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docx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建筑工程冬期施工1总那么为了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 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本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那么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 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 5c即解除冬期施工。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工程,应编制冬期施工专项方案不对有不能适应冬 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除应符合本方案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负温焊接在室外或工棚内的负温下进行钢筋的焊接连接。受
2、冻临界强度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到达的最低强度。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 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到达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 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到达受冻 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电加热法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进行加热养护的施工方法。电极加热法用钢筋作电极,利用电流通过混凝土所产生的热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施工方 法。1电渣压力焊宜用于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2电渣压力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
3、选定;3焊剂应存放于干燥库房内,在使用前经250300烘焙2h以上;4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 作业;5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可按表529进行选用;表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钢筋直径 (mm)焊接温度 ()焊接电流 (A)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电弧过程电渣过程电弧过程电渣过程14 18102030035035040020 256820一102035040040045035 4518 2222102040045050055025 3081025一10204004505506006焊接完毕,应停歇20s以上方可卸下夹具回收焊剂,回收的焊剂内不得混
4、入冰 雪,接头渣壳应待冷却后清理。6混凝土工程一般规定6.1.1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 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 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盆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时。 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上受 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C时,采用负温养护法 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干5.0MPa;3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
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5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6当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时,可按综合蓄热法受冻临界强度取 值;7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 度。6.1.2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应按本方案附录A进行混凝土热工计算。6.1.3 混凝土的配制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2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3大体积混凝土的
6、最小水泥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4强度等级不大于C15的混凝土,其水胶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6.1.4 拌制混凝土所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掺加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此类物 质的材料。6.1.5 冬期施工混凝土选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 规范GB50119的相关规定。非加热养护法混凝土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含有 引气组分或掺入引气剂,含气量宜控制在3.05.0%。6.1.6 钢筋混凝土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1.0%。掺 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6.
7、1.7 在以下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上结构中掺用氯盐;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浴池、游泳馆、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 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 结构;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8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结构;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
