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docx
《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分散物,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是增加 对中国古代历史 的感知,生疏古代社会生活的具风光貌,以及探求它的进展特点和规律的重要介质之一。古代 礼器和日用器物,尽管是物质形态的一种存在,我们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物质文化的东 西,由于它们往往包含着重要的精神文化的内容。尤其是礼器,和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 以及政治制度有着极其亲热的关系。第一节日用器物和礼器的产生古代礼器是在日用器物的根底上进展形成的。在此,我们首先争辩日用器物的产生问题。一、日用器物的产生人类诞生之后,便摆脱了仅仅利用自然“工具”的那种出于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跃进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
2、劳动阶段。也就是说,人类最初制造的器物,首 先是生产工具。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在最初还谈不上有什么严格意义的日用器物,由于 那时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实在是太低了。只是由于生活的一些起码的需要,有些生产工具兼 具生活用器的功能,因而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器经常是同一的。例如一根加过工的木棒,本 用于狩猎,在人们需要时,又可用作手杖或烤肉的支架。又如一把石刀,既可用于剥削兽 皮的生产,又可充作切肉的餐刀。总之,人类要生存,就必需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 期尽可能地供给自己最低限度而又毫无保障的需要。那时所谓生活日用器物是格外粗糙简 陋的。经过长期困难的劳动,生产有了进展,人类自身的体质、智力也有了提 高。於是
3、生活器用 方面的某些需求日益迫切而且器物的制作也有了可能。从出土实物看,在旧石器时代中、 晚期的很多遗址中,如辽宁海城小孤山、北 京周口店山顶洞、宁夏水洞沟等遗址,都有骨 针、骨锥的觉察。山顶洞的骨 针长82毫米,最大直径3.3毫米。而小孤山的骨针针鼻 仍格外完好,显示了当时人类超群的钻孔技术。这些骨针,针体滑润,针尖圆锐,说明当 时人类已把握了较娴熟的缝纫技术。上述骨针、骨锥既是生产工具,也可作为中国古代 最早的日用器物的代表。山顶洞人及同时期的人类,已经过着渔猎和采 集的生活。他们既 然已能用针缝制兽皮衣服,那么他们完全可能缝制皮囊之类的东西,或缝制树皮器物,以 后那么衰落。汉后变成另一形
4、制,多小而浅腹,质地 也多有不同,并从食器中消逝,成为一 般器皿,如水盂之类。案具俎形似小凳,上横长方形板面,中心微凹,横板下两端有立足。1979年辽宁义县窖藏出 土的商代铜俎,周沿斜侈,立板式的俎足,俎的腹下悬有二枚铜铃,俎身饰有兽面纹。俎是用于切熟肉的砧板。孔子7岁时,就从其母学习“陈 俎豆、设礼容”,可见俎这种礼器的使用也颇有讲究。同时俎也用于日常就餐。俎除铜制 外,还有用漆木制成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是以俎肉拟人事的一个比方。山东高唐出土的庖厨俑, 呈现了古人使用刀俎的情形。酒器 酒器中又可分为盛酒、温酒、调酒、饮酒诸器种。盛酒器尊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
