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河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考点梳理)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教育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B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B3、下列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的是()。A.提问交流评价B.课堂练习评价C.课堂实验操作评价D.作业评价【答案】D4、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B.探究教学中
2、.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答案】C5、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答案】C6、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描述中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是()。A.经历、参与、认识B.感受、认同、保持C.认同、体会、认识D.经历、关注、增强【答案】C7、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
3、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C8、单宁酸的化学式为 C76H52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中含有 76 个碳原子C.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单宁酸中 C.H、O 元素质量比为 38:26:23【答案】A9、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 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
4、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 H2 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A11、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A.1/2B.1/3C.2/3D.3/5【答案】C12、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 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
5、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B14、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B.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C.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答案】B15、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B16、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B.爱因斯坦提
6、出相对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居里夫人发现镭【答案】B17、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A18、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 和 18O 互为同位素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溶于水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一定是酸【答案】A20、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
7、行动研究法D.文献检索法【答案】B21、初中化学教材编写有以下哪些建议()。A.B.C.D.【答案】B22、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答案】B23、用 Na2SO4 溶液含有少量杂质 Fe2(SO4)3制取 Na2SO4H2O 晶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加入适量的 H2SO4 溶液(指示剂控
8、制);加金属 Na;蒸发、冷却、结晶、倾倒;加过量的 NaOH;加适量的 HN03;过滤。其中正确的操作有()。A.B.C.D.【答案】C24、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答案】D25、“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D2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
9、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C27、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一 216时,氧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D28、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B29、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 A 卷和 B 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
10、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30、雨水的 PH 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A.5.6B.5.7C.5.9D.5.8【答案】A31、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D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
11、案】B33、已知 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答案】A34、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A.学习习惯B.学习动机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B35、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一知识点教学时,适宜的教学原则是()。A.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B.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C.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答案】A36、下列关于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
12、果的预期B.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C.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D.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答案】B3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CI4 的密度比 H2O 的大,可用于萃取 Br2 和 l2B.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C.CIO2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D.Al2O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C38、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A39、现代化学课程的理念是()。A.B.C.D.【答案】A
13、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 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3.011023D.NO2 与 H2O 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答案】B41、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答案】A42、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A.B.C.D.【答案】C43、目前,我国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融入了许多和人们日常行为有关的先行组织者材料,其主要目的是()。A.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B.
14、体现“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的使用理念C.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D.体现“全方位发展,突破个性化”的培养理念【答案】C4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B45、已知 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答案】A46、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
15、.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A4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A.服用含 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答案】D48、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提高课堂教学质量B.人的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D.教材【答案】B49、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C50、R、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16、与 Y 同主族,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W 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R 与 W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X 与 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WY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X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抑制水的电离D.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
17、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4)教师演示实验:收集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并进行验证。【学生活动】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会因被氧化而变暗。实验(2)结论: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后得到黄色固体,也有少量黑色固体,推测可能是由杂质产生的实验(3)结论:学生均认为钠与水反应听到响声证明有气体生成酚酞变红证明产生碱性物质。但对其他现象争论如下:【学生甲】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学生乙】钠浮在水面上,也可能是由于产生的气
18、体使钠浮起来。【学生丙】钠呈球状游动,是由于反应放热,把钠熔化成球状。【答案】(3)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现每个学生的强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化学是-I实验科学,要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只要是条件允许,教师要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循着科学发展的过程,去认识一些规律。实验一旦完成,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19、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学习化学兴趣,以促进化学的学习。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善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睛、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
20、式的关系。教师不拘一格地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4)有。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水的反应比较激烈,且该实验是在开放的器皿中进行,如果操作不当或其他人为疏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是否选择该演示实验作为学生的自主实验还值得商榷。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2)试举例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答案】(
21、1)通过古代化学的成就以及化学家的奋斗历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通过概念、学说、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启迪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通过戴维、诺贝尔为化学事业的牺牲,学习化学家献身化学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侯德榜及其侯氏制碱法,培养合作及爱国主义精神等。总之,通过化学史,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尽量充分的感知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增加化学的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2)如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库特瓦从“海藻汁盐”中提取氯化钠、氯化钾、硫酸盐等时,加入浓硫酸这一强氧化性的试剂,从而发现了新元素的化学史,让学生思考,如果库特瓦当时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通关 题库 考点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