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1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局部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局部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2 .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08年版“限塑令”实施已有12年之久,从最初的严厉控制,到随后的逐步松弛,“限塑令”早已日渐式微, 失去了原有的强制效力,各地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也触底反弹,“限塑令”的减量效果不再。而且,随着快递、外卖 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开展,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使用量剧增,却不在“限塑令”约束范围
2、之内,未免有些尴尬。 因此,从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等立场出发,“限塑令”升级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量超过500亿件,其中消耗的塑料袋就到达245亿个,所用的胶带到达430亿米。可 见,需要加强源头控制,把快递、外卖等纳入限塑令范围之内,新版“限塑令”弥补了这个漏洞。调查显示,超过85%的零售企业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进减塑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替代品价格高一截,缺乏性 价比,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就难以实现替代。因此,新版“限塑令”在明确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之时, 提出要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由此,可以促进 生物降
3、解、环保塑料制品的生产消费,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到达降低本钱、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之前“限塑令”失去效果,关键就在于没有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导致其逐渐沦为“一纸空文”。因此,新 版“限塑令”要吸取教训,遵循时间表全力推进,对各地落实情况予以考核,对不达标者实施惩戒,从而催促各地严 格落实“限塑令”规定,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替代产品的使用,方能到达塑料包装制品减量、禁用效果。(摘编自江德斌新版限塑令需要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光明网2020.1.21)材料二:据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1月19日公布,2020 年我国将率先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禁
4、止、限制局部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 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 30% o此次意见提出了禁塑限塑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意见能否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解决 白色污染问题仅靠意见的反复重申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公众消 费习惯,消除监管难点;另一方面,还应提升塑料袋的“绿色含量”,或者尽快找到安全的、环保的替代产品,并通 过推广使用纸袋、可降解塑料袋,或者简易打包的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同时,还应织密法律法规的“篱笆”,明 言与
5、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表达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 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如果就能到达”错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只是保证新版“限塑令”执行的“关键”,而非全部,所 以不能用“如果就”。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 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新版限塑令要吸取教训,遵循时间表全力推进,对各地落实情况予以考核,对不达标者实施惩戒,从而催促各 地严格落实限塑令规定,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替
6、代产品的使用,方能到达塑料包装制品减量、禁用效果”“解 决白色污染问题仅靠意见的反复重申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公众消费习 惯,消除监管难点”“尽快找到安全的、环保的替代产品,并通过推广使用纸袋、可降解塑料袋,或者简易打包的方 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明确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推动建设一套完整的包装废弃 物回收利用体系”“政府除了要做好相关宣传引导外,还应严格控制生产环节,打击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黑作坊,严 格监控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要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 袋等替代产品”。据此,从
7、立法者、政府、消费者、生产者等角度分条概括。【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领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 与基本领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 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 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2、1.父亲是一位朴实、勤劳、乐观的农民。他虔诚地热爱生活,积极参与致富,对现在的生活满足并对未来的生活 充满期待,表现了他质朴、勤劳、乐观的性格特点。父亲是当代农民形象的代表
8、,他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农村的新面 貌。3 .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作者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被春风吹到的乡村洋溢着生命力。视角独 特、细腻真实。作者借对春风所到之处迎春花的灿烂开放、麦苗的茁壮成长、老椿树鼓起的嫩芽等乡村自然美景的描 绘,通过对村中人、事、景的变化的细腻刻画,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农村新面貌的赞美之情。4 . “蹿” 一词化静为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迎春花长得快、开得盛的特点,描绘了其耀眼夺目、蔓延开放的 美丽景色;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说明春天来到了村庄。5 .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文章的标题,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内容上,一语双关,作者不仅写春天来到了乡村,更 是
