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 第5讲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docx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 第5讲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 第5讲 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第5讲古代诗歌的比拟鉴赏古代诗歌的比拟鉴赏,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单首诗歌课内外比拟鉴 赏型,二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拟鉴赏型。比拟鉴赏题之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一是能很好地考查学生阅读面的宽度;二是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开放思维、创 新思维,以及开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比拟点是两首诗歌的相同或相异之处。因此,古代诗歌的比拟鉴赏应遵 循的基本原那么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角度一比拟诗歌的形象(意象)释义诗歌形象的比照鉴赏往往着眼于不同诗歌选用的同一形象(意象), 但是这个形象(意象)又具有不同的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内容。解题 方法分析形象(意象),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 把
2、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诗人的情感决定并影响着诗 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并表现着诗人的情感。不要单 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辙。答题规范这两首诗都写了XX形象(意象);前者侧重写了XX,抒发了XX 情感,而后者那么着重写了XX,抒发了XX情感。即时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沁园春梅吴渊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凭玉栏。正地连边塞,角声三弄,人思乡国,愁 绪千般。草草村墟,疏疏篱落,犹记花间曾卓庵。茶瓯罢,问几回吟绕,冷淡 相看。堪怜。影落溪南。又月午无人更漏三。虽虚林幽壑,数枝偏瘦,已存鼎鼐, 一点微酸。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断是平生不肯寒。林逋在,倩诗人此
3、去,为 语湖山。【注】 吴渊:南宋政治家、军事家、词人。卓:建立。冷淡:“冷 澹”,清淡,不浓艳,素净淡雅。鼎鼐: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旧 以宰相治理国事如鼎鼐之调和五味,故以喻宰相之权位。本词下片所写之梅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 词句简要分析。答案同:坚贞、高洁、孤独。吴词中的梅甘居虚林幽壑,愿与松竹交 盟;陆词中的梅单独于驿外断桥边开放,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依然馨香如故。异:陆游笔下的梅只是孤芳自赏,无意争春;吴渊笔下的梅还心存鼎鼐,有入 世的情怀。2 . (2014 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
4、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噪明月中。【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嵯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 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 中娓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蝶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 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角度二比拟诗歌的语言(一)比拟两首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字或词语,这些字或词语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O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 释义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比照中鉴赏,体会其不
5、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1.明确所炼之字或词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解题.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方法.分析这个字或词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2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两诗中都写了义义字或词。在前诗中,XX字或词XX(统领、 答题 引领)下文,表现出对XX的XX(追求、向往),抒发了XX的情怀。 规范 后诗中的XX字或词,那么表现了诗人对XX的XX,抒发了XX的情怀。即时训练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入肠。登崖州城作阳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6、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 登崖州城作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 宰相。两诗都着一 “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解析首先,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涉及的对象。第一首中“望”的对 象: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第二首中“望”的对象:帝京,即皇帝所在的 京城。其次,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 抒发了离别之苦。第二首诗,被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了对国君的眷念之情 及望不到帝京的失落感伤。答案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 “望”字, 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李诗之“望”是登楼远望帝了对“帝京”遥不可及
7、的感伤。(二)一首诗不同版本的比拟即时训练释义古诗在流传过程中,同一首诗版本不同,有时用语也不同,不同用 语在该诗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鉴赏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 有所不同。解题 方法1 .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拟,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2 .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拟,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3 .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拟,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 思想感情。答题规范我认为XX句更好,此句运用了 XX手法(修辞格),使句子更X X(生动、凝练、具有表现力),更能表达出诗人X X的心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阳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第5讲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2023 版高三 一轮 复习 语文教案 板块 专题 考题 研析 古代 诗歌 比较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