1911 年1912 年1914 年1915 年 1916 年1917 年1928年 /1919 年1921 年1924年1927年1937年1945年1949年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统
2、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 党成立国共合作 日本侵华国共对峙国共合作:中华人国共内战一髓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南吕起义工农武装割据 全面抗战 争取和平民主三大战役新三民成为新文化运动-一主义广主义“割据“思/次全国代表大会-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流泛传播 t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国共卜年对峙时期全民族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共和: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以 孙中
3、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开展为军阀混战与 割据的局面。LIANSHENME真题研析支真题研析创新模拟强化应用性立足于方法、规律、人瞩目的国家,正确继承辛亥精神,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命题溯源有章可循例(2021 湖南选择性考试)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 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犊,货物之聚 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那么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说明其航运开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
4、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通法悟理情境创设:以20世纪初,武汉商业的开展概况为学习情境,考查武昌起义 的历史背景,表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武汉三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商况殷盛,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通过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检验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以到达为高校 选才育人的目标。必备知识: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 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武昌起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里程碑。关键能力:分析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由题干“20世纪初,武汉三镇 商况之殷盛”可知,20世纪初,武汉三镇航运兴旺,这客观上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积累了财富资
5、本,为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解题指津:上海航运开展水平在近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排除A项;武汉 三镇的航运兴旺并不意味着腹地成为商业贸易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 纪初,东南沿海地区仍然是商业贸易的中心地区,B项错误;武汉航运兴旺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开展,而对国内工业布局的影响较小,C项错误。正确答案D触类旁通,立竿见影创新应用1.(2021 6月浙江选考科目)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 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 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O ”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6、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B 由材料“反对满洲帝政” “反对外力压迫”可知中共中央肯定了辛亥 革命在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功绩,故B项正确;完成民族独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排除A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排除C项;传播民主科学精神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2.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变了革命的特征与 方式。孙中山不必再只在社会边缘人中开展工作他能从归国学生、不满现 状的文人与进步军官中寻找到支持,而传统上这些人是中国的领导群体。材料 说明,同盟会的成立()A.使革命的社会基础得以扩展B.汇聚了全部革命力量C.使革命活动摆脱了
7、边缘群体D.提供了统一的中央组织A 根据材料可知,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不必再只在社会边缘人中开 展工作他能从归国学生、不满现状的文人与进步军官中寻找到支持,而传 统上这些人是中国的领导群体”,这说明同盟会的成立使革命的社会基础得以 扩展,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孙中 山在同盟会成立后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加入,但并未抛弃原有的革命群体,排除C 项;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中央组织“,排除D项。3.(2021 山东聊城期末)“尽管废除帝制并不等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 务,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首先推翻帝制,不仅走 在亚洲的前列,就是在欧洲也产生了重
8、大影响。”这一评价侧重于辛亥革命的B.政体变革A.世界意义C.思想启蒙D.反帝色彩A 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废除帝制这一事件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有影响,而且 对整个亚洲以及欧洲都有重大影响,说明这一评价侧重于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 A项正确;政体变革主要是针对中国而言的,不能凸显其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 项;思想启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排除D项。4.(2021 山东聊城期末)四川省常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政府请愿立国 会,且领导保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 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常议 局议长谭延闿
9、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这说 明()A.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线B.武昌起义推动临时政府成立C.立宪派推动了辛亥革命进程D.革命派基本控制了三省政权C 根据材料“四川省谄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政府请愿立国会,且领 导保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灰复秩序”可得出,谄议局 中的立宪派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重要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 调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排除A项;B、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5.(2021 山东济宁月考)武昌起义后,在南北双方和谈过程中,列强声称 “中国的战争假设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 协议。这
10、意味着()A.辛亥革命面临失败的风险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C.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D. “南北和谈”已宣告失败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方列强试图干涉中国的革命,这意味着辛亥 革命面临失败的风险,A项正确;“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列强并不 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C项;当时南北正在和谈过程中,“宣告失败”说 法错误,排除D项。6.(2021 山东潍坊月考)魏斐德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中指出:推翻清王 朝的辛亥革命并非一场连续的、计划周详的政变,而应该被看作各省脱离帝国 掌控的系列活动。辛亥革命是一系列始于19世纪50年代、为了回应内忧外患 活动的最高潮。这些活动包括:地方武装的开展、乡
11、村经理阶层的兴起、土绅 进入地方政府等。魏斐德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缺少组织准备B.地方离心倾向促使清政府瓦解C.近代史应关注中外关联D.多重偶然因素导致清政府覆灭根据材料“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并非一场连续的、计划周详的政变这些活动包括:地方武装的开展、乡村经理阶层的兴起、土绅进入地方 政府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统治的崩溃是“地方一系列事情开展造成 的”,而辛亥革命是回应内忧外患活动的最高潮,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 是清王朝瓦解的过程,而不是强调辛亥革命的问题,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清朝的灭亡是历史规律使然,并不是偶然因素导致的,D项错误。气象一新: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
12、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特殊的内外 环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开展的机会,共和政体的建立也促使民众日 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时代序曲: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前期传播民 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充, 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代开创: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开创了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 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携手奋进:面对共同的敌人,国共两党选择了合作,掀起了
13、轰轰烈烈的国 民革命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勇创新路: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O伟大壮举: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民族觉醒:抗日战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节点,它 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总觉醒,推动了近代中国的重大蜕变。随着九一 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的爆发,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合作,中华儿女从 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在空前的民族危难之中形成了全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第17讲辛亥革命 2023 版高三 一轮 复习 历史 通史 模式 阶段 17 辛亥革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