5、或筒腹,圈足。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在石器时代就消 灭了陶尊,形制那么为大口或兼尖底。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就 是刻在大口尊上的。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商代以后的铜尊,那么为盛酒器。在郑州铭 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最早的釉陶尊。这种釉陶尊,主要为 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个别已有圈足的。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筒 状 的尊,学者或称之为“辄形尊”。西周中期的尊,有体卑、短颈、垂腹的特点。此外,有 的尊或有盖,或有鎏(把手),或方形,或圆口方体,不一而足。有名的四羊尊,就是方 尊的优秀代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 一件尊盘,尊立于盘
6、上,二者合为一体,尊 的口、腹及盘的周身,均有极其繁缗的透雕纹饰,它不仅造型精巧,而且是我国早在公元 前5世纪即把握了熔模技术确实证。还有一种形制更特别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 立体的鸟兽外形,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奇异。如夔纹象尊的口盖,设於象背,而 盖纽又是一只小象,形成大象驮小象的艺术造形,格外生动。此外,还有鸟尊、鹃尊、驹 尊、犀尊、羊尊、虎尊,不胜枚举。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 彝”。壶一般为小口,有盖,长颈,圆腹,圈足,贯耳。用于盛酒,或兼盛 水。诗大雅韩奕云:“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指酒),以迎王师。”这些记载都可证明壶是酒器
7、。而仪礼特牲馈食礼:“壶濯及豆透”,又证明它兼或盛水。壶的消灭很早,石器 时代的磁山文化以及与其大致 同时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都已有了陶壶。不过后 者所出的陶壶形体较矮,与罐近似。仰韶时 期的陶壶,那么与瓶近似。以后的陶壶是商代铜壶的雏型。商晚时期还盛行一种椭圆形、宽 口、垂腹的壶,有 的还有提链,形体较大。西周中、晚期又消灭了方壶。使用时,常以一 方壶与一圆壶相配。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形体高大(高约122cm),壶身饰以蟠曲龙纹, 有两个镂孔龙形大耳,圈足下伏有双兽。壶盖四周有莲瓣两层,盖中心立一振翼长鸣之鹤。 此壶构思精巧,一改商周以来礼器的庄重、静止风格,表达了春秋大变革时代的社会风貌。 春
8、秋战国时期的壶,形态繁多,纹饰亦趋写实。其中有瓠形壶、八棱壶、扁壶等,前二者 当是仿照匏器造形的作品。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圆壶和扁壶中还保存了战国时期的酒。 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壶,描绘了战国时期贵族宴乐和水陆战争的场景。 汉时,壶又有变化,面多平素,圆者专名为锤,而方者那么专名为 钻,成为生活日用器物。 ft有高、扁两类,高者小敞口,短颈,广肩,削腹,圈足。口上有盖,肩有兽耳衔环,下腹前有鼻,鼻多作牛首形。扁者大口,广肩,圆鼓腹,高圈足,口亦有 盖,肩有兽形耳,但常无环。囊为大型盛酒器,也用于盛水。诗周南卷耳说:“我姑酌彼金囊”。又仪礼少牢馈食礼载:“司宫设囊水于洗东。”可以
9、为证。盘多作生活用器,也有时作礼器用。礼记礼器云: “庙堂之上,馨尊在昨,牺尊在西。”爨可能是从陶罐分化出来的一种容器,形体大,容量 多,如使用时,当是礼仪中的第一道酒具,即先要将囊中的酒分注于尊内,然后再用勺、 科挹入爵、觥等酒器。所以诗小雅蓼莪说:“瓶之罄矣,维蜃之耻”。瓶即包举尊 在内。蜃流行于商周,时间较短,战国虽有觉察,数量不多。当蜃衰之时,壶便盛行起来。 除前述圆爨之外,还有少数的方蜃。缶敛口,短颈或无颈,广肩,圆腹,足平底,有盖及环耳或链耳。少数缶或为方形。初 为陶制,后有铜制品,或充作礼器。礼记礼器说:“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 缶也是大型容酒器,兼用盛水。缶主要见于春秋战