8、结构;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1.8 模板外和混凝土外表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 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外表,新浇混凝土外表应铺一层塑料薄膜。6.1.9 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 产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当加热温度超过45。时,应进行温度应力核算。6.1.10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型钢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宜大于 混凝土入模温度,预热方法可按本方案第6.5节相关规定进行。6.2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能拌、运输和浇筑6.2.1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宜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 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
9、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应符合表621的规定。当水和骨料的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00,但水泥不 得与8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触。表621拌合水及骨料加热最高温度水泥强度等级拌合水()骨料()小于42.5806042.5, 42.5R 及以上60406.2.2 水加热宜采用蒸汽加热、电加热、汽水热交换罐或其他加热方法。水箱或 水池容积及水温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623砂加热应在开盘前进行,加热应均匀。当采用温加热料斗时,宜配备两个, 交替加热使用。每个料斗容积可根据机械可装高度和侧壁厚度等要求进行设计, 每一个斗的容量不宜小于3.511?。预拌混凝上用砂,应提前备足料,运至有加热设施
10、的保温封闭储料棚(室)或仓内 备用。6.2.4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袋装水泥使用前宜运入暖棚内存放。6.2.5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表的规定。6.2.6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混凝土坍落度(mm)搅拌机容积(L)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W8050018080500135注: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应较上表搅拌时间延长30s60s;采用预拌混凝土时, 应较常温下预拌混凝土时间延长15s30s。6.2.7 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应按本方案附录A进 行热工计算后确定,且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 行调整。6.2.8 混凝上运输与输送机具应进行保温或具有加热装置
11、。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前 应对泵管进行保温,并应采用与施工混凝土同配比砂浆进行预热。6.2.9 混凝七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6.2.10 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混凝土时,基土 不得受冻。在非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本方 案第条规定。6.2.11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 前,温度不应低于2。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上时,养护前的混凝土温度也不得 低于2。6.3 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热法养护6.3.1 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地面以下的工程,或外表系数不大于5m的 结构,宜采用蓄热法养护。对结构
12、易受冻的部位,应加强保温措施。6.3.2 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时,对于外表系数为5m15m的结构,宜 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围护层散热系数宜控制在50kJ/(m3.h.k)-200kJ/(m3.h.K) 之间。6.3.3 综合蓄热法施工的混凝土中应掺入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并应具有 减水、引气作用。6.3.4 混凝土浇筑后应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对裸露外表覆盖并保温。对边、棱 角部位的保温层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倍3倍。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 防失水。6.4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6.4.1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可采用拥罩法、蒸汽套法、热模法、内部通汽法等方式 进行。其适用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
13、1棚罩法适用于预制粱、板、地下基础、沟道等;2蒸汽套法适用于现浇梁、板、框架结构、墙、柱等;3热模法适用于端、柱及框架架构;4内部通汽法适用于预制梁、柱、桁架,现挠梁、柱、框架单梁。6.4.2 蒸汽养护法应采用低压饱和蒸汽,当工地有高压蒸汽时,应通过减压阀或 过水装置后方可使用。6.4.3 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最高养护温度不得超过80,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可提高到850但采用内部通汽法时,最高加热温度不 应超过60。6.4.4 整体浇筑的结构,采用蒸汽加热养护时,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得超过表6.4.4 规定。表蒸汽加热养护混凝土和降温速度结构外表系数(m/)升温速度(/h)降温
14、速度(/h)三6151061056.4.5 蒸汽养护应包括升温一恒温一降温二个阶段,各阶段加热延续时间可根据 养护结束时要求的强度确定。6.4.6 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可掺入早强剂或非引气型减水剂。6.4.7 蒸汽加热养护混凝主时。应排除冷凝水,并应防止渗入地基土中。当有蒸 汽喷出口时,喷嘴与混凝土外露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6.5 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应符合表651的规定。 表651电加热养护混凝土的温度(C)水泥强度等级结构外表系数(m/)1532.570504542.5404035注: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时,其辐射外表可采用7090。电极加热法养护混凝十的适用范
15、围宜符合表的规定。表652电极加热养护混凝土的适用范例653混凝上采用电极加热法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分类常用电极规格设置方法适用范围内部电极棒极电极612的钢筋短棒混凝土浇筑后,将电 极穿过模板或在混凝 士外表插入混凝土体 内梁、柱、厚度大于 150mm的板、墙及 设备基础弦型电极612的钢筋,长为2. 0m2. 5m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电 极装入,与结构纵向 平行,电极两端弯成 直角,由模板孔引出含筋较少的墙、柱、 梁、大型柱基础以及 厚度大于200mm单 侧配筋的板外表电极6钢筋或厚 1mm 2mm , 宽 30mni60mm的扁 钢电极固定在模板内 侧,或装在混凝土的 外外表条形基础、墙及保
