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能力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A2、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 STSE 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 STSE 是()的缩写。A.B.C.D.【答案】C3、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A.以实验
2、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A4、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5、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A.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B.在讲授“离子键”与“共价键”概念时,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C.在“萃取”技能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实验要点,不安排学生动手做D.在“原电池”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讨论【答案】C6、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
3、教学目标合理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D7、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A.就是教学的重点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答案】B8、N、O、Si、S 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S、Si 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
4、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S、SO2 和 Si、SiO2 四种物质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D.N、Si、S 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 NO2、SiO2 和 SO2【答案】C9、()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答案】B10、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
5、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A11、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教师想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掌握程度,常用的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自我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A12、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D13、初中溶解平衡学得不好,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从而促进了解平衡的理解,这种迁移现象是()。A.垂直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B14、从系统
6、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实验者B.实验手段C.实验对象D.实验环境【答案】D15、某温度下将 Cl2 通人 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 KCl、KClO、KClO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1,则 Cl2 与 KOH 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B.4:3C.2:1D.3:1【答案】B16、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
7、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B17、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C18、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Cu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
8、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CuCl2 的生成C.将 CuCl2 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 CuCl2 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D19、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20、某学生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B.
9、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B21、在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时,学习完物理性质教师没有马上学习化学性质,而是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氯气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即时表现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作业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A22、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A.问题情境特征B.思维开放特征C.教师主体特征D.实践探索特征【答案】C2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D24、络合滴定法用
10、 EDTA 测定 pb2+时,要求 pH 为 5 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缓冲体系。A.HAc-NaAcB.六次甲基四胺C.NH3-NI-14ClD.一氯乙酸【答案】B25、板书是教师口头表达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效果与教师口头表达所带来的听觉效果互为补充,因此,化学教师的板书应该科学规范。下面是某教师的板书,没有错别字的是()。A.酸碱指示计B.酚肽试液C.化石燃料天燃汽D.焦炭【答案】D26、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学分。A.4B.6C.8D.10【答案】B27、“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
11、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D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以上均是【答案】D29、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B.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C.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有一定数量的锌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答案】A3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
12、案】D3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A.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B.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C.化学科学探究的能力D.创新意识【答案】A32、不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A.以实验为基础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C.强调学生的主体性D.强调掌握实验理论【答案】D3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 Na2CO3、Na2SO4,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 待查证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
13、有 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液漏斗下端口留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C34、下面不属于化学 l 的主题的是()。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D35、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传统化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是()A.主动探究多,被动接受少B.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少C.合作学习多,自主学习少D.探究学习多,发现学习少【答案】B3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
14、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A37、雨水的 PH 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A.5.6B.5.7C.5.9D.5.8【答案】A38、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
15、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A39、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A.Cu2+、K+、2-、Cl-B.K+、Na+、HCO3-、NO3C.OH、CO32、Ca2+、K+D.Ba2+、Na+、OH-、2【答案】B4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41、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应具有的特点?()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D42、下列不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的是()。A.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联系一预测策略C.知识结构化策略D.概念同化策略【答案】D43、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
16、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 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A44、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C45、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B46、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
17、案】C47、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48、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A49、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A.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B.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C.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D.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答案】C50、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
18、.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1772 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1774 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他称自己发现的气体为“脱燃素空气”。1774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燃烧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有一层“金属灰”,锡和铅的质量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加热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没变。他
19、意识到这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的结果。此后,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据此,拉瓦锡于 1777 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近一个世纪的“燃素说”。问题:(1)材料和中两位科学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解释燃烧的本质,而材料中拉瓦锡能够获得重大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中体现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3)从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答案】(1)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地解释燃烧的本质,主要是由于他们受当时“燃素说”理论的左右,没能大胆质疑,没能做到尊重实验
20、事实、勇于探索和创新;而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拉瓦锡利用金属的燃烧实验推翻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燃素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在燃烧过程中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最后提出了“氧化学说”。(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3)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
21、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从而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史,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从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更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化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