10、国时期。有名的“栾书缶”,上有错金 铭文,是晋执政大夫栾书为祭祀其祖先所作之器。1955年蔡侯墓出土的4件缶自铭“盥 缶”,是为水器。而另外2件自铭为“尊缶”,那么为酒器。还有一种自铭为的酒器,形与罐缶相近,水平底。如“国差”,其铭日:“用实旨酒”。再如、甑,多作有用器物,概不备述。此外,尚有 如下一些中等盛酒器。方彝方口,方盖,方腹,或微鼓,方圈足。盖似四周坡的屋顶,盖上有柱钮或屋顶状钮。 还有的方彝,铸有附耳。彝本青铜礼器的通名,因上述形制的酒礼器没有准确的名称,后 人遂以方彝名之。方彝消灭于商代晚期,腹壁较直,商周之际那么腹壁外鼓。殷墟妇好墓曾 出土一件巨型两器联体的彝,名为偶方彝。西周
11、师遽方彝的腹内,有始终隔,将彝腹纵分 为二,一器可盛两种酒。方彝多有繁缗纹饰,与觥及鸟兽形尊都是酒器中的豪华礼器。方 彝自西周中期以后,即不常用。卤一般为小口,有盖,长颈,椭圆鼓腹,圈足,有提梁,挂于两肩。卤的体形近似扁壶。 因卤为中等盛酒器,最高统治者常用盛着酒的卤赏赐给有功的贵族。金文中每见赐品中有“矩曾一卤”的话。卤消灭于商代晚期,初形较圆,商周之际盛行,多为大口,形扁,腹 下垂。卤也有方形、直筒形、鸟兽形等。约在西周末,卤在礼器中即不常见。河南信阳蟒 张乡商代墓葬出土的铜卤中,保存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酒。湖南湘潭荆州乡出土的量龙 纹 提梁铜卤是目前所见最大的铜卤。觥 椭口带流,有盖,椭
12、圆腹或方腹,圈足或四足,有鎏。盖多作兽形。去盖后,形似后 世带流有把的漱口盂。有的还附带小勺。觥屡见于典籍。诗周 南,卷耳说:“我姑 酌彼兜觥”,可见觥主要为盛酒器,或兼用于饮酒。觥的形制另有作牛角状者。解放后, 山西石楼桃花庄曾出土一件觥,形体近 于龙形,并饰有龙、蛇、蜥蜴等纹样,但整体轮廓 仍似牛角。此觥为商晚期物,说明它保存着觥的原型一一牛角。觥盛行于晚商及西周前期,西 周后期消亡。觥或写作II。温酒器爵口、颈浑一,口侈而狭长,前为流,后为尾。流的根部有两个立柱,柱顶圆帽。也有 的两个立柱向中靠拢,合成单柱,圆腹,凸圜底,三只棱锥 足,腹侧有塞图2)。爵的 形制多样,除上述最常见者,有方
13、腹四足的,带盖的,无柱的,或柱自颈部附出的。爵是 用于温酒的,所以其底或留有烟竟。晚期的爵,底烟少见,说明爵后来转向温酒与饮酒混 用,甚或多用为饮酒器C爵最初可能仿照了雀的外形C春秋时期,有的爵就做成雀形C铜 爵是 从陶爵进展而来的。目前觉察最早的铜爵是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它也是 已觉察 的最早的青铜礼器。其形态与二里头的陶爵很近似,但制作规整,壁厚均匀。商代早期的 爵,器身与足明显分段,流短而狭,无柱,腹底平。晚期,凸圜底的爵盛行,流长而宽于 早期制品,多有柱。属于商代晚期的爵最多,到西周晚期,爵渐渐消逝,被有用、便利的杯子所代替。图2商代双柱铜爵角与爵相像,但口上无柱,无流,两端皆如爵尾
14、,呈锐长的角状。腹侧有茎。礼记礼 器云:“宗庙之祭尊者举解,卑者举角”。可见角为饮酒之器,但它主要用于温酒。 现今出土的角不多,它主要流行于商周之际。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谓角,是传统的说法,今 姑沿袭之。有一种酒 器形同一只牛角,角根处为器口,有盖。在30年月的殷墟开掘及 1953年江 苏丹徒西周墓的开掘中,均有这种角出土。容庚先生曾推断:“上述的角或 是 爵的变形,而此角方是真角”。此说是很有道理的。肆与爵相像,但形体大,正圆形,侈口,口上无流无尾,口缘有双柱,体侧有差。其足 或为袋足,或为实足,或为棱锥足。界主要用于温酒,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就已消灭了陶 弹,如属于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的遗存中
