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一、选择题1 .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 .以下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 “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C. “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3.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传不习乎 *A.温故而知新
2、 B. 一箪食,一瓢饮 B. C.饭疏食饮水D.学而时习之 4.以下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我如浮云 于:对于B.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在其中 C.人不知而不愠而:连词,表转折D.曲肱而枕之之:代词,代枕头 等寝具二、句子默写5.名句填空(1) ,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 , ?(3) ,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O(4)饭疏食,饮水,, o (述而)(5)子在川上日:“, 。”子罕(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请根据语境还原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场景。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如果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如果每天
3、只知道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所以既要努力学习,在学 习中还要积极思考,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析】11.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跟在空中撤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2)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因:趁、乘。(3)句意为:我每日屡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4)句意为: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12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 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
4、的词有:(1)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2)罔,迷惑而无所适从;殆,疑惑。13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两文内容,“谢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写谢太傅利用寒雪日与子侄辈谈论诗文,说 明他是一个善于教育子女的人,“公大笑乐”说明他对“未假设柳絮因风起的赞赏, 说明他是一个知识渊博、有才气的人。14 .此题考查谈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来谈。例如:“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由颜回的生活和人生态度得出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条件多 么恶劣、多么艰苦,我们都要保持一颗淡定
5、、安宁的心,积极向上地生活。同时 我们通过颜回的生活,理解到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体验,与生活条件 和贫富无关。【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太傅在一个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 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 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 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谢 道银)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
6、,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日屡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否老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 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 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 惑而无所适从。”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 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 不
7、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 回! ”. C 16. B 17. D 18. (1)简直不是人啊!跟别人相约同行,竟然丢下我 就走了。(2)学习了知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解析】15.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A.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学而不思/那么罔;B.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可以/为师矣;D.正确的句读应该是:对子/骂父;应选C。16.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 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B.“元方入门不顾”的意思是: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不是“顾 虑”。应选B。17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得父亲,是谦辞,不是敬辞。应选D。18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 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期(约定)、委(舍弃)、去(离开)”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时习(按一定时间复习)、亦(也)、说(同悦,愉快)”几个词是 重点词语。【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 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
9、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 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 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 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 拉元方的手,【乙】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 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 交往是不是老实可信
10、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 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 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19 . 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儒孔子言行孟 子大学中庸【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孔子是春秋时期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 典著作之一。故答案为: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儒;孔子;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学而不思那
11、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论述学习方法,论述学习和思考要结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述学习方法,对待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 这样才能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述学习态度,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详解】此题考查对论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第一那么: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 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这句话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那么:“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 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本那么强调了“
12、温故而知新”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第三那么:“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这一那么告诉我们要有虚心求学,随时随处以人为师的学习态度。据此分析作答即 可。【场景一】孔子与子贡谈论学习之道。一日,子贡问孔子:“学习和思考有何关系呢? ”孔子说:“,。”子贡假设有所思。几日后子贡在课上提供温习知识并思考后的新理解,新体会, 孔子不由感叹说:,0”【场景二】一日,子路对孔子抱怨:“我们学习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一点都不快乐!” 孔子批评道:“你怎么这样想呢?你看颜回,, ,在 陋巷,,何也不改其乐。”【场景三】一日,孔子在给曾子讲学。曾子问孔子:“”孔子回答:“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论语十二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学而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为政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日:“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11 十二 同步 练习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