16、护 层大于50mm的大体 积结构和地面等1电路接好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合闸送电。当结构工程量较大,需边浇筑边通电 时,应将钢筋接地线。电加热现场应设安全围栏。2棒形和弦形电极应固定牢固,井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电极与钢筋之间的距离 应符合表653的规定;当因钢筋密度大而不能保证钢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满足 表653的规定时,应采取绝缘措施。表653电极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工作电压(V)最小距离(mm)65.050 7087.080100106.01201503电极加热法应采用交流电。电极的形式、尺寸、数量及配置应能保证混凝上各 部位加热均匀,且应加热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在电极附近的辐射 半径
17、方向每隔10mm距离的温度差不得超过1。4电极加热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送电。送电前混凝土外表应保温菠盖。混凝上 在加热养护过程中甲洒水应在断电后进行。6.5.4 混凝上采用电热毯法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热毯宜由四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夹以电阻丝制成。其几何尺寸应根据混凝土表 面或模板外侧与龙骨组成的区格大小确定;电热毯的电压宜为60V80V,功率 宜为75W100W。2布置电热毯时,在模板周边的各区格应连续布毯,中间区格可间隔布毯。并应 与对面模板错开。电热毯外侧应设置岩棉板等性质的耐热保温材料。3电热毯养护的通电持续时间应根据气温及养护温度确定可采取分段、间断或连 续通电养护工序。6.5.5 混
18、凝上采用工频涡流法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1工频涡流法养护的涡流管应采用钢管,其直径宜为12.5mm,壁厚宜为3mm。 钢管内穿铝芯绝缘导线,其截面宜为25mm之35mm2,技术参数宜符合表6.5.5 的规定。表工频涡流管技术参数工程取值饱和电压降值(V/m)1.05饱和电流值(A)200钢管极限功率(W/m)195涡流管间距(mm)1502502各种构件涡流模板的配置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也可按以下规定配置;1)柱:四而配置;2)梁:当高宽比大于2.5时,侧模宜采用涡流模板,底模宜采用普通模板;当高 宽比小于等于2.5时,侧模和底模皆宜采用涡流模板。3)墙板:距墙板底部600mm范围内,应在两侧对
19、称拼装祸流板;600mm以上部 位,应在两侧采用涡流和普通钢模交错拼装,并应使涡流模板对应面为普通模板; 4)梁、柱节点:可将涡流钢管插入节点内,钢管总长度应根据混凝土量按 6.0kW/m3功率计算;节点外围应保温养护。3当采用工频涡流法养护时,各阶段送电功率应使预养与恒温阶段功率相同,升 温阶段功率应大于预养阶段功率的2.2倍。预养、恒温阶段的变压器一次接线为 Y形,升温阶段接线应为形。6.5.6 线圈感应加热法养护宜用于梁。柱结构,以及各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接头混凝土的加热养护。亦可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钢体、密筋结构的钢 筋和模板预热,以及受冻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解冻。6.5.7 混
20、凝土采用线圈感应加热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1变压器宜选择50kVA或UOOkVA低压加热变压器,电压宜在6V-110V间调 整。当混凝土最较少时,也可采用交流电焊机。变压器的容量宜比计算结果增加 20% 30%。2感应线圈宜选用截面面积为35mm2铝质或铜质电缆,加热主电缆的截面面积 宜为150mm2。电流不宜超过400A。3当缠绕感应线圈时,宜靠近钢模板。构件两端线圈导线的间距应比中间加密一 倍,加密范围宜由端部开始向内至一个线圈直径的长度为止。端头应密缠5圈。 4最高电压值宜为80Vo新电缆电压值可采用100V。但应确保接头绝缘。养护 期间电流不得中断,并应防止混凝土受冻。5通电后应采用钳形
21、电流表和万能表随时检查测定电流,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 调整参数。6.5.8 采用电热红外线加热器对混凝土进行辐射加热养护,宜用于薄壁钢筋混凝 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接头处混凝土加热,加热渴度应符合本方案第 条的规定。6.6 暖棚法施工暖棚法施工适用于地下结构工程和混凝土构件比拟集中的工程。6.6.1 暖棚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设专人监测混凝土及暖棚内温度,暖棚内各测点温度不得低于5。锄温点 应选择其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布置。在离地面500mm,高度处应设点,每昼夜测 温不应少于4次。2养护期间应监测暖棚内的相对湿度,混凝土不得有失水现象,否那么应及时采取 增湿措施或在混凝土外表洒水养护。
22、3暖棚的出入口应设专人管理,并应采取防止棚内温度下降或引起风IJ处混凝土 受冻的措施。4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烟或燃烧气体排至棚外。井应采取防止烟气中毒和防火 的措施。6.7 负温养护法6.7.1 混凝土负温养护法适用于不易加热保温。且对强度增长要求不高的一般混 凝土结构工程。6.7.2 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应以浇筑后5d内的预计日最低气温来选用防冻 剂,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6.7.3 混凝土浇筑后,裸露外表应采取保湿措施;同时,应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 保温覆盖措施。6.7.4 负温养护法施工应按木规程第条规定加强测温;混凝土内部温度降到 防冻剂规定温度之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本方案第
23、条的规定。6.8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负温施工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可在不低于-25C环境下施工,适用于以下工程: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板、墙的现浇结构。2多层装配式结构的接头以及小截面和薄璧结构混凝土工程;3抢修、抢建工程及有硫酸盐腐蚀环境的混凝土工程。682使用条件经常处于温度高于80的结构部位或有耐火要求的结构工程,不 宜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6.8.3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选用ZaNO2防冻剂或NaNO2与Li2CO3复 合防冻剂,其掺量可按表683选用。表硫铝酸盐水泥用防冻剂掺量表注:防冻剂掺量按水泥质量百分比计。环境最低气温()-5-5 -15-15-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施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