15、,就觉察了很多。不过陶肆的口沿上一般没有立 柱,而为侈口、大颈,以至有的颈特大,形成所谓束腰鹭。这直接影响了早期铜牛颈、腰 分段的形制。晚商的铜壁那么无明显的分段。商周之际肆的形体短粗,多为蹄足。铜肆中个 别有四足的。古籍中,礼器有所谓“散”,实即肆。调酒器一般为算口(口小腹大,有盖,大腹,管状流,大茎,三或四个 袋状足。四足者那么 为分裆,形体近方。秀的用途原不明白,王国维作说秀,(13)始论证为调酒之器。即用以调兑水与酒的浓淡,然后注入爵等酒器中备用。孤或兼用 以温酒。陶盍消灭得很早,如在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000年晚期遗址中,就有 垂腹式陶态出土。在良渚文化(前3000前2022年
16、)遗存中有了柱足的陶需。最早的 铜五,觉察于二里头早商遗址中。一般来说,较早的正多封顶,后侧开小口,前有仰首管 状流,袋足。殷墟妇好墓中也有溢出土。方溢的外形构造,也大体如此。商代晚期主要流 行圆腹需,流在前腹靠上。西周初还有方需流行,继而有圈足及短足的歪,以后渐衰。饮酒器M大侈口,细腰,高圈足,饮酒之器。在商代以前即有陶伽,如二里 头早期遗存中,有 盍、爵、辄的组合。考古所见商代最简洁或最根本的酒器组合,也是爵与辄。陶牌的外形 为小侈口,腰粗而短、平底,商代早期的铜 狮也大体如此。商代晚期的蒯:变为大侈,腰 细短。觎也有方形的。西周中期以后,牌和相关的某些酒器一起衰落了。解 侈口,短颈,鼓腹
17、,圈足,或有盖,形似尊而小。多为椭圆形或圆形,个别有方形的, 自铭为“饮壶”,或另立一类。解为饮酒器,其用途与期同。相传晋臣杜斐曾以举解罚饮 的方式,规谏平公遵守礼制,平公乃命该解为“杜举”。陶解消灭于公元前3000多年, 铜解盛行于商及周初,在春秋时期罕见,或自铭为端或专,如所谓义楚三专。近代学者王 国维作释解、角目、卮、,谓“此五字同声,亦当为同物。”(14)承尊器禁 长方体,中空,有的上面平素,有的上面有椭圆口三,以承尊、卤之类的礼器,器身 前后及左右均有繁缗纹饰或相应数目的长方孔。又有作正方体者,上承一器,如器铭所自 称的鼎卤、告田觥所附的器座,容庚先生认为“也应名之为禁。(15)禁的
18、用途,已见上 述。又据仪礼土冠礼:“尊于房户之间,两舸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由于酒戒也”。 长方形的禁觉察极少,除外流美国的一件,还有一件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均为西周初年 之器。1979年河南淅川春秋楚墓出土了一件铸造精巧的铜禁,饰有镂空多层云纹,四周攀 附12只虎,又以10只虎作为支足,是件罕见的国宝。水器鉴 大口,圆腹,口沿下有二或四个兽耳,平底。有的鉴作方形。鉴是 盛冰鉴容之器,故 鉴的古文字即为人立冰器之侧,俯首照容之形。巨型的鉴,也用于沐浴。庄子那么阳 说到:“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滥即鉴。鉴又可盛冰,用以防暑降温或冷藏食物, 即周礼天官凌人所谓的“冰 鉴”
19、。鉴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光鉴是吴王光嫁 女儿的陪嫁,为春秋 时期的有名器物。河南汲县山彪镇魏墓出土的一对水陆攻战纹鉴,以 其精巧、生动的水陆两栖战斗的图像而为世人所重.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十一对冰鉴, 鉴呈方形,中心有一方壶,壶与鉴壁之间可以容冰,同出的还有二只长 柄斗。明显,这是 曾侯的一套“冷饮器”。盘大口,直沿,浅腹,双耳或无耳。平底,圈足或三支足。个别的盘也有长方形的,还 有的盘带流。盘是盥器,用时需与国协作。礼记内那么说:“请沃盥。”沃者,水自上 浇之;盥者,手受水而下流于盘。古人吃饭用手抓,食前先要净手,上引内那么所述,即 以地浇水,供洗手之用,而 流下的污水那么用盘承受。在公