9、真诚地歌颂了农村在新政策的鼓励下焕发了生机活力。6 . C6.作者通过对家里两代人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的描写一一母亲辛苦操持家务,父亲乐观满足,哥哥姐姐勤劳致富,表 达了对新时期农民精神面貌的赞美,对农村新生活的感叹,对新农村政策的认可。【解析】.此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然后根据文本中的人物描写、中心事件、别 人对人物的评价等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此题中,要求试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根据文本第段中写父亲让三 叔写对联,又庄重地贴对联,一系列的表现足见父亲的虔诚、纯朴;第段中写父亲养羊致富,可见父亲积极、勤劳; 第段写父亲陪我绕道寨子里走走,如数家珍地向我“
10、炫耀”寨子里三十四户人家的新面貌,足见父亲对现在生活的满 足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由此可以概括得出答案:父亲是一位朴实、勤劳、乐观的农民。他虔诚地热爱生活,积极参 与致富,对现在的生活满足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表现了他质朴、勤劳、乐观的性格特点。父亲是当代农民形象 的代表,他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农村的新面貌。1 .此题考查鉴赏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鉴赏:一是遣词造句的角度;二是句式变化的 角度;三是修辞使用的角度;四是语体色彩的角度。语言风格,指由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不同而形成的各自 不同的创作特色,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此题要求结合
11、文章内容赏析作者的语言 风格。从修辞的角度考虑:作者从落笔就开始使用修辞手法,如春风与麦苗嬉戏、阳光的杰作、春风强行搂着炊烟舞 蹈等运用拟人手修辞,扬干净的玉米像水晶、煮过的玉米像行将分娩的女人等运用比喻修辞,使表述生动形象,富有 活力;而从遣词造句和句式变换的角度考虑:作者写农村的生活,没有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只是截取最具表现力的 画面,而且是一些细节之处,易被忽视,却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视角独特、细腻真实。作者借对春风所到之处迎春 花的灿烂开放、麦苗的茁壮成长、老椿树鼓起的嫩芽等乡村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对村中人、事、景的变化的细腻刻 画,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农村新面貌的赞美之情。由此概括得出
12、答案: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作者大量运用拟人、 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被春风吹到的乡村洋溢着生命力。视角独特、细腻真实。作者借对春风所到之处迎春花的 灿烂开放、麦苗的茁壮成长、老椿树鼓起的嫩芽等乡村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对村中人、事、景的变化的细腻刻画, 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农村新面貌的赞美之情。2 .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指出该词语的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 句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此题中,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蹿”的精妙之处。从词义上看,“蹿”的本义是“向上跳,喷射”, 此处写出了迎春花蔓延开放的画面。从手法上看,“迎春花蹿”运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把静景写
13、活了, 从效果角度考虑写出了迎春花蔓延速度之快,说明春天来了。故答案概括为:“蹿”一词化静为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迎春花长得快、开得盛的特点,描绘了其耀眼夺目、蔓延开放的美丽景色;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说明春天来 到了村庄。3 .此题考查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人手。在内容上,重点分析 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在结构上,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从引出下文、总 结上文、过渡照应等角度分析。此题中的句子出现在结尾处,在结构上一般会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照应题目等作 用;内容上,老椿树“鼓起的芽苞作证”方面说明了自然界的
14、春风吹到了农村;另一方面它也是“农村开展变化”的见证 者。“春风”语双关,一是自然界的春风,四季中的春天来到了乡村;二是政策春风吹进农村,农民的生活像春天一样 美好,充满希望。故答案概括为: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文章的标题,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内容上,一语双关, 作者不仅写春天来到了乡村,更是真诚地歌颂了农村在新政策的鼓励下焕发了生机活力。4 .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和探究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 进行推断、探究、分析比对,最后确定答案。此题中C项“不管求雨时跪拜多少次,洪水已将新垦的农田蹂躅得面目 全非”在第段的开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写出了农
15、民生活的困顿,也表现了农民的乐观;但“还有根深蒂固的迷信 思想”表述不恰当,农民没有把收成的好坏完全寄托在“跪拜求雨”上。应选C。5 .此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来深入探究作者的情 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是“春风”对农村的改变,作者描写自然界的春风吹暖了农村的大 地,其实是写“政策的春风”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描写的家人生活只是作者表达主旨的载体,在回答 问题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从内容的角度,作者通过对家里两代人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的描写,例如第四段 对母亲辛苦操持家务描写,第七段写父亲让三叔写对
