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导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学科第二单元兼爱导学案编号:006课题设计者课题设计者兼爱课时3课型新授使用时间审核高二语 文组使用人备注(教师二次备课、 学生课堂笔记)【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 础知识。2 .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3 .结合本文的语言和例子理解墨子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 意义。难点: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 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 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 其他诸子,在春
2、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 大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典范。他 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 爱。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 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旧的政治、 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 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 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 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 了 “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 护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安危。墨家学派
3、:一个思想文化团体,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 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 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 接参与社会活动。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 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一、自主学习(独学)1 .明确字音# ( pi )弗(fii )恶施(wU )有亡(wu )2 .通假字1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当,同“尝。释义:尝试)2 .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无”,释义:没)3 .词类活用1 .兄之不慈弟(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祥)2 .谁贼(名词用作动词,劫夺财物)3故亏兄而自利(名词用作动词,谋求利益)04. 一词多义1.焉焉
4、能治之(连词,于是)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2 .其盗爱其室(代词,自己的)其孰能讥之乎(疑问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3 .爱诸侯各爱其国(动词,保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5 .特殊句式1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者也,表示判断)2 .此所谓乱也(也,表示判断)3 .父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父爱自也”)4 .兄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兄爱自也”)5 .君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君爱自也”)二、交流展示(展学)1、概括每段的内容及作用?第一局部:开篇提出议论的焦点,提出“圣人以治天下 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的观点,
5、为引出下 文做铺垫。第二局部:提出中心观点:乱“起不相爱”,并列举事例,从三方面分别做具体阐述。第三局部:正面立意,通过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阐 明了 “天下兼相爱”是治理天下动乱的根本措施。第四局部:总结全文,得出“兼相爱那么治,交相恶那么乱” 的总论点,鼓励人们“兼相爱”。三、合作探究(合学)1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 治之。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 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2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天下之乱”有哪些?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墨子认为,臣子之不孝君父
6、,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 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 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 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即:诸侯与诸侯相攻,大夫与大夫相篡,人与人相贼,君 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3 .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中心观点:假设使天下兼相爱,那么天下治。通过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说明了 “天下兼相爱”是 治理天下动乱的根本措施。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 “谁”引起的反问句,以 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 治的观点。4.本文的结论是什么?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那么治,交相恶那么乱。即:统
7、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I、评价点拨(评学)1、理解课文意思,探讨作者的思想主旨。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 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五、巩固检测(测学)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直能攻之B.必知疾之近自起C.惹使天下兼相爱 超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视人之家惹其家D.亏臣面自利恶得不禁恶面劝爱【详解】A项,第一个“焉”,于是,如此;第二个“焉” 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B项,两个“所”均为动词前助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 代作用。C项,第一个“假设”,如果;第二个“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兼爱 学年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