20、元前二、三千年的石器时代便有 圈足陶盘,但尚未有画的觉察。商代及周初也仅觉察有铜盘,这时可能已以盍代画,所 以有的学者把秀归为水器类。同时沃盥之制也可能尚未臻于正规化。西周以后,盘、地配 用的礼制才确定下来,而春秋、战国时期尤其盛行,且常有与其功用相关的鱼、龙等纹饰。 盘有特大的,如虢季子白盘,呈长方形,长达150 厘米,除了盛水当可用于沐浴。画 椭圆 形,敞口,长流,龙形鎏,有四足、三足或无足。画为盥手之 注水器,其用法已见前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瓯沃盥”的记载,即说明画之使用情形。瓯消灭较晚,西 周中期始见,春秋、战国时期盛行。春秋时,国的流常做兽首形,注水之时,水出其口。 个别的瓯
21、有盖。还有的将四足做成车轮。以上所介绍的是一些主要的礼器,有些少见或行用时间很短的,一概从略。下面再谈一下 乐器。乐器与礼器的关系。礼器是否包括乐器,历来学者间有不同意见,但都成认某些乐 器是为礼制效劳的。“礼非乐不履”,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礼仪,需要音乐的协作。例如钟, 除用于军乐及“钟鸣鼎食”的宴乐之外,还有的用于祭祀、铭功、祈福等,足见这局部钟 本身即具有礼器的性质。钟体呈扁圆形,上有柄,钟口两端尖角下垂。钟的正常的放置状 态为口朝下,与在它们之前消灭的同类镜或祉相反,它凭借柄的环悬挂在钟架上。钟架的 专名为糠,钟本身也有一套名称制度。如钟的柄称作甬,钟口两角称为铳等。这种钟称甬 钟。另有以
22、纽代甬的钟,称纽钟,还有一种钟的口是平的,称为傅。前两种钟可依音阶编 列,称为编钟。傅一般独立使用,故称为特钟。钟最早见于西周中期,初为二、三枚一组, 一枚钟一般都能奏出双音。以后渐多起来,战国曾侯乙编钟多至64枚。这套编钟的音域 达五个八度,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的宏大成就。还有一种似钟而比钟小的铃。桥形纽。周礼春官巾车说:“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可 知铃也用于祭礼。金享于,是一种打击乐器,圆筒形,上大下小,头似椎,中空,顶部有纽,以便悬挂。除作 军乐,也用于祭典。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贮贝器顶部,铸有用人牲祭祀的群雕,其中即 有击奏金享于的形象.即便是如人们生疏的鼓,也有同钟大体一样的用场
23、。古代的鼓有单面、双面之别,又有陶 框(鼓邦、木框及蟒皮、黑皮、牛皮等鼓面的不同。商 代还有通体皆以铜铸的铜鼓,其 形制为双面、横置,上有鸟饰,下有四足,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为矩形足,或称为矩形鼓座。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其 形迥异。单面,束腰、中空,腰间有耳,可以侧悬击奏。至于兵器,自然用于战斗及搏斗,但也有的脱离了实战的意义,而主要 表达权威或效劳于 礼仪。本章第一节已说到玉钺的消灭,武王伐商时那么“左 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16) 黄钺即以黄金为饰的铜钺,为帝王专用。后 世帝王又将它颁赐将帅以主征伐。钺或用为仪 仗,武王灭商后行社祭,“周 公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24、17)二、日用器物类举及演化古代日用器物中,有关饮食、盥洗等方面的器物,凡上文已述及者,以及属于居室、家具、 交通等专题的器物,一概从略。灶具人类最早的“灶具”,就是一个火堆,再进一步就是火炕或火塘,实际是无“灶具”可言。 直至人类制造了固化的容器之后,这时才有了用三块或多块石块围拢起来的“灶”。以后 渐渐制造了高出地面的土灶,又有了陶灶、铜铁炉灶、砖灶等,有些灶的形制或构造始终 流传或影响到今日。陶灶消灭于石器时代,河南陕县庙底沟曾出土多件,有的灶上还坐着陶釜。其形制为圆形, 敞口卷沿,有壁,前脸开口以便填柴,有底,下承三支足。这些陶灶的时代为公元前三、 四千年。从晚于上述遗址1000年的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礼器 日用 器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