16、联,贴对联,第八段中写父亲养羊致富等情节描写,第八段对哥 哥姐姐勤劳致富描写,从情感的角度表达了对新时期农民精神面貌的赞美,对农村新生活的感叹,对新农村政策的认 可。【点睛】此题考查鉴赏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鉴赏:一是遣词造句的角度;二是句式变化的角 度;三是修辞使用的角度;四是语体色彩的角度。语言风格,指由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不同而形成的各自不 同的创作特色,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鉴赏小说的语言风格时候,一定要结合文 本具体分点作答即可。3、1. C. B2 .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双方高层联系紧密,指明方向;谈判团队在平等和互相尊
17、重的立场上,达成协议;中美 的经济民生受到影响,双方民意都不希望打贸易战;从双边关系来看,这符合两国经贸领域”有限合作、长期竞争、 相互依存”的未来走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 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此题要求选择“以下对中美贸易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C项,无
18、中生有,根据材料三“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同比下降了 32.7%; 2019年前10个月,中国自美 农产品进口同比减少了 30.8%”可知,但材料三只提到了 “美国相关的农民收入减少”,并没有提到中国农民。 A项,正确。根据材料一 “中美贸易战是美国借贸易失衡为幌子发起,根本目的是限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十 大战略性高新科技产业开展”和材料三“贸易协定并非美方的根本诉求,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让制造 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 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可知。B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数据可以看出,5
19、2%的普通民众认为贸易战会导致“双输”,63.08%的民众认为贸易 战会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D项,正确,根据材料一从2018年3月22日到8月23日几轮较量,和材料三的“中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以 不变应万变。无论中美经贸关系怎样变化,中国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主线不能动摇”可知。应选C。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 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此题要求选择”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B项,强加因果,根据材
20、料二图表可知,普通民众认为贸易战会对中国经济和中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但并没有“从 而造成中美关系恶化”的意思,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A项,正确。综合材料一、三、四的相关内容可知。C项,正确。,通过材料三中对美国外贸企业的情况的阐述可知。D项,正确。根据材料四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分析可知。应选B。2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 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 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中美双方经过艰难的谈判能达成阶段性协
21、议的原因。 从材料三可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那么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 议文本达成一致。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可以看出,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两国民众尤其是外贸 行业都不希望打贸易战。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尽管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自己霸权的目的十清楚确,但两国关系仍 然会有“有限合作” “相互依存”,所以中美双方的谈判尽管艰难,仍能达成阶段性协议。总之回归文本提炼归纳即 可。【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原那么:忠于原文。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 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
22、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 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但凡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 动宾短语来归纳。比方“构建”;引导”;支持”等。4、1.臣向君陈请谢贺。2. CA3. 参考:本文先从张释之劝阻孝文帝的例子引入,说明“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要“为无穷计”的道理,接着 引用易经的话,列举文、武、周公、秦穆公等薄葬的正面例子和始皇厚葬失国的反例,正反比照得出“德弥厚者 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的结论。第三段联系实际,当前迁陵,耗费人力物力使得百姓深受其难,所以希望君王能 够效仿先贤,实行薄葬,不要重蹈始皇的覆辙)也可从论证方
23、法、论据的选择、论证语言等角度展开论述。【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 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 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疏” “奏”,是古代 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吏向帝王上书言事,表达陈请谢贺。1 .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如此题要求选出“与外被项籍之灾 一句表述内容相同的一项”。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外被项籍之灾”的含义,再判断所
24、给选项是否与本句相符,还要 判断句子的出处。”外被项籍之灾”意思是,外部遭受了项羽(燃烧阿房宫)的灾难。A项,“一夫作难而七庙票”不是阿房宫赋中的句子,表述错误。与所给句子不符。b项,“过秦论中的一夫作难而七庙累r ”,说的是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与所给句子不符。C项,”阿房宫赋中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指的是项羽火烧阿房宫,与所给句子相符。D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是过秦论中的句子,表述错误。与所给句子不符应选C。2 .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 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南京市 溧水 区三校高三 下学 联合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