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一、文本研读论教养,不泛泛而谈,从众多“有教养”、“无教养”的事例比拟、分析中,剖 析“教养和“风度”的本质:教养即是尊重;“教养”是内核,“风度”是外衣。文章 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富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二、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有关“修身养性方面”的议论文,因此,教学策略应理性引导学生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辨析并学习运用的论证方法,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 言式的语句。启发学生“反躬自省”,发挥文本思想教育方面的价值。教学目标:1、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重点)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从小事中挖掘出其蕴含
2、的道理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 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 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 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 , 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 家、文艺理论家。3 .疏通字词4 .课文分析(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
3、 系。2 .小组讨论。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明确:第一局部(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第二局部(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比照,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 他人。第三局部(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 照态度。第四局部(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二)细读课文,探究问题1 .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 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2 .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第3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教养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教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