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尺寸:A4字体:仿宋 标题字号:20正文字号:12】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 篇1各位游客好!欢迎大家来到上海!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的大观园。“莫道红楼乃一梦,淀山建有大观园。大观园占地面积1, 300多亩,已建 成的大观楼,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等,或华丽、或朴拙、或清幽、或 淡雅,处处表达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风韵和意境。走不多远,那么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四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 青松指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眼前的大观楼,恰是如此,这里是 元妃省亲时族人朝觐之所,正殿主楼的东西两面,有含芳阁和缀锦阁,三座建筑 以游廊相连,并与前庭的两
2、尻相接。旁边,那么是戏台,是元妃游幸时观戏的地方。整个建筑群飞光流彩,金碧辉 煌。一派帝王邸宅的气势。大观楼东南,便是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从月洞 门入,沿曲折游廊,经六角亭,便可看见黛玉所挂的鹦鹉架,跨过溪水上的水桥, 可来到“有风来仪主厅。而薛宝钗的“衡芜院,另是一番情致,院内不相干一株 花儿,迎面太湖石玲珑好听娇,鱼儿在池中安逸地喷水。真可谓“衡芜满净苑, 萝藤助芬芳了。大观园内的怡红院一组建筑。跨进镌有“怡红快绿匾额的院门,只见深宅 重院,富贵典雅。绎芸轩前,植着芭蕉和海棠。西屋为袭人、晴雯等Y头的住所, 东屋那么是贾宝玉的卧房,花嵌砖绿,雕床描金,堂皇中又有点脂粉气。中间过厅, 东西
3、两屋,以碧妙橱和博古架相隔。今天,这里不仅发秀美旖旎的景色令人陶醉, 还将以鲜美的鱼虾蔬果奉献给游人。在淀山湖风景区东面的关王庙,已开辟了一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这是本园一特色。总共有五条龙墙。这边走,我要 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 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如果看过的话, 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请看这条龙,你会觉察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 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三个对。但一般龙应有
4、五 趾。为什么是三个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 案。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 查。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瞧,这 本不是龙,只有三趾。”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正确的地方,我来替你们 拍,别忘了说Cheese”。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 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宋微宗广收奇 花异石,称花石纲。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 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
5、绅的玩物。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 的兄弟娶了他女儿。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假如你自上而 下倒水。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 常美丽。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 使你沉思,结果到达情晚合一的境界。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是喝茶还是购物。我看,还是举手表决。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 愿去?说实话,这正合我意。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大家走吧!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 篇7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1644年
6、,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 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建。 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 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而以醉白为池、 园名。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局部,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 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 鹿苑、卧树轩等十景。园内廊壁和局部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 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 松江府
7、属各县乡贤名土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 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 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著名江南。2022年上海景点的导游词 篇8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 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 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 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
8、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锚 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 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 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 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 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 繁荣景象。正面第二副对联那么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
9、乡的秀丽景色: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 荷花而雅称芙蓉。牌坊反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宣公贤良学土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 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 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 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 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
10、的 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 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 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芭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 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反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 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 1951年 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
11、丰厚 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 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啜喔哩四个字,唔啜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 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 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 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 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 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蛛,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 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癖子,拉司肉
12、质细嫩, 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 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 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长廊景 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一一长廊。这条 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 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 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 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 撑伞,这给
13、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 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熬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 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 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 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 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 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 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
14、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 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 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 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 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 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 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 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 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
15、,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 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 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 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 (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 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 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 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 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
16、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 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 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 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正确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 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东区火政会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一一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 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 史,还可以看到当
17、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 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 观一下。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0_年我们镇 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 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 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 水管、出水带、长钩、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擞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 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 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
18、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 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 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境或桃源漾、人 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 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 勇士而建造的。192cL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 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 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 为上海市文
19、物保护单位。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 挂的就是上世纪20_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 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 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 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 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 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 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 火灾就由第一个
20、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 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 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 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 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 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 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
21、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 座石桥一一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 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一一著 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国画大师程十发祖居我们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一代国画大师,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国画 院的院长,他的祖籍在我们枫泾镇和平街51号,这里的祖居就是程十发先生祖 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岁时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风貌的明清式的三域两 天井的宅院,现在已被上海市列为市级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起来,下面 就请大家到里面看一下。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国画大师,而他的祖上三代那么是我们枫泾当地的医生, 所以我们现在
22、来到的第一间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行医的一个诊所。大家请看 墙上所挂的这块行医牌,它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20多年 的历史了。上面所写的就是枫泾世医程思斋子子美儒理男妇大方脉,按现在医 院里分类就是中医内科,早在清同治年间,程十发的曾祖父程思斋为避战乱举家 来到枫泾,开了这家诊所,他悬壶济事,行医尽善,因此人们把这小小的诊所称 颂为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来百姓顺理成章地把程家所在的这条街称为“太平 坊”,现在被更名为“和平街大家请看这边的天井里有一个月亮形的石雕,其实它就是母亲怀抱孩子的造 型,因为在程十发的丹青蕴情一书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枫泾是江苏省和 浙江省连系的一个小镇,
23、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石像正体 现了程十发的这句话,也充满了大师对故乡枫泾的一片深情。我们枫泾地越江苏 和浙江,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在这边的祖居不仅保存有当年的正厅,还有在二楼的当年主人的卧室,但因 为考虑到整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为了安全,二楼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我们大家 可以先到后院的三釜书屋看一下,在书屋里不仅有当年主人的画室,还有程十发 较为详细的一些介绍。大家请看,在这边的门楣上刻有“三釜书屋四个轻灵飘逸的大字,这是程十 发的手迹,三釜的立意有两层,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 最有名的莫过于程咬金了,而三斧头乃是程咬
24、金的绝技,将自己书房的名字冠 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头的本领,显示了程老虚怀假设谷的胸襟。第二,“釜 乃锅之意,三釜意为大、中、小三锅,这三只锅子好比国家、集体、个人,只有 大锅满了,小锅才有份。程十发先生用“三釜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立 意高深,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谓独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发先生爱国爱 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在中央的这张书桌就是少年时程十发用过的实物,在这张书桌上,少年时的 程十发曾洒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大家再往这边看,在墙上挂着的是三釜系万钧五个大字,此句意义深远, “三釜乃三釜书屋,钧乃是一个重量单位,意思就是三釜书屋包容万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海 景点 导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